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學創建於1957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在少數民族地區創辦的第一所綜合大學。學校於1962年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4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7年被批準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2004年成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省部共建”大學,2012年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計劃”高校(“一省一校”),2017年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成為教育部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合建高校,2022年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全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並舉,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推進“以本為本,四個回歸”,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戰略,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係,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現有1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四部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另有1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級重點研究平台;4個國家級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西部卓越基層法律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3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6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個教育部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和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教育部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況
(一)本科人才培養目標
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秉承“求真務實”校訓精神,弘揚“崇尚真知、追求卓越”優良傳統,紮根北疆,麵向全國,放眼世界,以服務國家戰略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己任,深耕內涵、開放競爭、突出特色,培養厚基礎、強實踐、重創新、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本科專業設置情況
學校現有本科專業85個,分屬11個學科門類,其中哲學1個、經濟學4個、法學8個、教育學1個、文學10個、曆史學3個、理學12個、工學23個、農學1個、管理學15個、藝術學7個。本學年有在校生的專業為72個。
(三)全日製在校學生規模
學校現有全日製在校生24584人(不含滿洲裏學院,下同),其中全日製博士研究生1143人,全日製碩士研究生7441人,普通全日製本科生14944人,全日製普通高職學生530人,預科生190人,留學生336人(其中本科生231人、碩士研究生51人、博士研究生54人),普通本科生占全日製在校生總數的60.79%。
(四)本科生生源質量
2023年,學校麵向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學校按照3個大類和61個專業進行招生,其中理科招生省份 28 個,文科招生省份 24 個。學校計劃招生 4010 人,實際錄取 3993 人,實際報到3970 人,報到率99.42%;其中區外錄取1220人,區內錄取2773人,區外生源占30.55%;民族學生1189人,占29.78%。
學校在各省第一誌願投檔率均為100%。自治區內普通文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製線58.90分,普通理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製線84.67分,蒙授文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製線26.57分,蒙授理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製線80.55分;區內考生第一誌願專業錄取率100%。
二、師資與教學條件
(一)師資隊伍
1. 師資隊伍建設舉措和成效
學校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2023年製定了全新的《內蒙古大學青年學術人才引進辦法(試行)》,分學科製定人才引進標準和相關待遇,積極主動麵向全球延攬高端人才,高質量壯大師資隊伍規模。製定《內蒙古大學博士後工作管理辦法(試行)》,建立具有競爭力的博士後人才待遇。完善青年學術人才培育機製,建立起青年學術人才晉升為“駿馬計劃”崗位人才的通路。成立人才工作辦公室,實施二級學院人才引育目標責任製,優化人才引進流程,縮短人才引進周期。推進教師職稱評審製度改革,按照崗位和學科細化職稱評審分類,製定實施《內蒙古大學分學科教師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科研業績標準(試行版)》,突出考察教書育人成效及科研業績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力。進一步完善績效分配製度,構建起以崗位績效工資製為主體,年薪製、協議工資製等並存的靈活多樣的收入分配體係,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成立黨委教師工作委員會,製定實施《內蒙古大學黨委關於加強和改進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實施辦法(試行)》,紮實有序開展師德師風學習教育,建立師德承諾製度,組織新入職教師簽訂師德承諾書並納入師德檔案,將思想政治和師德要求列入聘用合同,組織開展師德年度專項考核,將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納入二級學院的年度考核指標和校內巡察內容,建立師德違規查處通報和報告製度,嚴格落實師德失範“一票否決”。健全教師培養培訓體係,建立科學有效的教師管理製度,完善教師健康保健、子女入學、解決配偶工作等保障機製。
