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在國博開展
2020-12-27 09:02
中國戲曲學院
作者:
  七十載薪火相傳煥新顏,七十年銳意進取展宏圖。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重要回信精神,回顧曆史,展望未來,12月26日上午,“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開展。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司長明文軍,中國劇協分黨組副書記、一級巡視員顧立群,北京市文旅局局長陳冬,北京市委教工委副書記、教委主任劉宇輝等領導同誌,劉秀榮、劉長瑜、葉蓬、蕭潤德等老校友、老藝術家代表,杜長勝、張京山、李世英、史建民、史建華、王敬琨、林瑉等學院離退休教師代表到場觀展。本次展覽由中國戲曲學院和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舉辦,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副館長單威,中國戲曲學院黨委書記龔裕、院長尹曉東、黨委副書記徐超、副院長宋飛、副院長冉常建、紀委書記蔣澄瑛同國戲師生代表共同參加。
  歲月見證了中國戲曲教育的最高學府跨越時空、逐夢前行的光輝曆程。從草垛胡同到趙登禹路28號,從裏仁街3號院到萬泉寺400號;從文化部戲曲改進局戲曲實驗學校到中國戲曲學校,再到中國戲曲學院;從受命成為新中國第一所戲曲學校到社會主義建設大潮中培育藝術英才;從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探索發展,到創建“民族特色鮮明、國內水準一流、國際影響廣泛”的高水平特色型戲曲藝術大學……今天的國戲,已然成為戲曲教育領域中,學科專業最完備、培養體係最健全、優質師資最集中、輸送高端專業人才最多、業內貢獻最大的高等學府,被譽為“中國高端戲曲人才培養的搖籃”。
  “中國戲曲學院的發展始終與國家民族命運緊相聯,與時代社會的發展相偕行。”中國戲曲學院黨委書記龔裕向記者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戲曲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對國戲師生的親切關懷,是對戲曲學院70年辦學的充分肯定,是對國戲師生的巨大鼓舞,更是對國戲未來發展的厚重期許和深切囑托,為學院紮根中國大地辦好戲曲教育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是本次展覽的重要指導精神。
  祝福國戲:群賢薈萃共賀七秩粉墨春秋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展人諸葛英良及相關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各位嘉賓領導、學院師生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有序觀展,共同觸摸以中國戲曲學院為縮影的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來的曆史脈搏。
  本次展覽緊扣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重要回信精神,突出國戲“堅忍不拔、孜孜以求,始終以繼承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品格,立體化、多角度地展現了70年來中國戲曲學院從創業到改革、從探索到完善所走過的風雨曆程,取得的輝煌成就。
  “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以建校70周年為新起點,努力交出優異的‘國戲答卷’!”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尹曉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戲發展的七十年,是新中國戲曲現代教育改革發展的七十年,學院的辦學曆史是新中國戲曲教育的縮影。七十年來,在黨和國家曆代領導人的親切關懷下,在黨的教育方針和文藝方針指引下,中國戲曲學院秉持“德藝雙馨,繼往開來”的校訓,以開拓奮進之精神、守正創新之品格、兼收並蓄之傳統,勇做行業引領者。
  不進梨園,怎知春色如許?相聚在一起的各位重磅嘉賓皆因“戲曲”而來,因“國博”和“國戲”而聚。展廳內外、行走途中、儀式間隙,都成為了大家祝福國戲、彙聚心聲、聯絡情感的“特別時間”。“戲曲教育的最高學府,戲曲家的搖籃,生日快樂!”“70歲,國博展中的母校愈發流光溢彩!”“祝福國戲在傳承經典中再續輝煌!”……校友們在彼此的交流中紛紛表達了對母校的深情寄托與誠摯祝福。
  當一位位白發蒼蒼的老藝術家們在各自曾經求真學藝的舊照前駐足時,時空流轉,相框中的往昔與相框外的當下在穿越時空的對話中完成精神交流;當新生代的國戲青年學子流連於老校長們厚重珍貴的創作手劄、研究手稿並發出驚歎時,仰望先賢的敬意與追夢前行的種子正在悄悄萌芽。
  姹紫嫣紅:“動”“靜”結合展示育人遺產珍品
  展覽以“薪火相傳”為主題,在“前言”和“結語”之間,貫穿了“榮膺使命”“守正創新”“立德樹人”“春華秋實”四個篇章,圍繞戲曲教育“出人、出戲”的累累碩果及重大事件的曆史記錄展開,通過豐富而又珍貴的文物、檔案、實物、圖片、圖表、視頻等綜合形式,使得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來的曆史進程和輝煌成就以嶄新的風華展現在世人眼前,呈現出戲曲人才培養的“姹紫嫣紅”。
