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高等教育大國邁向高等教育強國,我國經曆了從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創新,強國建設的目標和任務更加明確、思路和模式更加清晰、認識和路徑更加自信。進入新時代,我國高等教育在規模增長、結構優化、促進公平等方麵成績斐然,有效推動了教育質量的保障和提升。加快建設高等教育強國,要進一步增強係統觀念和辯證思維,明確建設目的,完善教育功能;把握教育規律,轉變發展方式;適度擴大規模,優化層次結構;加強統籌協調,促進教育公平;打造開放高地,推動國際交流,為實現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目標作貢獻。
關鍵詞:教育強國;高質量發展;規模;結構;公平;開放
2023年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基礎工程。”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指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格局性變化,科學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教育強國、怎樣建設教育強國”這一重大時代課題。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度思考“強國建設,高教何為”,有必要梳理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演進,回顧總結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成就,完善優化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舉措。
一、強國建設的理念創新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理念現代化是關鍵,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為高等教育理念創新提供了大量鮮活案例和成功經驗,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在推進高質量高等教育體係建設過程中”意義重大,也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進行了積極探索,一些概念不斷更新和賦予新的內涵。
(一)強國建設的目標和戰略更加明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報告25次提到“強國”一詞,包括“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以及“農業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等。這13個方麵的“強國”是一個完整體係,其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是前提、動力和保障。
從黨的二十大報告的英文稿中,關於“強國”可以看到以下幾個英文表述,從不同層麵凸顯了強國建設的豐富寓意。
一是“great”(偉大的、巨大的)。報告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翻譯,是“a great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類似的還有,“科技強國”(greate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強國建設既是偉大的事業,也是已取得,並將繼續取得的偉大的成就。
二是“leading”(一流的、首位的、前列的、領導的)。報告中,“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翻譯,是“Become a leading country in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 culture, sports, and health”。強國建設就是要在世界上具有領先地位、成為領導力量和發揮引領作用。
三是“quality”(質量、水準、優質)。報告中,有“人才強國”(a quality workforce),“貿易強國”(a trader of quality)等。強國就是要不斷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依靠各級各類人才來建設,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四是“strong”(堅強的、強有力的、有實力的)及其名詞形式“strength”。報告中,“國家強盛”譯為“a strong country”,類似的還有“海洋強國”(a strong maritime country)、“教育強國”(a strong educational system)、“社會主義文化強國”(a country with a strong socialist culture)、“體育強國”(a country strong in sports),以及“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China’s strength in manufacturing, product quality, aerospace, transportation, cyberspace)。強國就是繁榮昌盛、興旺發達、堅強有力,既要有硬實力,也要有軟實力、巧實力;既要有相對競爭優勢,也要有核心競爭力。
同時,“強國”還是一個國際比較和競爭發展的結果,特別是對於後發國家來說,強國建設是一個學習和趕超的過程,需要深入實施國家戰略,包括“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述戰略的成功實施和目標達成,關鍵在人,要求我們樹立戰略眼光,加強係統謀劃,“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
另外,在不同曆史階段,教育強國的表征有所差異,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中期,以義務教育普及為主要特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20世紀末,以高等教育普及為主要特征。當今世界,“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既要立足當下,也要放眼長遠和可持續發展,在高等教育強國建設道路上加快追趕超越。