學校高端人才引育取得新突破,以雙聘形式引進了3名院士,新增“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1人、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獲得“草原英才”拔尖領軍人才1人、常規領軍人才3人、青年領軍人才6人、高層次培養人才13人、創新創業人才團隊2個。目前已引進院士、傑青、“四青”人才擔任學院院長、研究院院長等。人才隊伍建設正在實現由“聚集優秀博士”向“引育高端人才”的轉變。
2. 師資隊伍數量及結構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434人、外聘教師301人,折合教師總數為1584.5人,外聘教師與專任教師人數之比為 1:4.76。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766人(其中正高級313人、副高級453人),占53.42%;講師及其他中級教師654人,占45.61%。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教師1363人,占95.05%(具有博士學位的1155人,占75.47%)。年齡結構方麵,35歲及以下的教師356人,占24.83%;36-45歲的教師547人,占38.15%;46—55歲以上的教師369人,占25.73%。學緣結構方麵,具有外校學緣的教師1052人,占73.36%。有雙師雙能型教師152人,占10.60%。
3. 生師比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434人、外聘教師301人,折合教師總數1584.5人,折合在校生總數31593.9人,生師比為19.94:1。
4. 教授承擔本科生課程情況
學校嚴格落實教授為本科生授課製度,實施《內蒙古大學關於教授為本科生授課的規定》。2022—2023學年,應當承擔本科生課程的教授309人,實際授課299人,占96.77%;具有正高級職稱的教師承擔本科生課程543門,占課程總門數的22.99%;其中教授承擔本科生課程517門,占課程總門數的 21.89%;主講本科專業核心課的教授145人、242人次。
(二)教學經費投入
學校優先保障教育教學工作,加大經費投入,規範經費管理,全力保障教學運行,推進教學改革和建設的順利開展。2022年本科教學日常運行支出3408.03萬元,生均2280.54元;本科專項教學經費2627.19萬元,生均1758.02元;本科實驗經費70.46萬元,生均47.15元;本科實習經費70.24萬元,生均47.00元。
(三)教學設施建設及應用情況
學校占地麵積1495694.33平方米,生均占地麵積60.84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麵積371751平方米,其中教室麵積85945平方米(其中智慧教室麵積3293平方米),生均教學行政用房麵積15.12平方米。實驗室、實習場所麵積122513平方米,生均實驗室、實習場所麵積4.98平方米。有體育教學場館132個,其中體育館2個,訓練中心1個,標準化操場2個。運動場麵積70758平方米,體育館麵積24008平方米。學生宿舍麵積192656平方米,學生食堂麵積27874平方米。
截至2023年9月,學校有圖書館2個,圖書館總建築麵積43522平方米,閱覽室座位數3404個。圖書館新增紙質圖書50790冊,擁有紙質圖書367.91萬冊,生均紙質圖書116.45冊;擁有電子圖書111.67萬冊、電子期刊6.11萬冊,學位論文1328.48萬冊,音視頻6.05萬小時。圖書資源總量達61.32萬冊,生均圖書194.08冊。2022年圖書流通量達到4.54萬本次,圖書館電子資源訪問量1560萬次,下載量3823.7GB。學校年度新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17508.32萬元,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資產總值14.33 億元,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4.54萬元。
學校建成覆蓋兩個校區的校園網絡,主幹網絡帶寬40G,出口帶寬22G,其中IPv6帶寬1G,實現教學樓宇無線網絡全覆蓋。開展雲平台擴容工作,CPU計算能力增加到4342核,內存增加到近19.4T,外存增加到332.82T,基本滿足目前學校數字化管理和信息化教學的需求。增購WAF、網絡探針,開展網絡安全維保工作,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提升。積極推廣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開展學校網絡教學綜合平台建設。
三、教學建設與改革
(一)專業建設
1. 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和規模
學校以服務國家戰略和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導向,製定《內蒙古大學學科專業設置與動態調整實施方案》,建立健全需求驅動的招生、培養、就業聯動的專業動態調整機製,調整優化本科專業結構。2023年在招本科專業63個(含大類招生專業3個),生物工程、園藝、食品科學與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等4個專業停招,獲批馬克思主義理論、生物醫學工程2個本科專業並開始招生;組織考古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網絡與新媒體、物流管理、車輛工程、古典文獻學、紀檢監察、PPE(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等 8 個已獲批、無首屆畢業生專業申請學士學位授予權;申請新增智能科學與技術、智能建造2個本科專業。動態調整文理科專業招生規模,本科招生規模在保持相對穩定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穩定基礎文科招生規模,適當調減其他文科招生規模,穩步提升基礎理科及其他理工科招生規模。
2. 提升本科專業建設質量
