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放射科容鵬飛、王維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放射學》(Radiology)發表題為“CT影像組學預測富粗梁型肝癌亞型及免疫失調狀態”的原創研究論文。該研究使用CT放射組學模型準確預測肝癌病理分型(即富粗梁型肝癌亞型),並證實肝癌病理分型也與體液免疫缺陷有關。這是繼2021年團隊發表有關肝癌血管新生激活表型影像標誌物及預後特征的研究後,在肝癌精準診療方向的又一次突破性進展。這兩篇原創性研究文章,博士研究生馮智超為第一作者,容鵬飛教授為通訊作者,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為第一完成單位,研究工作得到湘雅三醫院“彙智育才計劃”等項目支持。
全球近一半的肝癌發生在中國,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進展到晚期,其中近一半屬於難治性肝癌,根治困難,患者預後及生活質量極差。目前肝癌治療方案主要根據臨床分期製定,尚缺乏基於腫瘤分子分型的精準診療體係。為提高難治性肝癌的精準診療能力,容鵬飛、王維教授團隊針對這一重大疾病,在前期對肝癌血管新生激活表型影像和預後特征全麵分析的基礎上,利用影像組學、轉錄組學和單細胞多組學技術,原創性地構建了影像人工智能模型,有效地預測一種具有侵襲性的肝癌病理表型。該研究初步證實肝癌病理分型作為介入聯合靶向治療敏感性標誌物的可行性,並進一步挖掘肝癌病理分型的潛在腫瘤微環境免疫特征,證實肝癌病理分型主要與B細胞浸潤的體液免疫功能失調相關。該研究是在時空分子影像框架下對傳統影像組學研究的一次方法學創新,為推動基於病理分型的肝癌精準診療模式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具有潛在的臨床應用前景和重要的科學意義。
容鵬飛、王維教授團隊長期致力於肝癌分子影像及人工智能、影像病理分子多組學、介入免疫治療等方向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在基因編輯T細胞治療晚期肝癌方麵取得重要技術突破並成功應用於臨床。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