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實施‘九體醫學健康中國計劃’高峰論壇暨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書院成立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召開。
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何維(線上參會),十九屆中央委員、十三屆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原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叢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於文明,原國家衛生部部長、黨組書記張文康,《光明日報》社原黨委書記、總編輯、北京中醫藥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敬天林,原衛生部副部長朱慶生,原衛生部副部長佘靖,原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局長王國強,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樊代明,國家行政學院原紀委書記楊文明,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國家疾病預防控製局副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洪兵,十三屆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殷曉靜,“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線上參會),“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中國工程院三局局長易建,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誌濤,中華醫學會秘書長王健,中華中醫藥學會秘書長王國辰,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秘書長桑濱生,以及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領導、北京市相關單位領導、部分兄弟院校領導、兄弟單位領導、相關領域專家、企業代表、相關媒體代表,北京中醫藥大學全體校領導、相關黨政職能部門負責人、教師代表、學生代表等共同參加了大會。此次高峰論壇共有62位院士、14位國醫大師出席,是中醫藥界一次空前的學術盛宴。
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穀曉紅在主持大會時說,“九體醫學健康中國計劃”是由王琦院士發起倡導的,王琦院士創立的“九種體質學說”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典範。各位領導、院士、國醫大師、專家們的支持和祝願是我們推進落實“九體醫學健康中國計劃”、辦好書院的不竭動力。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書院的明天會更美好,“九體醫學健康中國計劃”實施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
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在致辭中代表學校向長期以來關懷與支持北京中醫藥大學發展,支持“九體醫學健康中國計劃”實施和“王琦書院”成立的各級領導、各位專家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徐安龍校長表示,為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領導人指示批示精神,北京中醫藥大學積極啟動實施“九體醫學健康中國計劃”,以中醫體質學國家重點學科為抓手,通過開展基礎與臨床結合、醫工融合、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構建人體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調控體係,建立慢病防控的中國方案、中國標準、中國模式。北京中醫藥大學作為中醫藥人才培養高地,集全校之力成立王琦書院,旨在打造成為名家齊聚、中西融彙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平台,百家爭鳴、開放包容的高層次合作共享平台,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高層次學術交流平台。學校將以“九體醫學健康中國計劃”和王琦書院為抓手,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為實現健康中國、教育強國的戰略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會上,全體嘉賓共同見證“九體醫學健康中國計劃”啟動實施,“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書院”正式成立。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於文明、國醫大師王琦院士、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共同為王琦書院首批特聘教授頒發證書。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王啟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長盧國慧為“中醫藥高等院校書院聯盟”各單位頒發證書。北京中醫藥大學作為全國中醫藥教育發展中心和中醫學類教指委主任單位、中西醫結合教指委主任單位,為進一步推動中醫藥高等教育的資源共享、互學互鑒,聯合了13家中醫藥兄弟院校共同成立中醫藥高等院校書院聯盟,這是現代中醫藥高等教育模式改革的又一創舉。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科教處處長王會玲宣讀《關於通過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書院首都名醫班第一期學員名單的通知》。為加強首都中醫藥高層次領軍人才隊伍的建設,王琦書院與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建立長效合作機製,共同舉辦首都中醫藥卓越人才培養項目,這一模式為強化校地合作提供了新途徑。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秘書長桑濱生發布《境外中醫藥人才聯合培養項目》。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與王琦書院聯合舉辦首屆海外班,對促進中醫藥境外發展,提升境外中醫藥從業人員學術水平,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大會收到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第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原農工黨中央主席桑國衛,以及40餘家單位和院士、國醫大師、岐黃學者等賀詞賀信共90餘件。中華中醫藥學會秘書長王國辰宣讀了賀信賀詞。
王琦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在致辭中表示,書院將以“發經典之奧義、融現代之新知、彙百家之言論、暢自由之思想”為辦學宗旨,以培養中醫藥領軍人才為辦學目標,采用課堂教學、體驗臨床、自由探討三種教學模式,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體係、學術體係、話語體係。采用三種教學模式,一是通過課堂教學,傳經布道,名家講壇,資生新學;二是通過體驗臨床,活態傳承;三是通過自由探討,碰撞思想火花。將書院打造成為中醫藥高端人才的培養高地、創新書院辦學的永久基地及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傳承交流陣地,助力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教授通過視頻致辭,表示“九體醫學健康中國計劃”中的調體防病、調體防變,充分體現以健康為中心代替以醫療為中心的內容,充分體現了中醫的特色和優勢,相信王琦書院將在中西並重防治疾病上做出重大的貢獻。
王琦書院特聘教授代表、國醫大師路誌正教授在講話中高度肯定了書院的教育模式、教學內容和師資陣容,他期待書院能培養出“博學多識、中西融彙、古今貫通、厚德濟生、守正創新”的中醫藥卓越人才,使中醫薪火相傳,延綿不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提出,醫學教育要緊緊圍繞健康中國和教育強國戰略實施,以新理念謀劃醫學發展、以新定位推進醫學教育發展、以新內涵強化醫學生培養、以新醫科統領醫學教育創新。他希望書院定位要高遠,以培養具有家國情懷、人文情懷、世界胸懷,能夠勇攀醫學科學高峰、為人類健康謀福祉的中醫藥高層次領軍人才為己任;機製要創新,積極探索中西貫通的現代書院製;保障要有力,統籌各類優質資源,為書院提供人力、物力等全方位支持。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於文明在講話中說到,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創新發展及應用。王琦院士提出九體醫學健康中國計劃,並積極推動探索適合中醫藥特點和規律的人才教育培養模式改革,成立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書院,為在健康中國建設中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和作用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和示範,為推動構建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模式和服務方式,進行了很好的探索。
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何維發來視頻致辭,強調要堅持預防為主,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推動中西醫藥相互融通、協調發展。他希望王琦書院能成為培育醫德醫風的標杆,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為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服務健康中國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在大會報告環節,王琦院士以《九體醫學與健康中國》為題,從三個方麵介紹了“九體醫學健康中國計劃”的建設背景、建設基礎與應用情況,以及對未來的計劃。白春禮院士以《世界科技前沿發展態勢》為題,從宏觀、微觀、中觀三個角度解讀並梳理了當前科技前沿和發展態勢。張伯禮院士以《中醫藥抗擊新冠肺炎的貢獻與思考》為題,全麵闡釋了中醫藥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做出的重要貢獻。
在高峰論壇環節,與會院士和國醫大師圍繞“九體醫學健康中國計劃”的推進與實施,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研討。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作出“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孫春蘭副總理對慢病防控與實施“九體醫學健康中國計劃”作出重要批示。體質醫學是慢病防控的抓手,九種體質辨識法作為唯一的中醫成果,被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技術規範》,被載入3份國務院、12份部委級文件,成為醫改推廣內容,在全國32個省的治未病中心應用。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體質與治未病研究院,是唯一的全國性體質治未病研究機構,也是全國體質治未病的龍頭單位。王琦院士提出實施“九體醫學健康中國計劃”,旨在舉全國之力,多學科並進,深化中醫體質治未病和防控慢病的方法及科學研究,推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供中醫藥方案。
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書院的成立,以培養中醫藥領軍人才為辦學目標,聘請兩院院士、國醫大師、國學名家引領示範,是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對中醫藥教育模式的創新,將通過搭建高層次中醫藥學術傳承平台,促進名師和高徒的有機融合,為新時代中醫藥事業的改革發展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