學校按照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四新”專業建設等係列文件要求,製定實施《內蒙古大學新文科建設指導意見》《內蒙古大學新工科建設指導意見》,強化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重點加強新工科建設,不斷深化新文科建設,積極探索交叉學科專業建設,提升本科專業建設質量。組織教育部新農科項目、新文科項目中期檢查,完成第二批教育部新工科項目結題驗收,簽署“東北三省一區新醫科教育聯盟交流合作框架協議”,推進“四新”建設走深走實。
製定實施《內蒙古大學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實施方案》,積極推進求真學院(書院)建設,加強生物科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2.0基地建設,積極參加生物科學領域基礎學科係列“101”計劃各項工作。組織11個專業申報自治區級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培育建設項目。完成2020年度獲批的5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建設成效評估自查工作。
3. 開展專業認證工作
積極推進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踐行“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工程教育理念,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專業接受並順利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二)課程建設
1. 切實加強本科課程質量建設
學校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製訂《內蒙古大學一流本科課程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持續提升課程建設水平和教學質量。入選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7門,其中線上一流課程4門、線下一流課程3門,使學校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達到16門、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達到60門。推進公共藝術課程建設,2 門課程入選 2022 年自治區高校美育公共藝術教育培育課程。2022—2023學年,46門、66門次課程開展教學模式改革,65門、147門次課程參加混合式教學改革。持續豐富通識教育課程資源,與相關網絡教學平台繼續合作,選開國家安全教育通識教育必修課、美育和四史類通識教育選修課。
積極推進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建設與共享。製定《內蒙古大學國家智慧教育平台試點工作計劃》,推進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共享,22 門課程上線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推薦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學平台“大學書記校長大課堂”專題課程資源、碳達峰碳中和領域教學資源9個。入選首批教育部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2個,疫情期間組織 25 位教師參與教育部虛擬教研室教學合作。召開“慕課西行”線上研討會,成功推動 3 門課程對接中南大學、新疆農業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開展慕課西行同步課堂。慕課《網絡傳播與全媒體技術》上線學習強國,課程《Microbiology》在印度尼西亞國家慕課平台上線。學校有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項、自治區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1項,2022年獲批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28萬,支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建設。
2. 持續推動思政課課程群建設
學校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全麵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持續推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思政課程群建設,增設3學分通識教育必修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調整《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概論》為3學分,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研室。持續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將思政課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優化思政課實踐教學學分分配,嚴格落實本科2學分用於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要求,成立“內蒙古大學思政課實踐創新中心”,思政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與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政府簽訂合作協議設立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推薦“內蒙古紅色文化數字仿真思政資源共享平台建設”項目申報第二批高校數字思政精品項目。2022—2023學年麵向全校本科生開設“形勢與政策”課堂155個,開設“四史”類通識教育選修課11門。
3. 不斷提升“課程思政”建設水平
