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編輯 邱彬鑫 通訊員 劉倩倩) 4月1日,杭州市下沙中學的少先隊員、共青團員代表和退休黨員一同來到位於西子湖畔的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和中國共產黨杭州曆史館,緬懷先烈,重溫紅色記憶,傳承百年精神。
杭州,這座具有光榮曆史傳統的英雄之城,二十世紀以來飽經曆史的滄桑和歲月的磨礪,幸有無數仁人誌士投身其中,前赴後繼,獻出了青春、熱血乃至生命,才讓我們有了今天的幸福。退休黨員代表朱哲身老師和共青團員代表803班孫宇軻同學一起向革命烈士敬獻鮮花。全體教師及學生在英雄烈士紀念碑前集體默哀一分鍾。老少攜手,緬懷英烈。
“我誌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在退休黨員代表許洪星老校長領誓下,老黨員們重溫入黨誓詞,句句堅定誓言刻印在了現場少先隊員和共青團員們的心田。
在革命英雄紀念碑前,共青團員代表801班曹陽同學領誓,全體團員宣誓:“我誌願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團的章程,執行團的決議,履行團員義務,嚴守團的紀律,勤奮學習,積極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
在緬懷先烈的同時,每一位少先隊員和共青團員都在革命英雄石碑前立下遠大誌向,願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杭州市下沙中學負責黨建工作的校辦副主任楊茹老師為少先隊員和共青團員們帶來了一堂微黨課,和大家一起回顧了黨在百年征程中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和鬥爭,取得民族獨立和解放,開創了中國人民自己特色道路的光輝歲月,並希望少先隊員和共青團員們能爭做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者,擔負好未來建設祖國的重任。
為了更直觀的感受黨的百年精神,少先隊員和共青團員們來到了中國共產黨杭州曆史館。穿越曆史的雲煙,艱苦奮鬥的歲月展現在眾人在眼前。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曆經北伐戰爭血與火的洗禮、土地革命的風雲突變、抗日戰爭的炮火硝煙、解放戰爭的狂飆席卷,新中國成立後又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及改革開放的實踐探索。這一幕幕深深的震撼了大家的心靈,體會到共產黨一路走來的艱辛與不易,紛紛拿起筆記錄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在這建黨百年的光輝時刻,我們參與了“祭英烈,學黨史”的活動。在英雄紀念碑下,我們仰望黨旗,向那些英烈敬禮。一句刻在石碑上的話打動了我,“同誌們,勝利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我們”。我內心對他們的敬佩全都藏在了一次次鞠躬,敬禮之中。在中國共產黨杭州曆史館中,我了解到了許多曾留下光輝或是悲憤的鬥爭,了解了馬克思主義,心中激動萬分。我做為新時代的少年,一定會接過光榮的接力棒,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804班 毛靜雯
中國共產黨成立於1921年7月23日,將走過一百個春秋。有許許多多的革命先烈甘願用自己的身軀鋪成新中國成立之路。例如,李成虎,蕭山人,衙前農民運動的主要領導人。在1921年9月,李成虎組織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有組織有綱領的農民運動,但他卻被淩虐死於獄中。佇足於革命烈士紀念碑前,低頭默哀,思緒在曆史的長河中穿梭、流連,也在未來的迷惘中尋找答案。睜開眼,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瞻望紀念碑直插雲霄的石柱,致敬先烈,英雄安息!
——801班 梁靜姝
今年,正值建黨100周年,也是我進入共青團的第一年。在清明節前夕,我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館,看身為共產黨員的爺爺奶奶重溫了入黨誓言,我也宣讀了入團宣言並低頭默哀了一分鍾,緬懷那些為新中國成立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們。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這美好的生活。在參觀中國共產黨杭州曆史館中,我知道了許許多多黨的重要事件,也了解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受益匪淺。通過這次莊嚴而有意義的活動,我學到了很多很多。作為共青團員,我要接過時代的接力棒,為以後的100年貢獻出更多屬於我的力量,不忘英烈,振興中華!加油!新時代的好少年們!
——802班 韓伊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站立在英雄紀念碑下深有感觸。英雄們為我們現在美好生活付出了生命,在默哀時我似乎看到了英雄奮進搏殺的場景,頓時產生了一種無比尊敬的感受,而在中國共產常杭州曆史館時,曆史仿佛在我眼前重演,身為杭州的一名中學生,看到杭州一步步的發展,內心深處不禁產生了一股力量——為杭州的美好發展而奮鬥!“少年強,則國強”,正值建黨100周年,在接下來的100年裏,通過我們少年的努力,為祖國做出更多貢獻。
——802班 吳佳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