(二)強國建設的思路和模式更加清晰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從“推進”到“實現”,要求更高、時間更緊、任務更重。黨的十九大報告英文版,將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譯為“the full potential of higher education”,更加凸顯其努力激發 “高等教育全部潛能”的本質,擺脫規模增長的思維定式,也超越了“connotative development”(有內涵的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做出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科學論斷,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基礎工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必然會對建設教育強國的思路和模式提出要求,教育強國建設也必須主動適應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變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要求,建設教育強國和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在2023年5月29日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任務”,“提升教育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貢獻力”。高等教育不僅要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還要為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好服務、提供支撐和貢獻力量。
2023年8月26日,筆者在中國知網(CNKI)上,分別以“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和“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進行查詢,各有結果1 317條、1 863條。盡管在21世紀初,上述兩個概念已經在國內文獻出現,但文獻數量都較少。以“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為主題的文獻數量,2011年後快速增加,但在2018年達到峰值(211條)後下降;而“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文獻2018年起開始大幅上升,在2020年超過前者,2022年達到新高598條。(見圖1)
上述兩個主題的文獻數量此消彼長,既體現了學界研究重點的變化,更是映射出高等教育發展路徑與政策導向的演進,在時空上也存在一定的交替和迭代。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主要基於增長方式轉變和選擇,是一種形象的稱謂;高質量發展,不僅要求創新發展模式,還對發展能力和結果提出質量要求。可見,高質量高等教育體係,既是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目標任務,也是提升其能力和水平的過程,為強國建設作貢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提高。
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與高質量發展,二者的學科淵源也有所不同。CNKI收錄的以“內涵式發展”為主題的文獻4819條,在學科分布中,高等教育占到2143條,職業教育519條,教育理論與教育管理318條,還有中等教育、成人教育與特殊教育、初等教育、醫學教育等477條,合計占比71.78%;而工業經濟有154條、宏觀經濟管理與可持續發展108條、經濟體製改革97條,三者加在一起僅占7.45%。可見,關於內涵式發展的研究,主要還是在教育領域基於教育學的視角和方法,應加強用“經濟學的立場、觀點與方法”對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進行分析。
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既是高等教育自身發展規律的要求,也受到了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影響。CNKI收錄的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文獻13.46萬條,涉及的學科領域非常廣,包括經濟、政治、金融、環科、信息、公管、旅遊、醫衛等,其中排在前3位的,經濟體製改革占到1/4(3.35萬條)、工業經濟占近1/7(1.97萬條)、中國政治與國際政治占近1/10(1.3萬條),三者合計占到近一半(49.18%),而高等教育為主題的文獻排在第15位,僅占1.87%。要滿足經濟社會對教育和人力資本的需求,高等教育必須高質量發展,構建高質量高等教育體係,相關研究還需要基於多學科的視角不斷深化。
(三)強國建設的認識和路徑更加自信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改革開放後,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受教育程度都對高等教育規模提出要求,多數高校也希望擴大招生規模、提高辦學效益,但關於如何建設高等教育大國,實踐和認識都經曆了一個深化的過程。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高等教育“要堅持走內涵發展為主的道路”, 在控製新增高校數量的同時,高校要通過內部挖潛來“適度”擴大規模。1998年,我國普通高校在校學生341萬人,是1993年的1.34倍,而普通高校數量由1065所減少到1022所,使得校均學生規模增加到3517人,是1993年的1.42倍,較好地完成了高校挖潛擴規的任務。
1999年開始的高校擴招,絕大多數學校的辦學條件難以為繼,潘懋元先生於2003年提出,“內涵式發展與外延式發展並重,以外延式發展為主”,主張增加高校數量。2012年,普通高校的數量是1998年的2.39倍,而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數更是14年前的7.13倍,使得普通高校的校均學生人數過萬,是1998年的2.98倍,既延續了擴大高校辦學規模“內涵”發展的慣性,也加快了新建高校和中專學校升格的“外延”擴張,二者都對提升高等教育供給能力作出了貢獻,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上大學難”的矛盾。但是,當時所講的內涵式發展與外延式發展,著眼點都集中在增加數量和擴大規模上,二者的區別主要在於增長方式的不同。
2012年,教育部《關於全麵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幹意見》要求,“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穩定規模,優化結構,強化特色,注重創新,按照內涵式發展要求,完善實施高校“十二五”改革和發展規劃。一是明確了內涵式發展的核心要義,強化了對質量的要求;二是豐富了內涵式發展的內涵,淡化了對規模的關注;三是部署了內涵式發展的任務要求,並融入了“五年”改革發展規劃。
高質量是“長期有目的構建技術競爭優勢的結果”,其基礎是“知識中產群體擴大再生產”,通過加大合格人才供給,產出高素質勞動力要素,推動人力資本升級,不斷提升“人口質量、社會質量和製度質量”。因此,資本積累應服務於人力資本提升,再通過人力資本的積累,優化產業結構,開拓高質量發展的升級路徑。可見,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等教育體係的支撐保障,高等教育體係自身也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自己的生命線。
體係是“若幹有關事物或某些意識互相聯係而構成的一個整體”,高等教育體係既是一個獨立的、具有特定功能、動態和關聯的有機整體,也是一個巨型複雜體係,包含不同類型、規模和層次的高校,采用不同的辦學模式和教育教學方法,需要既有共性,又體現差異化的質量標準和要求,應不斷加強分層定位、分類管理,真正把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主要任務。
