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以信息與電子學科為主,工、理、管、文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教育部,是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和“211工程”項目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範性軟件學院、首批9所示範性微電子學院、首批9所獲批設立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和首批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的高校之一。現有2個國家“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覆蓋6個二級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3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有2個工程類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65個本科專業。全國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結果中,3個學科獲評A類: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評估結果為A+檔,並列全國第1;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位於A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評估結果為A-檔,學校電子信息類學科繼續保持國內領先水平。
一、報考資格
1.考生所持身份證件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港澳地區考生持①香港或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和②《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港澳居民居住證》;
(2)台灣地區考生持①在台灣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和②《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或《台灣居民居住證》。
2.考生學業水平須符合以下條件:
(1)報考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碩士生)須具有與內地(祖國大陸)學士學位相當的學位或同等學曆;
(2)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博士生)須具有與內地(祖國大陸)碩士學位相當的學位或同等學曆。
3.品德良好、身體健康。
4.有兩名與報考專業相關的副教授以上或相當職稱的學者書麵推薦。
二、網上報名
麵向港澳台地區研究生招生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兩個階段。所有參加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並進行網上確認和繳費。
網上報名要求:
1.報名時間:2022年2月10日至2月25日,全天24小時接受網上報名。
2.考生應在規定報名時間登錄“內地(祖國大陸)高校麵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網”瀏覽報考須知,並按教育部、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並上傳電子照片。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報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3.考生報名時隻能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
4.考生應認真了解並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要求選擇填報誌願、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並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要求、網報信息填寫錯誤或填報虛假信息造成後續不能網上確認、考試或錄取的,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5.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及相關招生院係以網站、電話、電子郵件、短信等公開方式公開或發送給考生的相關信息、文件和消息,均視為送達,因考生個人疏忽等原因造成的一切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三、網上(現場)確認
1.所有考生均應進行網上(現場)確認,網上(現場)確認於3月11日前完成,具體安排請及時關注報考點相關網站等方式通知。
2.考生網上(現場)確認時提供以下報名材料:
(1)網上報名編號;
(2)有效身份證件掃描件;
(3)學士學位證書或碩士學位證書掃描件(應屆畢業生可於錄取前補交,但須提交應屆在讀證明原件的掃描件)或同等學曆文憑掃描件;
(4)兩份專家推薦書掃描件(原件複試時提供);
(5)報考博士研究生須提供“申請考核”支撐材料(參照2022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考生須提交材料”https://gr.xidian.edu.cn/info/1075/10994.htm),具體要求另行通知。
3.考生應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和電子照片進行認真核對並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後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後果由其自行承擔。
四、打印準考證
考生應當在2022年3月21日至3月31日期間,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內地(祖國大陸)高校麵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網”下載打印《準考證》。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參加初試和複試。
五、考試、錄取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初試形式擬采取現場筆試,筆試地點安排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具體形式與時間將根據報考情況,在充分考慮疫情防控要求與考生往來大陸的實際情況下合理安排。請考生及時關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網站通知。
1.初試科目:
報考碩士研究生,初試科目為一門外國語(滿分值為100 分)和兩門業務課(滿分值均為150 分)。
報考博士研究生,實施“申請考核”,考生提供成果材料進行評議,確定進入複試名單。
2.初試成績滿足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要求的考生,由該校組織進行複試,複試時間另行通知。複試由報考學院安排,成立複試導師組,在充分考慮疫情防控要求與考生往來大陸的實際情況下,合理安排複試時間和形式。
3.考生體檢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聯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要求,按照《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規定進行,未通過體檢的考生不予錄取。
4.該校根據考生的報名資料、初試和複試成績、體檢結果等,綜合審查後擇優確定錄取名單。經教育部審核通過後,形成最終錄取名單,向錄取考生發放錄取通知書。
六、學習方式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僅招收全日製港澳台研究生。
七、學費、獎學金
全日製博士研究生學費:10000元/學年。
全日製碩士研究生學費:8000元/學年。
按照《財政部 教育部關於印發〈港澳及華僑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科教〔2017〕139號)及《財政部 教育部關於印發〈台灣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科教〔2017〕140號)規定,接受港澳台地區研究生申請有關獎學金。
八、學位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全日製碩士研究生學製一般為3年,全日製博士研究生學製一般為4年,最長學習年限按照學校相關規定執行。
課程學習合格、學位論文答辯通過,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者,可獲相應的學位證書。
九、聯係方式
港澳台事務辦公室
聯係電話:0086-029-81891022
圖文傳真:0086-029-81891671
電子信箱:xdhmt@xidian.edu.cn
網站信息:https://oice.xidian.edu.cn/
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聯係電話:0086-029-81891244
電子信箱:yzb@xidian.edu.cn
網站信息:https://gr.xidian.edu.cn/
通訊地址:陝西省西安市西灃路興隆段266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校區
郵政編碼:710126
十、其他
