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於2024年10月21日至11月2日在哥倫比亞第三大城市卡利舉行。COP16大會將圍繞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自然資源,以及公平分配可持續利用資源所產生的利益這三個方麵展開討論。中國將繼續不遺餘力地實現“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既定目標。
西南林業大學持續發揮在學術科研、生態文明教育、服務社會等方麵的特色優勢,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上踐履著林業高校的初心使命。
(一)科技打開新視界——“雲南生物多樣性網上博物館”
“雲南生物多樣性網上博物館”麵向全球打造集生物多樣性公眾教育,科技成果交流展示,數據共享一體的平台。平台利用互聯網等優勢,對國內外人士及大眾提供了不限時間不限地點的數字博物館,建立了一個麵向全球的雲南省生物多樣性的宣傳窗口,為展示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提供了平台和路徑。目前30萬人次入館瀏覽和體驗,館內展項總瀏覽量超過1000萬次,各級自然保護地特色分館瀏覽體驗超10萬人次,開發了10餘個新的生物多樣性宣傳、教育工具,是雲南省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重要宣教平台,被人民日報、學習強國、新華社、中國環境報等50多家主流媒體報道,2024年入選“生態環境部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雲南生物多樣性網上博物館”的建設開啟了雲南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創新綠色建館新模式,並努力打造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數字文旅產業融合的雲南樣本。
圖1 雲南生物多樣性網上博物館
(二)“虛擬現實技術+生物多樣性” 助力“新林科”發展
“科技+林學”的融合,悄悄地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西南林業大學林學院(亞太林學院)率先建設了融合虛擬現實技術的沉浸式實驗教學中心,以虛實融合、數智融合、人機融合的技術優勢,實現沉浸交互式學習、智能個性化教學和開放共享式教學。
利用虛擬仿真2.0技術,將學生帶入一個完全虛擬的世界。在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空間裏,將林學實驗課程立體化,實現課程知識的沉浸式互動教學。這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不僅極大地提升了學習的效果,更激發了學生對於知識的濃厚興趣和探索欲望。
沉浸式體驗教室和課程不僅讓學生對生物多樣性保護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更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課程中融入的豐富生態知識,讓學生們認識到了生態係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遺傳基因多樣性的重要性,從而增強了他們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和責任感。
圖2 虛擬現實實踐教學平台
雲南省是全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為全國乃至全球做出貢獻。西南林業大學將積極探索“科技+生物多樣性”實踐模式,將“科教融合,產教聯合”致力於以更豐富、更全麵、更準確的內容呈現和展示雲南省豐富而獨特的生物多樣性,展示雲南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就,講好美麗中國雲南故事,全麵推動雲南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
供稿:西南林業大學林學院(亞太林學院)、雲南生物多樣性研究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