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 (記者 占塵雪 通訊員 紀思芸)科技節開幕式剛過去,“青青·藍藍”們又踏上了科技研學之旅。杭州市青藍小學充分挖掘杭城得天獨厚的博物館資源,打造“行走的科學課堂”,“青青·藍藍”們於3月24日走進杭州市低碳科技館、浙江省科技館和半山國際森林公園,在集專業性和趣味性為一體的科學場域中延續科技探索之旅,在點燃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同時,去經曆科學、體驗科學、運用科學,走上科創舞台。
遊在春天 尋找三個場館的科學魅力
經曆一次瘋狂創想,“青青▪藍藍”低碳行
科技館大廳中央陳列著雙手托舉的一個綠意盎然的地球模型,寓意著低碳地球。一、二年級的“青青▪藍藍”走進其中,感受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技術,觀看低碳主題的知識展覽,在探索基地、穿越叢林、田園曆險中沉浸式體驗環境學、力學、光學等基礎科學知識。
全球變暖展廳中碳中和的現實意義,低碳城市展廳中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築的科技創想,低碳生活和低碳未來展廳中關於“我與低碳、家庭與低碳和地球與低碳”的思考……各種低碳互動展品闖入孩子們的眼簾,他們在不斷的互動中感受低碳生活的魅力,進一步激發了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科學探索。
本次低碳科技館之行,不僅增強了“青青▪藍藍”的實踐、合作、交流的能力,也深刻認識到低碳生活是人類必將選擇的未來。
經曆一次科技生活,“青青▪藍藍”創新行
三、 四年級的“青青▪藍藍”帶著好奇和憧憬來到了浙江省科技館。在老師的指導下興致勃勃地體驗了電磁現象、杠杆原理、牛頓力學、機械傳動、低碳環保、電子科技等豐富多彩的科技項目,與各種機器人零距離親密接觸,在互動中觸摸科技,感受科技的無窮魅力。
本次科技館之行不僅為“青青▪藍藍”提供了一次走出校門開闊眼界的機會,也獲得了近距離接觸科學的寶貴體驗。
經曆一次自然觀察,“青青▪藍藍”生態行
作為國內首家“國”字號濕地博物館,中國濕地博物館館內場景萬千,布展精妙,展品頗豐。五、六年級的“青青▪藍藍”迎著春風在場館中盡情暢遊。光電聲像技術手段的運用讓濕地與人類的主題場景變得生動而有趣,獨特的場景體驗讓濕地生態之旅中融入了對人類生態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本次濕地博物館研學之行,是一場濕地與科學知識的美好邂逅,既讓“青青▪藍藍”全麵地了解了濕地,又從中發現了許多學過的科學知識,無處不科學。
研在春天 盡享科學探索的多重樂趣
什麼是“低碳”?“低碳”生活是什麼樣的?一、二年級的“青青▪藍藍”們積極開動自己的小腦筋,提出了許多疑問。強烈的好奇心驅使著他們迫不及待地去查閱相關書籍,查找相關資料。
三、 四年級的“青青▪藍藍”們以“科技與生活”為主題,開展“四大發明——紙的研究”以及“中華文明——橋梁的探索”等主題研究活動。通過項目製研學任務的設計,孩子們將研究收獲繪製成一張張精美的小報,在過程中增強了實踐、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 六年級的“青青▪藍藍”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組,並明確了組內的分工,開展“自然探秘”研學活動的準備工作。孩子們結合項目製研學單,查找西溪濕地博物館的概況,以及相關的生態和科學知識,設想研學中的發現,思beplay中心钱包体育钱包學中的學科融合,一份份飽含創想的研學單,為研學活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本次春季研學以“科技節”為契機,深化“經曆教育”理念,推進義務教育科學啟蒙教育,激活杭城科技博物館蘊藏的科普教育潛能,凝聚合力,助力學生體驗低碳生活、感悟科技奧秘、尋味自然之趣,讓“青青·藍藍”心中科學的種子茁壯成長,在不斷創新中篤行致遠。
(責任編輯 吳文建 陳顯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