二、強國建設的偉大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係,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黨的十八大以來,高等學校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著力“四個服務”,更新觀念,改革創新,高等教育體係快速發展,絕大多數可比指標的進步都顯著快於其他國家。謝維和認為,中國高等教育的整體實力與辦學質量都達到了曆史上最好的水平;鄔大光也強調,“今天的大學質量並沒有下降”。
(一)規模擴大與質量觀更新
2021年,全國共有高等學校3012所,比2012年增加了一千多所;高校專任教師189萬人,比2012年增加了近45萬人,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增加了一千多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幾乎翻番。(見表1)從國際比較看,我國高等教育的絕對規模位居世界第一,相對規模也在快速增長。2010年和2015年,世界各國(地區)毛入學率的平均值分別為29.3%和35.6%。據此,2010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還低於世界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2015年已超出4.4個百分點。按照趨勢外推法,目前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的平均值,要低於我國10多個百分點。
適度規模是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係的前提,實現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教育體係才是高質量的教育體係”,也才能加快建設高等教育強國。2012—2021年,我國高校累計輸送研究生以及普通、成人和網絡本專科畢業生1.2億人,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夯實了人力資源基礎。
基於管理學的視角,質量是“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度”,是優秀(excellence)的程度,通常界定為百分之百滿足顧客需求的能力;基於經濟學的視角,質量是“產品能夠滿足實際需要的使用價值特性”;而基於教育學的視角,質量是教育活動水平高低與效果的優劣程度,衡量的標準是國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具體培養目標。質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題,但高等教育的質量取決於人才培養目標,目標的調整往往會導致質量標準的變化。
認識論的高等教育哲學趨向於以“悠閑的好奇”精神將追求知識作為目的,但能夠享有悠閑的隻是少數人,多數人因忙於生計而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這種隻為貴族和精英服務的教育很難說是高質量的教育。政治論的高等教育哲學則主張,高等教育“對於一個國家的全體人民有著深遠的影響”,破除了教育特權思想,有助於更新高等教育質量觀,堅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教育理念,為高等教育從精英階段走向大眾乃至普及階段奠定了理論基礎。
(二)結構優化與質量提升
結構是組成體係的要素或各部分之間的聯係方式、比例關係和製度安排。結構優化與質量提升是雙向互動的,質量提升是結構優化的目的,而結構優化是質量提升的途徑。高等教育結構是指,該體係的“內部構成狀態”是各要素之間相對穩定的聯係方式和比例關係及層次結構。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必須“建設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但高等教育體係的規模越大,對於結構優化和質量提升的要求就越高、難度也更大。
2012年以來,我國高校學生的層次結構優化主要體現在,一是研究生招生規模增速,帶動了在校研究生比例的提高,有助於高等教育重心的提升。二是職業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使得普通專科在校生比重提高,促進了職業教育發展。三是普通本科在校生比重下降,但仍然是占比最大的高等教育層次。2012年,我國在校博士、碩士、本科、專科的比例分別為1.11%、5.60%、55.67%和37.62%,2021年調整為1.33%、7.37%、49.77%和41.52%。
同時,學科專業結構反映了高等教育體係的“深層結構”。2022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共有14個門類,下設117個一級學科,還單獨設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36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31個,增加了新興交叉學科,學科專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更好地滿足了經濟社會對於高層次專業人才的需求,也為統籌協調學科專業目錄與學科評估提供了更加完善的依據。
另外,高校專任教師的學曆結構也不斷優化。2021年,高校教師中最高學曆為博士、碩士的分別占到28.97%和38.35%,比2012年各自提高了12.64、3.28個百分點,有助於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促進公平與質量保障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的重要保障,也是教育強國的應有之義。歐洲早期的高等教育,隻有少數貴族子弟和神職人員才能進入大學,奴隸、婦女和大部分平民都不能進入高校學習,毫無公平可言。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衝破了精英教育的束縛,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講,高等教育的適度規模有助於教育公平。
伴隨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的理念不斷深入和深化,我國在促進教育公平方麵出台了一係列政策和保障措施,教育扶貧在精準扶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高校學生獎助體係進一步健全,2021年,全國資助普通高等教育學生3926萬人次,平均每人次獲資助金額是2012年的2.59倍,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接受優質高等教育的保障機製不斷完善。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大專及以上教育程度2.17億人,是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的1.81倍;占到人口總數的15.37%,比2010年提高了6.44個百分點,很多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學生,成功實現了代際流動。同時,研究生中女生的占比也顯著增加。2021年,女性在校博士生人數達到21.49萬人,占比達到42.18%,比2012年提高了5.73個百分點;女性碩士生150.26萬人,占比達到53.23%,比2012年提高了1.77百分點。
另外,我國省域間高等教育投入差距進一步縮小。2020年,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費支出極值差率(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率)為4.32,不到2010年(13.80)的1/3;31個省級行政區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地區差異係數(一組數據的標準差與其均值的百分比)為10.02%,比2010年下降1.94個百分點。研究發現,我國高等教育總規模以及高職和本科在校學生的省域布局不斷趨於平衡,進一步與經濟總量與人口規模相適應。
