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為影響青少年身心發展最重要的微觀生態環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也成為了構建社會未來的重要基石。然而,隨著社會的快速變遷與家庭結構的多樣化,我國的家庭教育正麵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
在此趨勢下,包括教育界在內的社會各界,都在努力探索一條能夠提升家庭教育質量,進而提升家庭幸福感的有效途徑。
2023年7月14日,在上海市教育學會、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牽頭下,【家庭教育新範式研討會暨“中國家庭養育環境指數”首發儀式】(以下簡稱“研討會”)在問向教育的問向實驗室成功舉辦。
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尹後慶、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秘書長馬國川、中國家庭教學會副會長孫雲曉、廣東省beplay体育手机校長聯合會首任會長吳穎民、上海家庭教育研究會首席專家楊雄、一土教育聯合創始人李一諾等中國家庭教育與青少年心理健康領域的知名大咖,與來自中國科學院、複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研究機構與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上海、廣東、江蘇等地各級教育相關部門領導紛紛參會並發表觀點,共同探索符合中國教育現狀、科學、高效的學生關愛解決方案,幫助改善學生成長環境與教育質量,真正踐行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教育理念。
“我們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和孩子的成長需求。”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尹後慶在研討會上表示,家庭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培養下一代、傳承社會價值觀念的重要責任,“我們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家庭教育範式,並結合數字化研究成果進行更新,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孩子的全麵成長要求。”
家庭教育需要更科學、專業地指導
在我國,家庭教育一直是教育領域重點關注的對象。
從1952年教育部頒發《幼兒園暫行規程(草案)》第一次提出“家庭教育概念”,到去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整整70年的時間裏,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力圖提升家庭教育質量。
然而效果,有時並不盡如人意。
在馬國川的觀察和研究裏,發現中國的家庭焦慮已成為常態,“但還有更多學生沒有被關注到,仍然在被家庭‘摧殘’。”
家庭教育問題為何如此難解決?痛點到底在哪裏?
“今天家庭教育最大的問題是遠離生活,反生活。”中國家庭教學會副會長孫雲曉表示,家庭教育本質上是生活教育,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必須以生活教育為本。隻有回歸與創造美好生活,才是最適合孩子成長的家庭教育,並且能為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提供最為有利的基礎。
而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局局長何美龍也對此深有體會,“這幾年beplay体育手机休學、退學、輕生情況高發。出問題的孩子,往往伴隨著家庭教育的不足和缺陷。”
針對上述種種問題,馬國川認為,要重視家庭教育的專業化發展,“希望教育學家、心理學家、行為學家、臨床醫生等能共同參與,從家庭教育的‘上遊’入手,在家庭中營造好的氛圍,避免孩子不斷‘下滑’。”
中國家庭養育環境指數首發
那麼,科學的指導究竟應從何處來?
經過多年理論與實踐積累,研討會上,問向實驗室正式發布中國家庭養育環境指數。
所謂中國家庭養育環境指數(以下簡稱“指數”),是一項用於評估家庭養育環境的指標體係,它考察了家長養育風格、家庭氛圍、孩子從家庭中獲得的資源等多個方麵的指標,反映了孩子在家庭環境中的成長條件和支持程度。
指數的發布,為家庭教育工作開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基礎。
“這是國內首次完成的百萬數量級的家庭養育環境數據的收集。”複旦大學心理學係主任陳斌斌介紹道,指數有助於揭示中國家庭養育環境的變化趨勢、問題和挑戰,引發社會對家庭教育的關注和思考。
指數的發布引發了尹後慶的思考,“未來,它(指數)可以為政府主管部門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提供數據決策支持,也可以為整個社會的協同育人提供科學、精準、高效的解決方案與行動建議。”
一線教育工作者們也對科學的數字化平台介入家庭教育領域抱有極高期待,“如何更好地開展學生關愛工作,一定要借助數字化、信息化、大數據的支撐。用數據說話,做更加科學、合理的教育決策。”佛山市南海區教育局局長鍾文川說道。
家庭教育新範式的全新探索
正如陳斌斌所言,指數的發布背後,是以紮實的實踐數據為基礎的。
在研討會的學生關愛工作標杆區域經驗分享環節,問向實驗室介紹道,2021年初,其與浦東新區便合作推出了“祥雲工程”家庭教育項目,目前已覆蓋全區近800所學校,超過40萬家庭完成評估。
此外,問向實驗室還支持了江蘇省江陰市“全澄有愛·潤心” 行動,迄今已有超過20萬家庭通過問向學生關愛解決方案了解自身養育環境,學生有效被關愛次數便接近90萬次。
看到這一串數字,馬國川很是欣慰。
“這就是家庭教育新範式應該有的樣子。”馬國川表示,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教育工作者需要學會運用最新的教育科學研究成果,與前沿數字化技術相結合,“要利用人工智能、利用大數據去推動家庭教育的發展,為孩子提供更全麵、更個性化的教育支持。”
研討會最後,馬國川還提出,將與問向實驗室共商共研《2024年中國家庭教育藍皮書》的編撰方案,內容核心便聚焦於家庭養育環境指數及分析。
馬國川希望,藉由藍皮書,可以提升社會、教育界和家庭對家庭教育的全新認知,“家庭教育的未來是我們需要能讓每個孩子勇於做普通人。”
實習編輯:範文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