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旦上醫趙世民團隊/徐薇團隊的研究發現了一條可以整合營養信號、細胞周期信號和轉錄激活的全新信號通路,為代謝環境改變細胞表觀性狀調控細胞增殖揭示了全新機理,也為包括癌症等代謝失調相關疾病的幹預提供了新思路。6月18日淩晨,國際代謝頂級期刊《自然-代謝》(Nature Metabolism)以研究長文發表了該成果。
足夠的營養是細胞增殖和組織發育的必要條件。細胞增殖和組織發育需要上調組蛋白乙酰化來激活基因轉錄。然而,“營養物信號如何被傳遞到組蛋白乙酰化?”這個基礎生物醫學問題,長期未能得到闡明。
複旦上醫趙世民團隊/徐薇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代謝物信號和細胞周期信號共同調控組蛋白乙酰化,實現基因轉錄激活。在營養代謝物豐富的條件下,細胞內的富營養感知器mTORC1信號被激活,使細胞處於可以進行合成代謝和增殖的狀態。然而,細胞並不是隨時可以增殖。隻有當細胞處於第一間歇期(G1期)時,細胞才能夠合成積累增殖所需的合成原料。mTORC1信號因此將富營養信號傳遞給細胞周期依賴性激酶2(Cyclin-dependent kinases, CDK2)。由於CDK2隻在G1期出現,因此富營養信號隻在G1期被傳遞到細胞核內,參與組蛋白乙酰化和轉錄激活。
接收了富營養信號的CDK2並不直接進入核內,它通過磷酸化名為磷酸丙糖異構酶 (TPI1) 的糖酵酶並將其引入細胞核。進入核內的TPI1可以通過生成全新的代謝物乙酰DHAP (Acetyl-DHAP)來降低DHAP對組蛋白去乙酰化的促進,進而導致組蛋白乙酰化和基因轉錄的激活,實現細胞增殖。
趙世民團隊/徐薇團隊長期從事蛋白質乙酰化研究,原創發現了蛋白質乙酰化是代謝調控新機製(Science 2010a, Science 2010b),蛋白質乙酰化調控葡萄糖平衡(Molecular Cell 2011, Cell Metabolism 2012)以及蛋白質乙酰化調控腫瘤發生(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等。代謝物和細胞周期信號對組蛋白乙酰化的調控加深了對乙酰化生理病理重要性的認識。
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張嬌嬌、毛雲子,生物醫學研究院博士生樊婷婷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生物醫學研究研究員徐薇,複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代謝與整合生物學研究院/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趙世民為本研究共同通訊作者。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