學校全麵落實《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深入實施《內蒙古大學課程思政建設實施辦法》,重點推動2門國家級、4門自治區級本科課程思政示範課和自治區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建設,積極籌建“內蒙古自治區課程思政協同教育中心教研平台”,以點帶麵提高校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和示範學院建設水平,評選優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建設項目47項、示範學院建設項目3項。印發《關於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課程思政建設的通知》,確保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在第一時間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組織參加教育部課程思政示範課程任課教師培訓、全區高校“潤德啟智——課程思政大講堂”兩期教師培訓,參與教師77人次。組織教師參加第二屆全區本科高校課程思政教學大賽,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課程思政案例《內蒙古紅色文化旅遊資源虛擬在線教學資源共享平台建設》成功入選教育部首批“應用課程改革創新案例庫”。
(三)教材建設
學校認真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關於教材工作的相關精神和要求,成立學校教材工作領導小組、教材審核專家委員會,建立黨委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教材管理體製,形成係統完備的規章和科學規範的機製。召開2022年全校教材工作會議,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學校教材工作有機融入、有效結合。堅持“凡選必審”,全麵加強教材審核、選用工作,組織開展對1637門(1903門次)課程的1184種教材進行選用備案。推動優質教材選用與建設,積極推進“馬工程”重點教材統一使用工作,2022—2023學年有200門課程選用“馬工程”重點教材,“馬工程”重點教材使用率達100%。統籌推進《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語種版本“三進”教學工作,全麵推開《理解當代中國》多語種版本係列教材的融合與使用。
(四)課堂教學
學校注重發揮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牢固樹立教師是所授課程教學質量和指導學生成長成才的主要責任人觀念,嚴格實施教師資格準入製度,嚴格設置主講教師資質條件,加強課堂教學研究,規範課堂教學管理,明確課堂教學紀律規範,加強教師調停課管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022—2023學年,學校開設課程2362門、5462門次,其中通識教育必修課76門、1586門次;通識教育選修課189門、422門次;專業核心課655門、1057門次;專業類基礎課349門、772門次;專業方向課907門、1261門次;科研訓練與綜合性實踐84門、237門次;民族預科班課程22門、43門次;輔修學士學位課程80門、84門次。開設理論課教學課堂4862個,其中在線理論課堂121個(通識教育選修課99個、通識教育必修課22個),線下理論課堂4741個。
2022年秋季學期,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線上教學和學生返鄉的影響,先後製定《關於繼續開展線上教學的通知》《關於做好 2022 年秋季學期本科課程期末考試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做好居家線上教學和期末考試工作的通知》等方案,聯合智慧樹、超星、學堂在線、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等國內知名線上教學平台為教師開展在線教學提供服務,積極引導廣大教師充分利用線上教學平台輔助功能,開展上課簽到、隨機提問、線上測試等教學互動,鼓勵教師將課程直播、錄製回放、推薦觀看優秀MOOC資源和集中答疑解惑等納入教學環節,確保線上教學與線下課堂實質等效,多措並舉保障疫情期間本科教學平穩高效運行。期末考試前組織任課教師采取多種方式及時答疑解惑,調整結課後自主複習時間,保障學生及時查漏補缺,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係,聯合超星網絡教學平台為師生開展綜合教考一體化平台培訓,順利完成期末線上考試工作。
(五)實踐教學
學校不斷完善“一條主線、兩種途徑、三個層次、四類平台、五項內容”的實踐教學體係建設,即以貫通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為主線,以課內與課外相互銜接、校內與校外相互補充為途徑,以基本技能訓練、綜合實踐訓練和創新實踐訓練為層次,以教學實驗室、科研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社會實踐基地為平台,以實驗教學、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科研訓練與創新創業、畢業論文(設計)與綜合訓練為內容。
一是加強本科實驗室建設和安全管理。2022年,投入1000.94萬元改擴建生命科學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生態與環境學院本科教學實驗室和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硬件、嵌入式係統及計算機應用基礎實驗室,新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工程訓練中心,投入165萬元用於實踐教學運行補充經費。製定出台了《內蒙古大學實驗室安全檢查與隱患整改製度》等7項管理製度,進行校級本科教學實驗室安全管理專項檢查5次。嚴格落實實驗室安全準入製度,啟用“實驗室安全立體化監管平台”,不斷提高學校的實驗室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強實驗室安全教育宣傳,組織開展實驗室安全文化月活動和校級實驗室安全培訓2次,參加培訓達800餘人次,做到實驗室安全培訓全覆蓋。
二是強化實驗實習課程管理。2022—2023 學年開設各種本科生實驗課程434門,其中獨立設置的實驗課程170門,課內含實驗項目的課程264門。開設實驗項目2038項,開出率為100%,其中驗證性、演示性實驗612項,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1389項,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占開設實驗項目的68.16%。承擔實驗教學315629人次數,完成實驗教學1993128人時數。
三是加強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全流程管理。規範畢業論文(設計)管理,加強學術誠信建設,切實加強選題、開題、研究、撰寫、答辯等環節的全過程管理,強化指導教師責任。嚴格實行論文查重製度和論文盲審製度,繼續使用中國知網對本科生畢業論文進行100%檢測,檢測畢業論文4153篇,通過率99.88%;隨機抽取335篇論文參加校外專家盲審,並增加校外同行專家評議環節,確保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質量。堅持優秀畢業論文評選製度,2023年評選優秀本科畢業論文105篇。
