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走出中國:如何讓中國高校“出海”行穩致遠
2022-05-09 11:20
神州學人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實力的迅速提升,我國國際地位得到了巨大提升,中國高等教育“走出去”已成為趨勢,越來越多的高校赴海外辦學。“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我國高校境外辦學發展迅速,職業教育也在柬埔寨、泰國、讚比亞等多個國家落地生根。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高等教育國際交流合作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境外辦學是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我們要深刻認識其意義,明確現狀、研判挑戰,確定未來發展之策。
  高校境外辦學是中國教育走向世界的方式
  高校境外辦學,是中國高校主動與世界交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舉措之一,對於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首先,高校境外辦學是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組成部分,同出國留學、來華留學、中外合作辦學、教師流動、科研國際合作等形式一樣,是一種教育交流合作方式。高校境外辦學通過人才培養、合作科研、開展人文交流活動等,促進中外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有助於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文化,成為促進文明互鑒、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
  其次,高校境外辦學有助於為所在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培訓技術人才和管理隊伍。
  再其次,高校境外辦學是深化教育改革、共鑒共享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經驗與成果的重要舉措。
  在政策支持引導下探索高校境外辦學道路
  近年來,教育部會同外交部等有關部門,采取係列措施,優化頂層設計,加強政策引導,鼓勵高校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走出去”開展辦學。
  根據國務院“放管服”改革要求,教育部於2015年廢止《高等學校境外辦學暫行管理辦法》,取消境外辦學的行政審批,鼓勵高校結合實際情況自主“走出去”開展境外辦學,給予高校更充分的辦學自主權。教育部委托高教學會與職教學會開展高等學校境外辦學課題研究,並於2019年9月發布《高等學校境外辦學指南》,進一步明確辦學標準,規範辦學行為。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高校在海外開設的專業包括中國語言文學、中醫藥、中醫針灸、中國傳統武術、體育教育、工商管理、法律、教育、金融與投融資管理、哲學、學前及特殊教育、航海技術、烹飪工藝與營養、新聞與傳播學等。隨著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高等教育質量及國際影響力穩步提升,特別是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越來越多國家對國內高校發出了辦學邀請。
  我國高校境外辦學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高校於境外獨立辦學,如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老撾蘇州大學、北京大學彙豐商學院英國校區等。第二種是中外高校合作創建,如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大連海事大學斯裏蘭卡校區等。第三種是所在國政府、企業(包括中方企業)以及其他機構合作辦學,由地方政府、企業和其他機構提供辦學所需條件,中方高校實施相對獨立辦學,如北京語言大學東京學院等。
  目前,我國高校境外辦學總體上有以下幾個特點:合作形式多樣化;辦學曆史普遍較短;規模和質量方麵存在差異,發展不平衡;主要在亞洲國家、發展中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辦學,歐美發達國家較少。
  無論是高校還是職業技術學院,都在境外辦學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清華大學與華盛頓大學、微軟公司聯合,強強合作,跨學科、跨界融合,成立全球創新學院,麵向社會、產業界對技術創新人才的實際需求,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創新能力的技術領軍人才。北京大學彙豐商學院英國校區致力於搭建國際化的產學研創新平台,促進中英、中歐經濟、金融和科技領域合作。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在歐美辦學,探索了我國頂尖大學與世界發達國家教育合作的新道路。
  職業教育領域,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為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發展培養本土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積累了高等職業教育服務中資企業“走出去”、校企聯合培養當地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經驗。
  新形勢下高校境外辦學要穩步發展理性謀劃
  我國高校境外辦學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也麵臨著諸多挑戰。一是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當今世界正在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之變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二是所在國法律法規風險。世界各國監管跨境高等教育的方式差異較大,有的國家如日本、斯裏蘭卡監管較為寬鬆,英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的監管則較為嚴格。如果有關高校沒有深入了解辦學所在國監管跨境高等教育的相關法規政策,會導致其境外辦學工作遇到很大困難。三是政策供給還有空間。雖然已有一定基礎,但政策還可以更加具體、完善。教育部門應與外交、財政、商務、稅務等部門溝通協調,研究推進政策支持舉措,為境外辦學工作提供更為明確、有力的政策指導。四是辦學條件方麵,要解決資金、師資、生源等問題。運行資金缺乏是高校赴境外辦學麵臨的首要難題,要探索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辦學。境外辦學生源不足或不穩定有多方麵原因,例如,我國高校境外分校或校區與所在國高校、當地歐美高校校區存在生源競爭。而師資問題主要體現在高校教師出入境還不夠靈活,在工資待遇、職稱晉升、家庭照顧等方麵缺少鼓勵性政策。另外,發展中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作環境、工資待遇缺乏吸引力,也是高水平師資短缺的重要原因。從教育本身看,高校赴境外辦學,還麵臨培養目標確定、合作夥伴遴選、學科專業設置、辦學模式構建、招生與學籍管理、課程建設、教學科研推進、教學質量評估、學曆學位授予、知識產權保護以及適應當地文化等一係列挑戰。
  麵對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麵對逆全球化的逆流,我們必須積極應對,統籌謀劃,推動高校境外辦學健康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作出應有貢獻。
  第一,開展境外辦學是一項複雜、長期的工作,要高度關注國際政治經濟環境變化,加強政治、法律、宗教等風險評估,健全防範機製,確保境外辦學項目健康發展。
  第二,熟悉所在國法律法規、文化風俗。高校境外辦學要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遵守我國和所在國相關法律法規,堅持依法依規辦學。要主動研究學習辦學所在國當地文化風俗,尊重當地文化傳統與社會習俗,並對風險發生及其產生的後果進行法律責任的界定和研究,盡量規避風險。
  第三,加強可行性論證。高校要做好科學謀劃和頂層設計,把境外辦學納入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統籌國內外兩方麵資源,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對境外辦學能力做出科學評估。一要根據所在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綜合分析人才需求和現有培養能力,使高校學科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二是要充分考慮高等教育布局結果的合理性,符合國家和學校所在區域高等教育布局結構優化調整的需要。三是學校各項辦學條件應達到要求,同時應有穩定充足的經費投入保障,確保學校持續健康發展。在合理論證的基礎上,做到因地製宜、量力而行、保證質量。
  第四,服務當地發展。高校境外辦學要強化服務意識,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各級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尤其要做好兩方麵工作:一要精準對接所在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做好當地人才需求調研,在專業設置上增強針對性。二要配合我國企業“走出去”,培養中國“出海”企業急需的人才,培養培訓當地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這要求高校加強與海外中國企業的聯係,及時掌握海外中國企業對當地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數量與規格的需求。
  第五,提供相應保障。可考慮對辦學基礎好、成效突出的高校境外分校、校區提供更多經費支持,或考慮納入國家教育援外計劃。還要建立健全質量保障體係。根據辦學的協議、章程,與合作方聯合建立科學可行的質量保障體係,如教學質量標準、學位授予標準以及教學質量評價體係等,確保境外辦學質量不斷提升。(作者係西南交通大學國際學術組織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四川省高教學會副秘書長)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人民日報 2018-07-05 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