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新時代“五育”融合實踐下的勞動教育,充分發揮實踐育人的獨特優勢,引導學生在“柴米油鹽”中發掘生活的“詩與遠方”,成為愛生活、會生活的時代新人。近日,遂寧中學高新校區、育才校區分別開展了食育課。
高新校區:第七期食育課——水煮肉片
近日,遂寧中學高新校區開展了本學期第七期食育課,特別邀請了知辛閣食堂行政主廚魏師傅現場教授傳統川菜“水煮肉片”。
據魏師傅介紹,在傳統川菜係列中,有不少精品,珍品均與井鹽的發展有關,據四川風物誌記載,川菜中的"水煮牛肉"這道傳統川菜名菜,即是在自貢鹽業生產中誕生的。
水煮肉片的烹飪技巧和風味始於明清時期,自貢鹽場以牛為動力推車汲鹵,隨著鹽井增多,牛隻也越來越多。然而,役牛在一定時間後需要退役,大量的退役牛隻如何處理成為了一個問題。自貢的廚師們開始探索用鹽水煮這些退役的牛肉,逐漸發展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水煮牛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道菜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水煮肉片。
同學們了解了理論知識,開始操作準備,各組分工合作,戴口罩,戴帽子,洗手……進入操作區域。魏師傅帶領學生們親身操作,從切菜、備料到下鍋、翻炒,學生們親手完成了這道川菜經典。
在水煮肉片的製作過程中,學生們親身體驗到了川菜獨特的烹飪方式和調味技巧。魏師傅詳細介紹了每一種調料的選取和運用,如豆瓣醬的選取,花椒麵的製作等等。同時,他還強調了川菜中“麻、辣、鮮、香”的特點,並現場教授了學生如何將水煮肉片做得同樣美味。
本次高新校區開展的食育課不僅讓同學們品嚐到了川菜的魅力,同時也了解了川菜的烹飪技巧和曆史文化背景。
育才校區:第三期食育課——餃子
為了讓同學們在活動中能獲得真實體驗和感受,充分體現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理念,近日,遂寧中學育才校區在學校食堂開展了第三期食育課——包餃子,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勞動的快樂。
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有序到達食堂指定位置。食堂工作人員首先給同學們分發了口罩和防塵帽,隨後,食育課楊老師利用多媒體向同學們介紹了有關餃子的文化以及不同餃子餡的寓意。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河南南陽鄧州人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作為藥用,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曆史了。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一種年節食品。
接著,師傅們示範和麵、切段、擀皮等,不少同學紛紛上台嚐試。
一切準備就緒後,同學們變身為一名“小廚師”,一張張餃皮在同學們的手中,變成一個個形狀各異、造型百態的餃子,有的按照自己的創意,包出了自己喜歡的餃子;有的孩子非常厲害,心靈手巧,不用指導就輕輕鬆鬆捏出一個個花邊精美的餃子。
當同學們吃著自己包的餃子時深刻體會著勞動的快樂,同時還將煮好的餃子打包分享給未到場的同學和老師。
生活即是課堂,本次育才校區食育課,同學們不僅掌握了包餃子的技能,更加深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也讓同學們在感受勞動艱辛的過程中,學會節約糧食,給他們的校園生活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一堂堂生動的食育課不僅讓學生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食物的魅力和意義,也促使他們更加熱愛生活和學習。愛和美食不可負,更多美味在等待同學們去學習和探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