四是加強校外實習與教學實踐基地建設。學校現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生物學“野外綜合實習示範基地”1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0個,校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1個,校內外教學實習實訓基地168個。2022—2023學年共接納學生2690人次。
(六)創新創業教育
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2023年投入經費346.7萬元,立項“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389項,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52項,獲批“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9項,參與學生1573人,本科生覆蓋率達到44.41%。入選第十六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4項。設立創新創業獎學金29.9萬元,評出項目團隊76個、學生515人次。獲批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自治區級現代產業學院。充分發揮學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的示範引領作用,舉辦創新創業專題線上培訓13場,舉辦校內外創新創業導師分享會19場。在北校區新建成1800多平米的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
組織完成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賽、省賽、國賽各項工作。組織107支紅色築夢之旅團隊、648名學生赴革命老區、鄉村、西部地區開展相關活動,獲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銀獎2項、銅獎5項,獲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內蒙古自治區選拔賽金獎8項、銀獎17項、銅獎7項、高教主賽道冠軍1項和優秀組織獎。
本科生在國際、國內各類大學生課外重要學術賽事中獲省部級以上獎勵396項,其中,國家級獎勵114項(含國家級一等獎9項、二等獎31項),自治區級獎勵283項(含金獎3項、特等獎 5項、一等獎 43 項、二等獎108項、銀獎5項)。本科生以第一作者獲軟件著作權5件,發表學術論文18篇,其中被SCI收錄2篇,CPCI收錄3篇,EI收錄1篇。
(七)合作與交流
學校與國(境)外的114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師生國際合作交流日益擴大和深入。生物科學拔尖計劃2.0基地24名學生參加新西蘭奧克蘭大學2023“成長夥伴”國際暑期學校,3名學生參加“雲南大學—清華大學”國際暑期學校和聯合野外實習;經濟管理學院9名學生參加牛津大學奧利爾學院暑期訪學項目;3名本科生赴國外參加交流學習,其中日本1名,韓國2名;9名本科生赴蘭州大學插班學習,接收2名遼寧工業大學本科生插班學習。
(八)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
學校組織開展本科教育教學研究改革建設,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學模式改革、課程改革等方麵做出積極探索。持續推進各級各類本科課程改革項目建設,撥付513.5萬元用於各級各類本科課程項目建設,組織開展建設期滿的各類校級本科課程建設項目和教學改革研究與建設項目1141項集中結項,其中328項評審認定結果為“優秀”;立項培育15個專業類、14個課程類、6個實踐類校級高水平教學創新團隊。積極開展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獲批自治區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18 項,其中重點項目 6 項;獲批自治區高教學會高等教育研究課題6項;獲批2022年度教育考試招生研究專項立項1項;推薦 7 個項目申報 2022 年度學校體育衛生藝術國防教育專項任務項目。組織教學成果獎評選推薦工作,2022年獲自治區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6 項、二等獎 7 項、三等獎 4 項,評選校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6項、二等獎24項,切實發揮優秀成果在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和研究中的示範和引領作用。組織教師參加教學大賽,獲第三屆自治區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自治區一等獎 2 項、二等獎 4 項;獲第四屆全國高校混合式教學設計創新大賽設計之星獎 2 項、優勝獎 1 項。完善產教協同育人機製,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立項校級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研究項目25門項、第九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項目挖掘與培育實踐教學課題14項,2022年獲批立項23項教育部產學研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獲批首批自治區級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點。
四、專業培養能力
(一)優化人才培養體係
