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改革的意見》,教育部決定支持建設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彙,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和企業、學校雙主體作用,整合軌道交通裝備行業優質資源,組建全行業、跨區域的產教融合共同體,匹配行業需求與教育供給,為軌道交通裝備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國際化”發展,提供充分高效的技術、人才支撐。
(二)建設目標。到2025年,在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內部,院校專業布局與產業結構布局基本匹配、教育教學內容與崗位任務高度契合、院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精準對接,技術協同創新成果有力支撐產品升級和工藝改進,政行企校協同育人模式基本成型,企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產業集群國際化水平加速提升,為其他行業共同體建設提供成熟的經驗和示範。
二、組建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一)健全組織機構。由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有關高水平大學、職業院校共同牽頭,打造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領導小組,教育部分管副部長擔任組長,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以下簡稱職成司)司長、中車董事長、西南交通大學校長擔任副組長。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職成司和中車,采用雙主任製,由職成司副司長和中車黨委副書記擔任。
(二)完善共同體運行機製。領導小組定期組織召開工作協調會,統籌研究解決有關建設發展的重大事項。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擬定共同體章程、製度規範以及共同體分階段推進實施計劃,安排調度工作落實,分片區加強工作指導。共同體企業成員設立專門的負責部門或在現有部門增設相關職能,研究落實產教融合相關任務;共同體成員院校建立行業和企業深度參與的高校治理結構,主要負責人靠前指揮,協調校內相關資源支持校企合作項目落實。建立共同體信息資源共享平台,加快彙集資源要素,促進交流互動。定期發布產業結構報告、行業人才需求預測報告,積極開展信息谘詢,指導相關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開展工作。
(三)協調區域產教布局。在長春、青島、株洲、大連、常州等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所在地,地方政府宏觀指導區域內院校專業布局,引導建立以產業崗位標準為引領、以人才培養和教學資源建設為核心、以職業技能等級評價為紐帶的區域產教匹配共融生態;調配相關資源,發揮行業企業優勢,支持骨幹院校舉辦軌道交通產業學院,有條件的成員單位探索舉辦混合所有製產業學院。探索軌道交通類職業院校“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職教高考改革;促進專業鏈對接產業鏈,打造一批地方和行業急需、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專業,優先在高速鐵路動車組製造與維護、軌道交通智能控製裝備技術、軌道交通信號與控製、數字化設計與製造技術、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製造與維護等緊缺專業進行布局。
三、主要任務
(一)發揮國企思政體係育人作用。充分發揮國企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深入挖掘中車紅色基因、傳承紅色文化,弘揚高鐵工匠精神。發揮中車長辛店二七紀念館、中車長客高速動車組製造中心等一批國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將中車紅色資源引入共同體,為學校思政教育,提供模式借鑒、資源補充和實踐樣本,打造行業特色課程思政育人體係;支持共同體成員單位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常態化,推進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幹;持續開展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通過講“勞模工匠成長成才故事”“紅色中車故事”“技能報國故事”等形式拓展思政教育途徑,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二)提升職業院校培養行業人才的關鍵能力。提升院校專業建設、課程開發、教材編寫、課堂教學、實習實訓等方麵的水平。建設由兩院院士、國家科學技術三大獎獲得者、大國工匠、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院校學者、企業專家等組成的共同體師資庫。實施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把企業技術革新項目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聯合開發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核心課程、教材和實踐實訓項目,建設一批精品在線課程、專業教學資源庫並接入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共享。建立企業專家與院校教師的雙聘製度。支持中車及共同體成員企業建設全國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基地、“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圍繞行業企業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標準開發教師學習實踐項目,組織職業院校教師下企業開展實踐實習。開展賽項研發,舉辦軌道交通裝備行業技能大賽。