三、強國建設的思考與建議
認真思考和科學回答“強國建設,教育何為”的時代課題,加快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必須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在以下五個方麵理清思路和持續用力。
(一)明確目的,完善功能,著力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高層次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必須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著力培養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為此,應係統分析我國各行各業高層次人才發展趨勢及未來需求,把當前發展和長遠目標有機結合起來,既要基於高質量標準來部署當前工作,又要把解決高質量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既要追求高等教育體係各要素、各部分的高質量,更要實現體係整體的高質量,發展素質教育,加強體育鍛煉、美育熏陶、勞動實踐,著力提升學生身心健康素質,加強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
高等教育不僅具有教育的人本功能和社會功能,還具有很強的學術功能,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開展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努力做到“教育活動高水平、治理過程高效率、推進社會進步貢獻大”。學科專業是知識的類別和學術活動的平台及載體,學科專業體係的“形成和發展”,是高等教育體係集成和運行的先決條件,也是高等教育強國的重要指征,應鼓勵高校圍繞自身優勢和特色學科專業,在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麵先行先試,推進不同層次和類型的高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
“強教必先強師”,建設教育強國必須首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和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要把加強高校教師隊伍作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構建全方位的高校教師發展保障體係,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高校教師隊伍。
(二)把握規律,深化改革,全麵實現係統性躍升和質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係統性躍升和質變,必須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必須破除一切製約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觀念束縛和體製機製弊端,全麵深化改革,加快高等教育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個充滿生機(living)和活力的係統,其相關組成元素始終在不斷運動和變化。高等教育體係也始終處於變革之中,體係內每一要素或子係統都通過聯係而相互依存、相互製約、相互作用,單一成分變化往往會引發其他多個成分隨之而變,甚至導致體係整體的變化。例如,現代研究生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出現,就改變了傳統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壟斷局麵,也促進了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
高等教育體係內的不少組成部分也遵循生命周期發展規律,處於孕育、產生、發展、衰退和消亡之中。例如,神學與古典語言(希臘語、拉丁語等)在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就發生了很大改變,而新知識、新學科的大量湧現又在不斷增加和補充教育教學內容,先進技術的應用也在改變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
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任務會伴隨高等教育不同發展階段的任務要求而調整,並非恒定不變。經濟社會不同發展階段對於人才的需求有所不同,相應的辦學定位和質量要求也會有所差異,既不能將精英化高等教育階段的質量標準全都照搬到大眾化和普及化階段,也不能因為高等教育規模擴大而降低質量要求,必須“盡力提升人力資源開發水平,促進人的全麵發展。”
高等教育強國要以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為核心功能,作為經濟社會大係統中的有機組成和學術體係的重要構成,現代大學不可能再封閉於紐曼的“修道院”或洪堡的“象牙塔”之中,既要遵循教育規律,在功能、組織、運行以及質量管理等方麵保持自身的特殊性和規範性,也要促進體係的整體開放,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流和交換,在“與外部環境互動過程中”發揮作用;既要引領經濟社會發展,也要根據外部環境和需求變化自我調適,不斷變革體係的組織構成、要素關係和職能任務,不斷完善質量評價和保障。
我國高等教育即將步入普及化中級階段,亟需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用普遍聯係、全麵係統、發展變化的觀點看待高質量高等教育體係的概念演進與要素發展,準確把握發展規律和邏輯。第一,應真正把高質量體現在學生的成長成才上,培養更多適應高質量發展的各類人才。第二,創新基於發展目標達成的質量觀,統籌推進高等教育的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製、保障機製改革,努力使高等教育的發展目標、方式、過程、結果和成效均達到高質量。第三,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認真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係。第四,高校應率先實施教育數字化,著力為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麵和推進教育現代化提供支撐。
(三)適度規模,優化結構,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具有內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要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一體統籌推進,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高等教育強國對於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需求是全方位的,沒有一定的量為支撐,質就會缺乏基礎;沒有高質量作保障,規模增長的效益也會打折扣。必須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繼續擴大高等教育入學機會,進一步提高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整體提高,“確保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後繼有人”。