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學校以服務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提升創新能力為根本,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深入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麵優化課程體係,對標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全麵審視各專業課程設置對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的支撐度、培養方案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修訂形成2023版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使人才培養方案的立德樹人導向更加鮮明、人才培養定位更加明確、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更加強化、“四新”領域改革更加有形、科教產教融合更加突出、學生個性化教育更加有力。
優化專業課程體係。學校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堅持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遵循科學性、係統性、開放性和規範性等要求,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反向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明確畢業要求與課程體係、課程目標與教學內容之間的邏輯關聯,厘清課程之間先修後續等內在聯係,科學構建課程體係。本科專業課程體係由通識教育課、專業類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方向課、綜合性實踐等5個類別構成。落實“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理念,突出學科專業和課程交叉融合,開設跨學科專業方向課程,優化課程體係和教學環節,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學模式,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
(二)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製
學校堅持“以本為本”“四個回歸”,建立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製,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一是實施思政鑄魂育人工程,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課程和鑄魂育人主渠道作用;持續完善“課程思政”教學體係、內容體係、工作體係和評價體係,統籌推進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構建係統科學、層次遞進、貫通融合的課程思政體係;實施五育並舉鑄魂計劃,全麵推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工作。二是落實教授為本科生授課的基本教學製度,建立健全基層教學組織,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切實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將本科教學納入教師職稱評聘的必要條件,把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手段、改革教學模式、完善教學過程、及時把最新科研成果和國內外教改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指導學生開展科學研究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作為教師的基本職責。
(三)強化第二課堂育人
學校堅持全麵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增強自主發展動力,嚴格落實《內蒙古大學本科生第二課堂暫行管理辦法》,注重加深基礎知識、擴大知識領域、開闊學術視野、發展自身潛質、培養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持續完善優化第二課堂信息係統,豐富數據管理後台信息,可以實現數據信息的多樣化、全麵化、精準化記錄,通過數據分析能夠為學校進一步完善“第二課堂”內容提供客觀準確的數據支持。2022—2023學年,順利開展各類主題鮮明、健康有益、引領思想的線上線下活動,不斷豐富學生第二課堂內容,繁榮校園文化。開展各類型第二課堂活動2200項,參與85967人次,其中學術創新類427項、參與17888人次,美育體育類999項、參與31243人次,思政教育類442項、參與24812人次,公益實踐類332項、參與12024人次。
(四)加強學風建設管理
學校貫徹落實《內蒙古大學黨委關於加強學風校風建設的實施意見》,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工作機製,完善保障體係,營造環境氛圍,培育優良學風。一是抓頂層設計,學校成立學風校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強化組織領導。二是抓思想教育,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質教育,通過學生思想動態調研及時準確把握學生思想特點,製定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月一主題”工作方案,科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成才觀、就業觀。三是抓製度落實,落實《內蒙古大學學生管理規定》,嚴格課堂教學製度,強化課堂教學工作責任製,嚴格課堂紀律管理,規範日常行為。四是抓隊伍建設,加強學生黨支部和團支部建設,構建“班團一體化”模式,抓好輔導員隊伍建設,開展輔導員專業技能培訓和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提升管理水平。五是抓典型宣傳,通過易班網和“內大學工”微信公眾號搭建“三優一好”學生風采展示專欄、beplay中心钱包体育钱包、推免學生事跡專欄,充分發揮學生中先進典型的示範作用,健全完善學風建設的評價激勵機製,發揮引領作用。六是抓氛圍營造,充分利用宣傳媒介大力宣傳學風建設成果,開設“學風校風建設”專欄,促進風氣轉變。
(五) 提升教師育人能力
加強教師教學能力培訓。2023年利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平台上優質數字學習資源,結合各學科教學科研工作實際情況,對學校122名新入職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引導和幫助新入職教師樹立正確政治方向,深入了解高等教育形勢政策、掌握教學科研基本規範、夯實教學基本功底;開展寒假研修1327人,暑期研修暨師德集中學習教育1520人,通過“內蒙古大學教師在線學習中心”培訓教師1300餘人。舉辦本科教育教學改革係列培訓活動,分批邀請校外教學名師、教學研究專家到校講座和研討座談,參加教師1100 餘人次。
