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南理工大學組建70周年暨建校105年之際,袁金鈺校友,劉金成、駱錦紅校友伉儷以及薩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熱情向學校捐贈。12月16日上午,捐贈簽約儀式在五山校區篤行樓舉行。學校黨委書記章熙春、校長張立群代表學校接受捐贈並頒發捐贈證書及紀念品。學校副校長李衛青主持儀式。
袁金鈺校友捐贈
袁金鈺為華南理工大學1977級鑄造專業校友、深圳順絡電子股份有限董事長,帶領順絡電子發展成為國內最大、全球前三的片式電感生產企業,同時也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行業標準製定企業和“神舟”係列飛船優秀供應商。袁金鈺在致辭中表示,感恩母校的培養和時代的造就,作為企業家,希望通過自己的捐贈能夠回饋母校,回報社會,以精神傳承為家人做出表率,以實際行動帶動更多有能力的校友,以順絡電子與母校的強強聯合共同貢獻廣東省高端製造業發展。
章熙春表示,袁金鈺是華工學子的優秀代表,在發展自身事業的同時,一直不忘母校的教導和培育;順絡電子的發展壯大之路,體現了金鈺校友開拓創新的意識和敏銳善謀的大局觀,而這也是華工人“務實創新 追求卓越”精神的最好詮釋。此次袁金鈺校友響應學校“珠峰攀登計劃”捐贈1億元,支持學校辦學發展與聯合建設高端研究院,是其飲水思源的善舉,也是送給母校的一份尤為厚重的生日禮物,凝聚著深厚的愛校、榮校、興校情誼,為廣大華工學子樹立了優秀企業家的典範。當前,學校正處於曆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我們要緊抓機遇、乘勢而上,倍加珍惜和愛護校友回饋母校的情誼,大力弘揚校友的公益精神,把捐贈資金用到實處和關鍵處,用出成效和成果,在新的起點上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劉金成、駱錦紅校友伉儷捐贈
劉金成為學校2004級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博士、億緯鋰能董事長,駱錦紅係學校工商管理學院MBA班學子、億緯鋰能實際控製人。兩位校友把握時代大勢,聯合創辦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已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質量鋰電池平台公司,同時擁有消費電池和動力電池核心技術和全麵解決方案。在致辭中,劉金成深情回顧了在華園讀書的日子,表示感謝母校栽培,希望與母校在未來能夠繼續保持緊密聯係、開展廣泛合作。
章熙春表示,劉金成、駱錦紅伉儷是是十分優秀的企業家、令人欽佩的慈善家。他們創立億緯鋰能教育發展基金,在多所高校設立“億緯鋰能獎學金”,對於支持中國公益事業和教育事業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影響,充分體現出強烈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此次捐贈2000萬元支持學校辦學發展,充分彰顯了他們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對母校濃濃的赤誠之心。在即將迎來校慶發展大會最為重要的時刻,學校辦學發展翻開新的篇章,在新的起點上,期待各位校友和各界朋友一如既往支持學校,繼續為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貢獻力量。
薩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捐贈
薩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是高端智能裝備製造商及係統工程解決方案服務商,不久前向學校捐贈40餘噸煙台紅富士蘋果,溫暖鼓舞了師生員工。公司向學校捐贈的500萬元用於設立華馳獎學獎教金等用途,支持學校建設發展。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人民日報著名專欄作家朱建華見證了捐贈簽約儀式。薩馳戰略委員會主席張賽龍表示,華南理工大學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頂尖人才,期待華工辦學事業繼往開來,譜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新篇章。
章熙春表示,薩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有著熱心公益的社會擔當、關心教育的戰略眼光和明道至善的人文情懷。立足新起點,學校將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為廣東推進“製造業當家”、引領大灣區人才高地建設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建設,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同時,也期待以此次捐贈為契機,與薩馳智能裝備公司一道,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共贏未來、共創輝煌。
一直以來,華南理工大學師生校友、社會各界人士及企業大力支持學校辦學事業發展,尤其是學校組建70周年暨建校105年之際,更是得到各方踴躍捐贈。據統計,2022年共舉辦各類校級捐贈活動18場,自2021年以來學校累計接受各類捐贈超8億元,以及南非能源冶金經濟特區750畝綜合用地的70年無償使用權。
學校黨委常委、黨委辦公室(學校辦公室)、黨委宣傳部、黨委統戰部、學生工作部(處)、校工會、科學技術研究院、人事處、公共關係處(校友工作處)、財務處、大學城校區管委會、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等單位負責人與捐贈企業嘉賓一起參加了儀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