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北航成功發射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大學生小衛星-1
2021-10-15 09:5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作者:

  2021年10月14日18時51分,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大學生小衛星-1(APSCO-SSS-1)在我國山西太原發射場搭乘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遙53成功發射。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大學生小衛星-1是中國首顆采用中國航天項目管理流程和規範,國內外大學生聯合研製、北航師生負責係統設計和研發的30kg級微小衛星,也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牽頭開展的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大學生小衛星項目中(簡稱APSCO-SSS)的主星。

  該衛星體積為350×350×700mm,重36kg,運行於517km的太陽同步軌道,此次發射任務將對盤繞式伸展臂機構在軌展開技術、ADS-B空管接收機在軌技術進行驗證,並進行遙感成像。衛星的研製成功填補了中國大學開展國際合作研發小衛星的空白。

  共贏——一顆國際合作星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大學生小衛星項目(APSCO-SSS Project)是亞太空間合作組織(APSCO)的第一個重大國際項目,由北航作為建議單位,於2015年被APSCO理事會正式批準,2016年舉行項目啟動儀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被任命為該項目的牽頭單位(Leading University)。項目旨在推進APSCO成員國大學小衛星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能力、培養航天技術和應用人才,促進APSCO成員國在空間技術和應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項目寫入《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

2016年12月,項目啟動會在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總部舉行。北航副校長黃海軍代表項目的牽頭單位(Leading University)與APSCO秘書長簽約

  項目內容包括由APSCO成員國大學聯合研製三顆小衛星(包括1顆微小衛星APSCO-SSS-1、2顆納星APSCO-SSS-2A/2B),三星編隊飛行共同完成在軌技術驗證、星間通信、空間科學探測及空間遙感應用任務。其中APSCO-SSS-1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負責,為該項目的主星。

2017年1月,北航與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簽署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大學生小衛星項目

  項目啟動,各成員國代表即圍繞建立多邊國際空間技術合作機製、APSCO大學生小衛星技術方案、國際化空間技術教育與培訓等內容進行討論,明確分工和責任義務。項目推進過程中,各成員國共計進行十餘次技術交流會議,進行關鍵節點評審、形成多項技術文件,開展多次國際會議。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負責的APSCO-SSS-1研製中,巴基斯坦、秘魯等多個國家參與了小衛星多個分係統的方案設計,以及工程樣機研製、集成測試、樣機聯調等工作。

  據悉,亞太空間合作組織(Asia-Pacific Space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APSCO)於2008年正式成立,總部設在北京,是由中國發起、具有完全國際法律地位的政府間非營利性國際組織,也是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的永久觀察員。APSCO教育培訓中國中心於2013年設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掛靠在北航國際學院運行,旨在通過能力建設、信息交流、教育培訓等形式,促進中心成員國空間科技教育培訓水平和空間技術應用能力提升。

  擔當——一顆自主創新星

  9月16日上午,SSS-1小衛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出征儀式,北航校長徐惠彬院士、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副秘書長Ferhat出席。Ferhat在致辭中表示:“APSCO-SSS項目是國際間大學生航天交流的重要合作,期望APSCO在未來能與北航繼續擴大合作領域,推動深化建立更加深厚的合作關係。”

  項目自2016年立項以來,北航始終高度重視,成立了專項領導小組,建設了相應配套設施,設立了“兩總”係統開展工作。宇航學院、國際學院為主,計算機學院、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參與,多個單位全力保障小衛星的研製與人才培養協同推進。

  APSCO-SSS-1項目7個分係統組成指導教師、中外學生共同參加的研發攻關團隊,先後有10餘名教師、100餘名學生參與其中。項目還選拔骨幹學生直接擔任總師,承擔衛星研製全流程各項任務。

小衛星團隊部分成員

  項目立項研製5年來,曆經重重困難,數千封國際郵件、近百次視頻交流、數十家協調部門……疫情期間,麵對實驗室被封、項目進展受阻,為追趕進度,部分學生自疫情爆發以來一直未回家。項目團隊克服了語言溝通障礙,不斷協同各分係統接口,使中國航天項目管理流程和規範從被了解到被認可。

  APSCO-SSS-1的核心載荷盤繞式伸展臂和離軌裝置電推進器完全由北航學生團隊自主設計研發。其中,盤繞式伸展臂具有大柔性、高展開收攏比的特點,是國內首個在軌驗證的被動式盤繞展開機構;電推進裝置具有高比衝、變推力和集成化的特點,是國際上首個容性儲電單台自中和電噴霧推力器的在軌應用。

  融合——一顆人才培養星

  APSCO-SSS-1不僅是一顆技術試驗衛星,更是一顆麵向教育教學的衛星,從任務規劃到係統設計,從單機研製到總裝總測,小衛星的每一個研製環節都給予了學生最大的自主權,為學生提供了課程理論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的教育平台。學生總師趙旭瑞表示:“回首過往的5年,學生研製團隊的每一位成員各司其職、同心協力,為衛星研製工作傾盡所有。我為在這樣的團隊學習與工作而感到自豪!” 來自巴基斯坦的2019級碩士生Zeenat Rajar表示:“能夠有機會參與小衛星研製工作,不僅滿足了我通過衛星子係統探索空間技術的願望,還幫助我實現了學習和職業目標。我在這個項目中獲得的寶貴經驗和知識為我未來的職業生涯開辟了新的前景,激發了我對空間教育的熱情。”

  依托該項目的開展,北航建設了2 個係列12 個專業實驗和3門本科生課程,自主開發了可視化教學課件,編寫出版了10餘本配套中英文教材和講義,項目參與學生先後在高水平期刊和頂級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42篇,項目培養國內研究生49名,畢業生80%進入航天部門。

  據悉,長期以來,北航探索多層次國際航天人才的融合培養,以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為牽引,創新打造了中外融合小衛星技術國際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在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下自設二級“空間技術應用”學科,開設了小衛星技術專業培養方向,涵蓋小衛星“任務分析-總體設計-分係統設計-硬件實現-軟件開發-集成總裝測試”全過程,多渠道彙聚航天院所、企業各種教學和實踐資源,形成了“四個一”成果:建設了一套小衛星技術課程教學與實驗實踐體係;形成了一套定向招生、定製培養的方案;打造了一支國際化、跨專業的師資隊伍;培養了一批小衛星技術國際人才。

留學生線上交流

  2014年,北航創立小衛星技術國際研究生項目,至今共為13個國家培養了6屆78名小衛星技術專業國際研究生,大部分國際畢業生成為了所在國小衛星相關部門的技術骨幹或行業主管。

  未來——一顆前景光明星

  在衛星發射的同時,北航校園裏也有一群人緊張地盯著麵前的屏幕,密切關注著衛星發射的進程,他們將在這裏實時觀測衛星動態,接受衛星數據,向衛星發送指令……他們所在的位置為“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大學生小衛星地麵測控和指揮中心”。該中心2018年在北航建成,具備與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進行聯網的能力。

APSCO大學生小衛星地麵測控和指揮中心

  後續,各成員國將根據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大學生小衛星項目的通信體製和星地協議,建設相應的地麵站,對衛星信號進行接收解調解碼,使用統一的TCP協議,將衛星遙測數據和載荷數據經互聯網傳輸到北航衛星測控中心服務器。各國地麵站在北航的協助下將加入到現有的衛星地麵站網絡中來,構建大學地麵站測控網絡,實現資源共享,最大程度增加衛星測控時長。地麵組網,互聯互通,也持續為教育教學服務。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22-06-10 09:3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22-06-10 09:3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22-05-31 11: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22-05-07 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