充分發揮各類專家組織作用。2022 年推薦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專家10 人、學校體育衛生藝術國防教育專項任務項目7 個、全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分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2人、自治區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1人、全區大beplay体育手机校美育實踐交流展示活動評委專家5人,入選自治區基礎教育專業指導委員會專家庫3人。
五、質量保障體係
(一)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
學校堅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養中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學中的基礎地位、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中的前沿地位,建立有效的工作機製和保障措施,構建高水平本科人才培養體係,不斷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麵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成立以黨委書記、校長為組長的本科教學改革與建設領導小組,把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作為學校重大戰略和改革任務,形成黨委重視、校長主抓、院長落實的本科教育機製和氛圍。學校黨委會、校長辦公會定期專題研究本科教學工作,書記、校長和分管校長經常性研究本科教育工作,確定本科教育基本方針、發展路徑和重要舉措,加強優質教育資源有效集成和配置,切實把本科教育教學工作放在優先發展地位,把本科教育作為學校最基礎、最根本的工作,教學經費、教學資源條件、教師精力投入等優先保障本科教學,領導精力、經費安排、師資力量、資源配置和工作評價等都體現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
(二)嚴格教學過程管理
嚴格實施教師資格準入製度,規範教師資格申請認定程序,確保授課教師具有教師資格。嚴格把控教師聘用考核政治關,將思想政治和師德要求納入教師聘用合同,建立師德承諾製度。嚴格把控外聘教師資格條件,繼續落實《外聘教師講授本科生課程管理辦法》,對100名外聘(兼職)教師進行了備案審批。
嚴格教育教學管理,強化人才培養方案、教學過程和教學考核等人才培養過程的質量要求,提升學業挑戰度,增加學生投入學習的時間,提高自主學習時間比例,激發學生刻苦學習。加強學生學習過程管理,嚴格考試紀律,嚴把畢業出口關。加強對畢業設計(論文)選題、開題、答辯等環節的全過程管理,實施本科畢業論文全部查重和按比例抽檢外審製度,對形式、內容、難度進行嚴格監控,提高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
加強學生學業預警管理,2022—2023 學年對學業未達到規定的31名本科生進行退學試讀警示,對32名本科生進行留級限讀警示,對108 名本科生進行跟班限讀警示。組織做好學業幫扶工作,建立精準幫扶機製,采取“一對一”或“一對多”等多種方式和途徑加強對預警學生的指導、幫扶和跟蹤管理,同時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輔導工作,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三)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體係建設
學校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係,加強並不斷完善由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務處牽頭、院係為基礎、各職能部門協調配合,學術委員會、教學委員會、學院教授委員會、教學督導員、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本科教學管理組織體係,堅持持續改進和有效運行,切實保障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一是完善領導幹部聽課製度和巡考製度。2022—2023學年,學校處級及以上領導幹部聽課884門次;學校領導巡考 39人次,處級幹部和學院領導巡考2708場次。
二是加強日常教學檢查與督導。教學檢查貫穿學年始終,堅持每學期三次常規教學檢查,學期初重在新學期教學秩序穩定,學期中關注教學側重點進行專項檢查,學期末重在期末考試工作。2022—2023學年督導聽課231門次,對學院期末考試試卷、畢業論文(設計)答辯安排情況進行了檢查,對期末考試考場全部進行了巡查,撰寫和發布《教學督導報告》5期,督促學校有關部門、相關學院、教師及時整改、解決問題或彌補不足。
三是持續開展學生評教工作,利用麥可思教學質量評價平台對教師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全過程評價,逐步從對教師的評價轉變為對“教與學”的評價。2022—2023學年期中、期末評價教師4717、4514人次,參評學生183281、177501人次。對評估得分較低、學生意見較大的教師,要求學院開展“教學幫扶”,幫助教師分析原因、改進教學。
四是完善學生學習過程監測、評估與反饋機製,改進學生學業考核評價辦法,加強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能力與知識考核並重的多元化學業考核評價體係建設,加強對畢業論文(設計)選題、開題、答辯等環節的全過程管理,健全學生學業預警機製和學業幫扶機製。
(四)分析利用教學基本狀態數據
學校不斷完善教學質量常態監測數據的應用,定期采集和持續更新教學基本狀態數據,為本科人才培養問題診斷、發展引導和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嚴格組織開展《高等教育基層教育統計報表》《高等學校實驗室信息統計係統》以及其他高等教育相關統計報表的填報工作,對影響學校本科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各項核心指標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和分析,形成了《內蒙古大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審核評估教學狀態數據分析報告》,對照同類院校常模指標和本科教育教學數字“畫像”,對處於底端的指標和即將突破預警標準的指標進行了研究與分析,提出並采取相應改進措施。2022年對11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開展客觀衡量與評價,通過指標數據的變化規律與數據的對比差異來反映建設點的辦學現狀與特征,為專業建設、改進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