(三)依托高水平大學建設“一平台三基地”。支持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水平大學發揮學科、師資、科研、平台等方麵優勢,聯合共同體成員企業、院校,構建軌道交通行業先進裝備實習實訓場景,開發實習實訓課程,打造“校企一體、產學研一體”的軌道交通行業先進裝備實習實訓平台,建設軌道交通裝備企業員工高端培訓進修基地、軌道交通裝備院校師生高端培養研修基地、軌道交通裝備beplay体育手机生研學旅行實踐基地。
(四)暢通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通道。支持西南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大連交通大學等普通高校聯合中車及共同體成員企業招收符合碩士、博士研究生報名條件,且在生產一線工作的企業優秀員工,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具備一線操作能力和係統解決方案的綜合能力培養為重點,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和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優先支持軌道交通類“雙高計劃”建設院校按照教育部規定試辦高等職業教育本科層次專業。支持共同體內中職學校多樣化發展,升學與就業並重,聯合高職院校、本科院校擴大貫通培養規模。支持中車辦好常州鐵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探索與其他高水平職業院校整合方案或混合所有製改革方案。支持符合條件的技師學院轉設為軌道交通職業學院。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聯合,探索培養一線緊缺的現場工程師。
(五)校企聯合培養行業高質量發展急需人才。支持共同體內高水平院校、骨幹企業深化產學研合作,構建體係、形成模式,促進學科大類交叉,發揮企業支撐作用,培養一批工程創新能力突出、善於解決複雜問題的卓越工程師。支持共同體內職業院校、生產企業聯合實施中國特色現代學徒製,校企聯合培養,共同組建“學校教師+產業導師”的雙導師團隊,按照生產流程、根據實際生產任務工學交替組織教學與實踐,培養一大批具備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現場工程師。根據產業和技術發展趨勢,及時開發實施職業培訓,並將培訓內容有機嵌入專業教學計劃。
(六)建設國家級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支持共同體成員單位分專業、分領域建設一批國家級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優先支持在中車·常州“三位一體”產教融合基地、世界技能大賽軌道車輛技術中國集訓基地基礎上,建設國家級產教融合實訓基地,覆蓋高速動車組、城市軌道車輛、大功率機車等軌道交通裝備實訓功能,構建軌道交通裝備有關試製試驗、生產製造、智能運維、維保服務、應急演練等典型場景,打造集教學、實訓、培訓、科研、競賽、科普等於一體的行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樣板。支持共同體內院校引進企業科研、生產基地,建立校企一體、產學研一體的大型實驗實習實訓中心。建立企業技術骨幹、院校優秀教師兼任基地實訓教師的激勵機製,並納入企業實踐課時。健全實訓基地共建共享機製。
(七)搭建技術協同創新平台。以應用需求帶動基礎研究,探索建立技術協同創新的機製,發揮企業技術中心、創新中心和共同體平台作用,支持共同體內企業、科研院所與院校,麵向行業基礎性、緊迫性、前沿性和顛覆性技術,開展跨學科、跨領域、跨專業協同攻關,加強學術交流、進修深造、高端培訓,造就一批領軍人才、建設一批創新團隊、推出一批創新成果。協同推動工匠學院、勞模(名師)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通過聯合攻關、項目立項、橫向課題等方式,服務企業項目研發、技術革新、流程再造、工藝改進、成果轉移。鼓勵和支持教師參與一線科研實踐和技術創新,及時掌握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構建科研反哺教學的長效機製。
(八)推動職業教育“隨企出海”。推動共同體內職業教育伴隨產能和技術標準“走出去”,更好服務印尼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等國際化項目。根據所在國需求,在“一帶一路”等沿線國家合作共建“魯班工坊”,麵向海外實施“中文+職業技能”項目,加強“本地化”軌道交通類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力度,支撐軌道交通裝備行業國際經營和維護保障服務體係建設,助推職業教育專業、課程和資格標準的國際化,提升教師的國際化教學能力。
(九)建立與學曆繼續教育相銜接的培訓體係。依據企業員工知識更新、技術提升、綜合素質提高需要,改革學曆繼續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遵循成人在職學習規律,靈活組織教學、保證培養質量,促進學以致用、學用相長。統籌共同體內培訓資源和要求,係統設計開發培訓課程,為企業員工、學校教師提供層級完整的一站式培訓解決方案。推進學曆繼續教育專業課程內容與培訓證書要求相銜接,製定共同體內課程互選、學分互認管理辦法,建立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機製,在共同體內實現學習成果互認,培訓成果按一定規則認定為學曆繼續教育專業課的學分,製定專業學曆繼續教育成果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中的折算辦法。