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是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重中之重”,在高等教育高質量體係中具有引領性工程的作用,應帶動更多高校在本地、本行業、本領域創建一流,培養更多滿足國家需求的高層次人才和關鍵領域的急需人才。
經濟社會對於高等教育體係的人才培養要求,不僅有學科專業的不同,也有“層次上的差別”。應增強係統觀念,客觀看待高校的“學術漂移”與多樣性並存的曆史與現實,既要遵循人才培養的共性特征,也應努力弘揚高校各自的個性特色,加強分層定位和分類指導,進一步優化高等教育的類型和層次結構,防止“一刀切”和盲目攀比。
創新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優化過程,應統籌協調研究生、本科和高職教育,促進普通、繼續、成人和網絡教育協同發展。明確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界定專業學位研究生和應用型本科的教育類型;穩步提升學曆層次結構,加快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適度超前布局博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強化終身學習理念,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進程,促進高等教育的功能分化、職能拓展,加快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係。
(四)統籌協調,促進公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把促進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各方麵各環節”。教育公平不僅關乎受教育者的公平,還有助於促進社會公平和共同富裕,既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也是高等教育強國的重要內涵。
基於“知識改變命運”的認知和期望,上大學承載著無數家庭和個人向上流動的夢想與訴求,也是我國高等教育規模擴大的“強大需求和不竭動力”。伴隨高中入學率的提升,加之公民個體接受高等教育意願的增強,我國高考報名人數占適齡人口(18~22歲)的比例,2020年已經達到68.5%,研究生報考人數也不斷上升,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進程加快。但與此同時,2021年,我國有42.2%的高等教育適齡人口沒有接受高等教育;2020年,我國23~49歲人口中,還有4.03億人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占到該年齡段人口的72.85%,加之高校畢業生的深造或選擇新的專業方向再學習,對於高等教育的需求依然不小,高校應更好地“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
(五)擴大開放,國際交流,增強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據測算,我國目前的教育強國指數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進步最快的國家。”高等教育強國是一個相對概念和比較的結果,需要通過國家間橫向比較發現問題、準確定位,科學研判我國在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中的位置和趨勢,增強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曆史自信。
根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課題組“教育強國指數”研究,在125個國家(地區)中,我國高校畢業生中STEM學生比例第1,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占比排在第2,三大高校排名平均前200高校數量第6,高等教育留學生占全球留學生比例第8。可見,我國高等教育部分規模指標已具有顯著優勢,為教育強國指數在全球的位次提升作出了貢獻。但與此同時,一些相對規模指標還存在差距,例如,我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排在第66位,2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第86,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在GDP占比第93,高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的比例第106。進一步提高我國的教育強國指數,並繼續提升全球位次,還需高度關注存在的差距、短板和弱項。
應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紮根中國、融通中外,以“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指導,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和策略,以高水平開放統籌發展與安全,大力推進“留學中國”品牌建設和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鼓勵學生在交流互鑒中開拓視野,主動參與國際人才競爭,更好地開發利用國際人才資源,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經驗、發出中國聲音,持續增強我國高等教育的競爭力、影響力和話語權,“使我國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當前,我國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戰略定位、目標要求、前進方向和科學方法已經明確,應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麵領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著眼和立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希望和期待,推進高等教育體係更好地同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相契合,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和氛圍,推進高等教育普及化向高級階段發展,進一步提高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促進科技自立自強和人才引領驅動,為早日實現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目標作貢獻。
【張煒,西北工業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發展谘詢委員會副主任】
原文刊載於《中國高教研究》2023年第10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