其他未盡事宜,參照內地(祖國大陸)當年招收研究生的相關政策規定和管理辦法執行。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簡介
一、學校概況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以信息與電子學科為主,工、理、管、文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教育部,是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和“211工程”項目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範性軟件學院、首批9所示範性微電子學院、首批9所獲批設立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和首批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的高校之一。2017年學校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
學校現建設有南北兩個校區,總占地麵積約270公頃,校舍建築麵積130多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文獻約1817萬冊,其中紙質文獻約304萬冊,電子文獻約1513萬冊,內容覆蓋了學校各個學科或專業。截至2020年11月底,學校共有全日製在校生36543人,其中本科生22439人,碩士生11448人,博士生2407人。設有研究生院。設有通信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示範性軟件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微電子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先進材料與納米科技學院、網絡與信息安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人工智能學院、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等17個學院。
二、學科建設
學校是國內最早建立信息論、信息係統工程、雷達、微波天線、電子機械、電子對抗等專業的高校之一,開辟了我國IT學科的先河,形成了鮮明的電子與信息學科特色與優勢。“十三五”期間,學校獲批8個國防特色學科。學校現有2個國家“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群(包含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控製科學與工程5個一級學科),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覆蓋6個二級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3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2個工程類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65個本科專業。全國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結果中,3個學科獲評A類: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評估結果為A+檔,並列全國第1;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位於A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評估結果為A-檔,學校電子信息類學科繼續保持國內領先水平。根據ESI公布數據,學校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均位列全球排名前1‰。學校不斷地創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學內容、課程體係與實踐教學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果。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4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1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3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9門,建設有3個國家人才培養及教學基地、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以及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學校人才培養素以理論基礎紮實、工程實踐能力突出、創新意識強等特色在全國高校中形成了“品牌”。
三、人才培養
學校樹立了以人為本、教師是大學核心競爭力的理念,鍛造了一支結構合理、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2300餘名,其中,博士生導師700餘人,碩士生導師1500餘人。學校有院士3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2個,科技部重點創新團隊5個,教育部創新團隊6個,國家級教學名師4人,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973項目首席科學家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1人,“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獎獲得者4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65人。
建校90年來,學校先後為國家輸送了31萬餘名電子信息領域的高級人才,產生了120多位解放軍將領,成長起了24位院士(1977年恢複高考以後院士校友20位,位列全國前茅),10餘位國家副部級以上領導,培養了聯想創始人柳傳誌,國際GSM獎獲得者李默芳,歐洲科學院院士、著名的納米技術專家王中林,“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總設計師楊宏等一大批IT行業領軍人物和技術骨幹、科研院所所長和大學校長等,為國家建設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科學研究
多年來,學校致力於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係統研製、科技攻關、工程研發等,創造了我國電子與信息技術領域等多項第一,包括第一台氣象雷達、第一套流星餘跡通訊係統、第一台可編程雷達信號處理機、第一台毫米波通訊機,以及我軍通信裝備史上第一部“塞繩電報互換機”、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蕩器”、第一套“三坐標相控陣雷達”等,為我國信息化、國防現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學校現有9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1個科工局科技創新基地,10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基地、29個陝西省科技創新基地,2013年入選國家級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先後牽頭承擔了“973”、“863”、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重大項目、國家重大項目科研儀器研製項目等重大、重點項目,產生了一批標誌性的研究成果。2013年以來,學校科研指標穩步提升,在認知雷達、移動通訊、網絡信息安全、高功率微波集成器件、智能計算、大型天線機電耦合等方麵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2012年以來學校獲國家科技獎勵21項。2014年,學校牽頭的“信息感知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通過國家“2011計劃”認定,位列行業產業類第一,進一步奠定了學校在全國高校中突出的國防科研特色優勢地位。
學校大力加強產學研相結合,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有中國西部軍民融合創新穀暨西安電子穀、陝西工業研究院、國家大學科技園,同時與國內大型知名企事業單位聯合建立股份製公司,成立戰略聯盟、設立企業基金、建立聯合實驗室及研究生實習基地,有力促進了科技成果的轉化。
五、合作交流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國內的交流與合作,拓展外部發展空間。學校先後與35個國家和地區的164所大學及研究機構建立友好關係,與10餘個研究所、研究中心、企業集團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與西安、廣州、青島、重慶等地方政府開展深入合作,共建研究院所、研究中心、新型研發機構,與跨國公司建立67個聯合實驗室,基本形成多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合作創新發展格局。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與港澳台地區的高校及研究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先後與台南大學、逢甲大學、東華大學、元智大學、義守大學、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台灣交通大學,以及香港大學等院校簽署了校際交流協議,並在教師交流、學生交換等方麵開展校際合作。
歡迎報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