  展覽中王瑤卿先生的一套“正反兩穿宮裝”引人注目,這套宮裝秀麗華美、做工精良,距今已有近百年曆史,是王瑤卿先生為演出之中的換裝需求而親自設計,也讓觀眾能夠從一個側麵感受到老校長與時俱進的“革新”精神。
  此外,還有田漢先生的《白蛇傳》劇本、蕭長華先生教學和排練的重要參考書目《銅板繡像第一才子書》、史若虛先生記錄中國戲曲學院自成立之初的發展變遷的71本日記手稿、高盛麟先生的藍靠、雷喜福先生的藍蟒、遲景榮先生的《(昆曲劇目)曲譜集要》手稿、閻寶全先生的鼓、白登雲先生的板、建校初期的絲弦京胡、建校初期“文化部戲曲改進局戲曲實驗學校”的戲箱……“靜態展品”無聲,卻仿佛讓人聽得到曆史時空中“四大名旦”口傳心授、教書育人的餘音,聞得到“四大奠基人”鑽研戲曲藝術著書創作的墨香,看得見往昔名家大師們幕後苦練、登台亮相的風姿……細細品味,仿佛能感受到每一個展品背後所凝結的傳承力量。
  此次展覽還運用多媒體互動等手段豐富的展陳形式,增強互動體驗。展廳中,循環播放學院育人成果的熒幕隨處可見,一組組圍繞著戲曲舞台、戲曲講台而共生的精美戲服、道具、舞台設計作品,一道道器樂牆、唱片牆、著作牆以及展現“ 英才輩出”的立體光影等場景耀眼奪目……現場觀展者紛紛舉起手機、相機,拍攝記錄、合影留念,競相發送到“微博”“抖音”“朋友圈”……
  “在本次與國博的交流、合作中,在尊重藝術規律、保持戲曲本色、保有敬畏之心的基礎之上,以新穎的形式助力靜態展品的活態呈現,著力推進現代技術與傳統藝術在融合中迸發出全新的、耀眼的火花,引發社會各界對傳統文化,特別是戲曲藝術、戲曲教育事業的關注。雙方也一直在努力探尋如何讓古老的戲曲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強烈的吸引力、強勁的生命力以及強大的感染力,讓戲曲藝術與時代同頻共振,這也是我們於講台與舞台之間,於展覽、展演、展播中研究、助推戲曲藝術‘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奮鬥目標。”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尹曉東如是說。
  國博以“靜態”為主的文物陳列與國戲的“活態”戲曲遺產溯源因合作展覽而交相輝映,時光記憶就在這“動”“靜”之間點亮。本次展覽幾乎梳理了以中國戲曲學院為代表的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來的詳盡史料,既是一次戲曲教育、戲曲文化的集中大展示,也是一次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技術相互融合的集中大交流。無論是展品數量、質量,還是陣容、內涵,均可謂蔚為大觀。古老藝術與現代技術,跨越70年的時空,在國家級最高規格平台的展廳裏激烈碰撞、互融共生,震撼著觀展的每一個人,也映照著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來守正創新的傳承之路。
  薪火相傳:傳統藝術精神融入時代發展洪流
  七十年來,十數萬梨園英才從國戲校園走向五湖四海,在台前幕後為傳承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誠奉獻;七十年來,十數萬的國戲學子把愛國心化為報國行,譜寫各個時代絢爛無悔的人生篇章。一代代國戲人始終以黨和人民的戲曲教育事業為己任,勇擔民族複興、文化傳承重任,由此沉澱下的戲曲藝術精神也早已融入了偉大民族精神、時代的發展變遷之中。
  緬懷曆史,啟迪當下,暢想未來。一件件實物琳琅滿目,一張張照片訴說曆史,一組組數據催人奮進,一個個視頻絢麗奪目……傳遞、謳歌著戲曲藝術所蘊涵的真善美及忠孝節義等傳統美德,展示著以中國戲曲學院為代表的戲曲教育發展史中,這個曆經七十載風雨洗禮、有著光榮紅色基因與曆史的方寸舞台之上,應和著時代之音所演繹的一場場動人劇目和現實場景,新中國的戲曲教育助推著戲曲藝術以強大的生命力,走過一段又一段悠長的光陰,曆久彌新,描繪出的色彩斑斕的時代畫卷。
  中國戲曲學院黨委書記龔裕向記者表示,撫今追昔,當無數國戲人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裏留下身影,當古老傳統而又魅力綻放的戲曲教育、戲曲藝術在新時代的大地上留下堅實的足跡,這一切都將深深感動並進一步激勵今天的國戲人、戲曲人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汲取先賢智慧、曆史經驗,堅守恒久的初心,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七秩校史粉墨芳華的展覽內容令人澎湃,師生校友社會各界的真情實意使人潸然,策展者布展者幕後工作人員們的辛勤付出也令人動容。多少個日日夜夜的集中布展、紛繁的史料梳理、周密的籌謀推進,打造了這一彙集七十年發展成就,極富曆史厚度、文化深度、情感溫度的大型展覽。這其中,離不開國博、國戲領導們的高度重視、專家顧問們的悉心指導、師生校友的齊心協力、工作人員的積極奉獻。
  新時代蘊涵新機遇,新時代擔當新使命。展廳內,溫暖祝福多彩綻放,藝術精神凝結永恒;展廳外,奮進步伐永不停息,熱情豪邁再踏征程。如今的國戲,依托黨和國家各項政策的多重助力,全麵開拓創新、奮力破繭成蝶,正沿著前輩先賢築就的傳承之路乘風展翅、攜夢飛翔。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SRC-1589534767 2022-01-10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