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開展“追尋足跡 重溫校史”尋寶活動
3月29日至31日,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校園內,隨處可見學生們拿出手機和與建築物合影。原來,這是大家在參加學校推出的“追尋足跡 重溫校史”尋寶活動。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起源於1950年中南兵工局創辦的中南工業部職工學校,係新中國最早建立的軍工院校之—,被譽為“中國保爾”的軍工專家吳運鐸曾在此工作、生活。鮮為人知的是,該校辦學的這片土地,見證了我國近代和建國初軍事工業的興起。
![](./W020230331543086133157.jpg)
如今,徜徉在校園裏,仍可以看到不少軍工痕跡。比如百年前漢陽兵工廠火藥廠的火藥碾盤、碾子和火藥實驗塊,“繼往開來”兵工廠辦公樓奠基石,刻有“為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而奮鬥”銘文的建校紀念碑等。
![](./W020230331543086136339.jpg)
“這次活動我們精心選擇了8座代表學校曆史文化底蘊的建築物,同學們通過閱讀建築物背後的故事,找準定位,拍照打卡,就能獲得相應美育學分和盲盒獎品,宿舍集體合影打卡每人還可額外加分”,武漢船院學生工作處丁暉老師介紹。
![](./W020230331543086215568.jpg)
據統計,此次共有3000餘名學生參加了校園“尋寶”活動,其中有不少是宿舍集體行動。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大一學生曾俊說到:“作為資深的寢室宅,在這次的活動中我不僅走出了寢室,還和室友們一起猜謎底,合影打卡,加深了我和室友間的友誼,同時也更了解了學校的文化和曆史。”
談及舉辦此次活動的初衷,丁暉表示,通過學分評價的方式引導大學生自覺參與美育實踐,是學校新時代美育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與舉措之一。加學分隻是一種評價方式,我們更希望通過類似活動,引導同學們多走出宿舍,積極關注了解校園校史文化,進而以史為榮,增強愛校興校、技能報國的動力感和榮譽感。(通訊員:陳衝 蔣園林)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