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公務員麵試熱點:中國式“一帶一路”
http://gongwuyuan.eol.cn 來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5-01-20 大 中 小
自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中國奉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得益於交通便利和優越的地理位置,中國東部沿海開放走在最前麵,與美、日、韓、澳、東盟國家在經貿等領域的合作越來越密切,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等城市相繼跨入經濟發達地區行列。
然而西部地區由於交通不便和基礎設施落後,經濟發展水平落在了後麵。盡管政府出台了一係列開發西部地區的政策措施,但仍不能擺脫這一落後局麵。“一帶一路”理念,實際上是為進一步發展中國西部經濟,向東開放的同時向西開放,形成全方位開放的戰略格局。
“絲綢之路經濟帶”途徑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上海合作組織主要成員國,延伸至地中海中岸和東岸,連接東亞、中亞、歐洲和非洲。其基本目標是以促進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為立足點,通過沿線各國的合作,建設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運輸大通道,並形成連接東亞、西亞和南亞的交通運輸網絡,以促進貿易暢通和投資便利化。在此過程中,中國和巴基斯坦共同建設“中巴經濟走廊”,打通新疆經巴基斯坦到印度洋的通道。在中國西南地區要致力於打造“中印緬孟經濟走廊”,聯通中國西南部地區與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以促進該地區經濟的繁榮。
“海上絲綢之路”是立足中國東南部沿海地區進一步向亞太地區開放。要啟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深化與台灣投資、貿易和金融合作。打造中國與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加快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拓寬合作項目融資渠道,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與澳大利亞啟動自貿區談判,“海上絲綢之路”還可進一步向北延伸與俄羅斯北方海航道(北極航線)連接。
規劃中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顯著特征,是一個由橫跨歐亞大陸的鐵路、公路、航空、海上運輸、油氣管道、輸電線路和通信組成的綜合性立體互聯互通的網絡。這個網絡可將作為世界經濟引擎的東亞地區與世界最大經濟體歐盟聯係起來,可使歐亞大陸經濟獲得新的發展空間和機會,並逐步形成對西亞和南亞的經濟輻射區。加強與相關國家的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等方麵的合作,激活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中亞、西亞和南亞,乃至東盟地區的經濟繁榮和發展。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深化經濟技術合作,最終形成歐亞大市場,應當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基本方向和目標。
中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與俄羅斯主張的歐亞一體化進程和美國“新絲綢之路”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放性和包容性。俄羅斯倡導的歐亞一體化進程的目的是通過關稅同盟和歐亞經濟聯盟將前蘇聯地區國家重新整合在一起,排除中國的參與。美國的“新絲綢之路”計劃為中亞地區開辟經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南下印度洋的通道,從而使中亞國家擺脫對俄羅斯和中國的依賴。此外,歐洲的TRACECA(歐洲-高加索-亞洲運輸走廊)計劃,同樣也有聯手中亞國家排斥俄羅斯的意圖。中國的“一帶一路”不具有排他性,任何國家和地區隻要願意都可以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共享發展成果。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