四、組織實施
第一階段,打基礎、建機製。以中車所屬企業、5—10所高水平大學、20—30所行業相關職業院校、行業組織為核心,整合精幹專家團隊,用1年左右時間,建立一套行業共同體管理製度體係,探索創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模式和運行機製,初步建成組織健全、管理規範、運行高效的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第二階段,強功能、出成果。積極發展20家左右產業鏈上下遊企業、10所左右高水平大學、50所左右行業相關職業院校以及部分科研院所、行業組織。用1年左右時間,打造一批符合產業轉型升級要求的新專業、新課程、新教材、新標準,培養一批“雙師型”教師隊伍,培育一批新時代工匠人才,形成教育教學和人才發展相適應、職業教育與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相匹配的工作機製。
第三階段,促創新、樹標杆。廣泛發展國內外產業鏈相關重點企業、20所左右國內外高水平大學、全國相關專業職業院校。用1年左右時間,集聚一批行業高端人才,產出一批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成果,建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評價評估體係,全麵打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標杆、示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經費投入。教育部指導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加大對共同體成員學校的教育經費支持,對中車舉辦職業教育以扶持,參照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生均經費等相關經費標準和支持政策給予適當補助。支持共同體成員按照有關規定和渠道,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製造業中長期貸款等政策工具。共同體企業確保提取的職工教育經費60%以上用於一線職工職業教育,在不影響企業職工職業教育效果的前提下,可探索職工教育經費一定比例統籌使用機製。共同體內部探索設立職業教育獎學金、助學金,獎勵優秀學生,資助經濟困難的學生。
(二)加大政策支持。教育部加強對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支持共同體相關學校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支持中車麵向企業、院校、社會人員提供職業技能等級培訓和評價服務。積極協調其他部門共同加強對共同體工作的指導和支持,指導中車建設工匠學院,支持產教融合型企業組合式激勵在共同體內率先試點。中車將共同體建設工作納入黨委議事日程;支持行業院校教學資源建設;支持子公司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職工帶薪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並保障相關待遇,積極招錄共同體院校畢業生;支持子公司按照不低於崗位總量的2%設立實習崗位,聯合院校對新招用職工、在崗職工、轉崗職工以及實習學生開展中國特色學徒製培養培訓,建立學徒檔案。
(三)營造良好氛圍。按照有關規定對共同體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單位、人員給予表彰、獎勵;充分利用報紙雜誌、網絡新媒體、經驗交流會、新聞發布會等多種方式,在行業內宣傳推廣共同體產教融合機製創新與典型案例,厚植職業教育文化氛圍,大力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風尚。教育部加大對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成果的選樹和宣傳推廣力度。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就《教育部關於支持建設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通知》答記者問
問:《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麼?
答:2022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改革的意見》,是在係統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就基礎上,對職業教育體係建設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提出了新階段職業教育改革“一體、兩翼、五重點”的一係列重大舉措,其中,打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為重要“一翼”。產教融合是現代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優勢,更是改革的難點與重點,出台《通知》支持建設首個國家級產教融合共同體,旨在加大政策引導,政行企校協同破解製約產教深度融合的機製性障礙,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新經驗新範式,為其他行業共同體建設提供成熟的經驗和示範。
問:教育部選擇在軌道交通裝備行業建設首個國家級產教融合共同體是如何考慮的?
