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 (記者 占塵雪 通訊員 嚴許瑛 王建娟)“沒想到一個舉手之勞能夠幫助一個家庭,心情非常激動。”4月4日上午,紹興文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大三學生潘同學在金華一家醫院成功捐獻178ml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浙江省892例、全國第14963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拯救了一名素未謀麵的血液病患者。
兩年半時間,獻血16次
“2020年結束高考後,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紅十字會急救知識的公益講座。”潘同學說:“在紅十字會,我學習了相關知識,也拿到了救護員證。而且得知,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自己的一次舉手之勞或許就能拯救別人生命。”結束培訓後,他便和同學參加人生中的第一次獻血。“我清楚地記得,2020年7月30日我第一次登上了獻血車成功捐獻400ml全血。”
“第二次去獻血的時候,那邊的護士姐姐說我年輕,血小板含量也比較高的,就推薦我去地方的中心血站去獻成分血。”目前,潘同學已經成功獻血16次,共計4400ml,其中1200ml是全血,其餘均為成分血。
沒有猶豫,這是一種注定的緣分
今年1月,潘同學接到武義縣紅十字會的電話:“你是中國骨髓庫入庫誌願者,有一名患者和你高度匹配,請問您有捐獻的意願嗎?”接到電話的潘同學腦海中的第一想法是“如果我能捐獻,我一定去。”
在潘同學同意捐髓兩天後,工作人員帶他去醫院抽了一管血,進行高分辨率配型。“兩周後,高分辨率配型結果顯示,我與這名患者是匹配的。”“在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找到全相合供者並能順利實現捐髓的案例迄今為止隻有1.4萬多例。這說明這是我和那個小孩的緣分。”潘同學笑著說道。骨髓捐獻疼嗎?對身體影響大嗎?會留下後遺症嗎?和很多人一樣,潘同學起初也有這些疑惑。“但一想到那位患者等著我的造血幹細胞,再造第二次生命,我就沒有任何猶豫了。”潘同學堅定地說。
“當初他是簽完了入庫協議才告訴我們的,生怕我們反對,作為家長雖然會擔心,但對孩子的大愛之舉我們全家人都非常讚許。”看著躺在病床上的孩子,潘同學的媽媽內心既有擔憂,也有驕傲,“孩子長大了,真正成為了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你的勇敢,我們很支持”
“潘同學是一個很熱心公益的同學,他經常參加學校裏一些公益活動。2022年還獲得了紹興市無償獻血積極分子的榮譽。”化學化工學院學生科老師介紹,“潘同學積極獻血的行為深深感染了身邊的同學,所在班級參與獻血的已有9位同學。”“這次了解了潘同學的捐獻過程,我也在中華骨髓庫登記入庫,希望也能為有需要的患者匹配上,為他們提供幫助。”潘同學的同窗楊同學說。
4月4日,學校相關領導和老師都來到了浙江金華,陪潘同學一起完成造血幹細胞的捐獻。在老師、家人和誌願者們的陪伴下,潘同學走進采樣室,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的采集,為一個家庭帶去延續生命的希望。
“根據造幹捐獻的雙盲規定,我不知道對方的信息,但是收到的感謝信提到他還未成年,我就覺得他們家庭太不容易了。”潘同學說,“完成捐獻,我心裏就踏實了。”
據悉,潘同學為了捐獻造血幹細胞需要請假大半個月。“請放心,這段時間的課程,我們會安排專任老師單獨補上。回校後,我們輔導員老師也會格外注意的。”化學化工學院相關領導表示。
從入庫到最終捐獻,3年時間裏,潘同學登記留下的聯係方式也始終沒有變過,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每次都能及時聯係到他。“我怕哪天就需要我了,隻要我的聯係方式不換,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找到我,大事難做,但力所能及的事還是要做的。”
(責任編輯 吳文建 陳顯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