六、學生學習效果
(一)學習滿意度
2022 屆本科畢業生對母校的總體滿意度占99.00%,願意推薦母校的占86%。
(二)本科生畢業率
2023年應畢業本科生3426名,準予畢業3354名,畢業率97.90%;授予學士學位3340名,學士學位授予率99.58%(不含2022年冬季畢業本科生14人,其中授予學士學位14人)。授予輔修學士學位195人。
(三)大學英語過級率
除外語類專業、蒙古語授課專業、藝術類專業外,2023屆有畢業生2599人,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有2319人,通過率89.22%;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的有1153人,通過率44.36%。
(四)攻讀研究生
2023屆畢業生中有965人攻讀碩士研究生(含出國留學65人),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489人(含研究生支教團8人),各專業平均升研率27.53%,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平均升研率56.93%,其中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蒙古語言文學基地)升研率60.53%,數理基礎科學(基地,物理學)升研率58.62%,生物科學(基地)升研率55.56%,數理基礎科學(數理基地、數學)升研率55.17%,生物技術(基地)升研率54.76%。升入“雙一流”高校、“雙一流”專業、中國科學院等國家級科研院所849人,國外高校65人。
(五)畢業生就業
2023屆本科畢業生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較往年穩中有升,主要去向包括:研究生升學965人(含出國留學65人),占畢業生數的28.73%;企業就業656人,占畢業生數的19.53%;政府機關、事業單位467人,占畢業生數的13.90%。
(六)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
用人單位對學校2022屆畢業生的總體滿意度為96%,其中 49%的用人單位表示對本校畢業生非常滿意,34%的用人單位表示對本校畢業生比較滿意。用人單位需求較多的崗位類型為專業技術崗(53%)、管理崗(34%)、營銷崗(28%)、專業支持崗(24%)等。
七、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措施
(一)存在問題
對本科教學的資金和資源持續投入不足,學科專業規模與結構亟待進一步優化,教師隊伍的體量偏小、生師比過高,教師投入並創新教學的內在活力需要進一步激發,有組織的教學改革還需加強,缺少國家級教學名師、教學團隊和教學成果獎等標誌性教學成果,高質量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製機製不健全,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機製還需進一步完善,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高,人才培養質量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二)下一步工作方向
1.持續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深入推進教師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方式和學生學業考核評價機製“三位一體”改革,推進“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革命,探索跨學院、跨學科、跨專業交叉培養機製。優化課程體係結構,高質量修訂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索建立多學科融合、產教融合、本碩博貫通的一體化核心課程體係。優化課程內容結構,修訂課程教學大綱,增加課程研究性、創新性、綜合性內容,提高課程的“兩性一度”,打造一批“金課”。強化數字賦能,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探索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發展的教學新範式。
2.嚴格學生學習過程管理。強化人才培養方案、教學過程和教學考核等人才培養過程的質量要求,合理提高學生的學業難度,提升課程高階性和挑戰度,拓展課程的深度和擴大課程的可選擇性,增加學生投入學習的時間,提高自主學習時間比例,激發學生刻苦學習。改革學生學業考核評價方式,完善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的學業考評製度,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加強課堂參與度考查,綜合應用筆試、口試、非標準答案考試等多種形式,加強對學生課堂內外、線上線下學習的評價,健全能力與知識考核並重的多元化學業考核評價體係。
3.加強本科教學資源投入保障。加大本科教學資源投入和經費支持力度,保障本科教學經費、社會實踐經費的持續增加。分期分批支持本科教學研究改革建設項目立項建設,設立本科教學專項經費支持實施“名師邀約計劃”“核心課程責任教授製度”“卓越教學獎”等項目以及基層教學組織建設和教學督導隊伍建設。
4.健全教學質量評價監控保障體係。建立以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常態監測、審核評估、專業認證和學校內部的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學院本科教學評價、專業評價、課程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為主體的全鏈條全領域多維度本科教學質量監控評價保障體係,健全教學督導工作製度,構建自覺、自省、自律、自查、自糾的大學質量文化。完善學生學習過程監測、評估與反饋機製,健全學生學業預警機製和學業幫扶機製。健全人才培養質量信息反饋機製,強化本科教育教學持續改進機製,構建“評估—反饋—改進”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閉環。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