答:《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優先在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裝備、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新材料等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支持龍頭企業和高水平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牽頭,組建學校、科研機構、上下遊企業等共同參與的跨區域產教融合共同體。軌道交通裝備行業是我國高端裝備製造的亮麗名片,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的重要領域。選擇軌道交通裝備行業試點,一方麵考慮軌道交通產業鏈長,帶動效應明顯,對促進各種生產要素快速流動集聚,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帶動城市格局、人口布局、經濟發展等方麵意義重大,是國家重要的戰略性產業;另一方麵考慮中國中車是行業中唯一一家產業化集團,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世界一流的軌道交通裝備製造企業,研製的以“複興號”高速動車組為代表的係列化軌道交通裝備產品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品現已出口全球六大洲近百個國家和地區,技術、人才、資源等優勢明顯,並在通過職業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深化產教融合方麵有著豐富的經驗,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礎和示範效應。
問: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員主要包括哪些?
答:《通知》明確由中國中車、有關高水平大學和職業院校共同牽頭,分三個階段逐步建設完善。首批成員單位覆蓋全國20多個省份,包括9所普通高校、30多所職業院校、中國中車及其40多家所屬製造類子公司,5個產業集聚地區教育行政部門作為支持單位參與。
普通高校成員包括西南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大連交通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華東交通大學、常州大學、西安交通工程學院。
職業院校成員包括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常州鐵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陝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等行業相關職業院校。
行業企業包括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中車戚墅堰機車有限公司、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等。
產業集聚地區教育行政部門包括長春市教育局、青島市教育局、株洲市教育局、大連市教育局、常州市教育局。
問: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有哪些創新?
答:一是更加注重政府搭台、機製保障。政、企、校有關負責同誌聯合組建共同體領導小組,統籌研究解決有關建設發展的重大事項。同時,在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所在地,由地方政府宏觀指導區域產教匹配的工作。
二是更加注重以教促產、以產助教。共同體彙聚產教資源,立足服務軌道交通裝備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國際化”發展,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和企業、學校雙主體作用,對匹配行業需求與教育供給、促進產教深層次融合和校企高水平合作、提升職業院校培養行業人才的關鍵能力有重要推動作用。
三是更加注重高水平大學在行業高層次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方麵的引領作用。發揮普通高校學科、師資、科研、平台等方麵優勢,深化產學研合作,在搭建技術協同創新平台,校企協同培養專業學位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造就一批卓越工程師和現場工程師方麵發揮重要引領作用。
四是更加注重職業教育內涵,以高質量發展助力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支持共同體內職業院校深化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專業、課程、師資隊伍等建設,構建共育人才新範式,探索科教融彙新路徑,激活關鍵能力合作新動能。
問:《通知》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答:在經費投入方麵。教育部指導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加大對共同體成員學校的教育經費支持,支持共同體成員按照有關規定和渠道,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製造業中長期貸款等政策工具。共同體企業確保提取適當職工教育經費用於一線職工職業教育,探索職工教育經費一定比例統籌使用機製。
在政策支持方麵。教育部積極協調其他部門共同加強對共同體工作的指導和支持,支持共同體相關學校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支持產教融合型企業組合式激勵在共同體內率先試點。中車支持行業院校教學資源建設;支持子公司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積極招錄共同體院校畢業生;支持子公司按照不低於崗位總量的2%為共同體院校教師學生設立實習崗位。
在氛圍營造方麵。教育部加大對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成果的選樹和宣傳推廣力度。按照有關規定對共同體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單位、人員給予表彰、獎勵。
問: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預期的成效有哪些?
答:一是探索創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運行機製。初步建成組織健全、管理規範、運行高效的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實現相關院校專業布局與產業結構布局基本匹配、教育教學內容與崗位任務高度契合,建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評價評估體係,全麵打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標杆、示範。
二是創新麵向行業企業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政行企校協同育人,推進院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精準對接,創新卓越工程師、現場工程師、現代學徒製等人才培養模式,大力培養更多更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三是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麵向行業基礎性、緊迫性、前沿性和顛覆性技術,聯合產業鏈相關重點企業,開展跨學科、跨領域、跨專業協同攻關,產出一批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成果,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學研成果轉化,促進軌道交通裝備行業高質量發展,加速提升產業集群的國際化競爭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