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布的一則消息,讓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廣大幹部群眾振奮不已——全省脫貧摘帽縣中,該州瀘溪、鳳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順、龍山等7個縣榜上有名。至此,湘西州七縣一市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近7年過去,這塊位於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土地,經曆了一場曆史性跨越!發展生產、易地搬遷、生態補償、發展教育、社會保障兜底……回顧湘西州走過的精準扶貧路,每一步都邁得堅實有力。
扶貧先扶智。發展教育脫貧一批,是精準扶貧“五個一批”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其中,職業教育起到了尤為關鍵的作用。
中職學校迎來“起死回生”
在成為脫貧攻堅戰中的“關鍵力量”之前,湘西州的職業教育曾陷入發展低穀:
古丈縣綜合職業技術學校已連續數年招不到學生,學校一度處於停辦狀態;
曾獲評“國家重點職業學校”的鳳凰縣職業中專學校學生不足100人,教師處於半失業狀態,原校舍被出租;
兩棟平房、一棟建於20世紀80年代的教學樓,便是花垣縣職業高級中學校長龍宗清2006年到該校上任時學校的全部家當;
……
還要不要辦?辦得下去嗎?能辦好嗎?湘西州公辦中職學校的管理者和教師一度麵臨這些現實問題。
隨著精準扶貧的理念在當地逐步得到貫徹落實,湘西州各級政府開始更積極主動地思考一個問題:脫貧的突破口在哪兒?
湘西山多地少,千百年來當地農村發展基本以小農經濟為主。改革開放後,勞務輸出逐漸成為湘西農村百姓獲取收入的重要方式。近些年,隨著旅遊業蓬勃發展,從事與旅遊相關的行業又成為當地百姓一個新選擇。
讓上述行業從業者提升技能、提高收入靠什麼?
“靠職業教育。”湘西州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餘曉紅說,湘西州最終選定職業教育為脫貧突破口,是因為政府和民眾都認識到這是“快速、穩定脫貧的最優選項”。
與認識上逐漸達成共識相伴的,是政策層麵的強力支持。多方合力下,湘西的中職學校迎來了“起死回生”。
2014年8月,湖南省政府辦公廳發布《湖南省農村中等職業教育攻堅計劃(2014—2016年)》。政策引導之下,2016年湘西州委、州政府主持推動實行“政府統籌、分級負責、社會參與”的管理體製,出台《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意見》《關於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推動新時代民族教育振興的若幹意見》等文件,同時提出了一係列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其中關鍵一條就是加大經費投入。
保靖縣征地120.8畝,永順縣征地204畝,花垣縣征地200畝,鳳凰縣第一期征地80畝、第二期征地70畝……湘西州教體局分管職業教育的副局長楊世全介紹,這幾年,湘西陸續投入20億元,新建5所縣(市)職業學校,改擴建3所縣職業學校。2019年全州職業學校占地麵積比上一年增加11.05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麵積增加3.57萬平方米,新增學位8000個。
組建職教集團,共推高質量發展
2018年,湘西現代職業教育集團(以下簡稱“職教集團”)成立,這是湘西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項重要舉措。
集團化辦學並不新鮮,湘西州此舉有何創新?
首先是“組合新”。由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牽頭,湘西8所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全部參與,與企業合作開展共建。其次是“規格高”。湘西成立了由州長擔任主任的職教集團建設指導委員會,統籌協調區域內職業教育發展重大問題,還將職教集團建設工作列為對縣(市、區)進行績效考核、目標管理和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最後是“投入大”。除了新建、改擴建中職學校,湘西州本級每年還安排職教集團發展專項資金1000萬元。
“不論是眼下的脫貧摘帽、鄉村振興,還是服務本地經濟發展,我們都需要辦好職業教育。”湘西州教體局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科科長楊進說,硬件、生源實現雙提升後,解決各校專業設置上存在的重複建設、無序競爭等問題被提上了日程。
具體該怎麼做?
湘西州給出的答案一是專業優勢互補,師資可以在集團內部調配;二是集團內部實行專業設置統籌管理,某個專業有學校辦了,其他職校就不再開設。“實施這種差異化管理,是為了突出每所學校的特色。”楊進說。
以旅遊服務類專業為例,其差異性在成員校中表現為:鳳凰縣職業中專學校主打美發與形象設計,電子商務是永順縣職教中心的特色,瀘溪縣第一職業中學把平麵設計作為主打專業,烹飪則成為花垣職高眼下最吃香的專業。
因為喜愛美食,楊子平選擇就讀花垣職高烹飪班。自稱“吃貨”的他學習烹飪除了出於興趣愛好,更是因為看好這個行業,“行行能出狀元,隻要有一技之長,自己創業或者出去工作都行”。
除了集團內部的“規定動作”,各成員校還能根據自身情況搞“自選動作”設置文化特色專業。
“我校缺乏師資,設備也不足,特色隻有音、體、美。”在龍宗清看來,民族文化既是學校的辦學特色,也是辦學紅利。於是,花垣職高引進苗鼓、苗歌、苗醫苗藥、苗族絕技等民族文化,以此來豐富學校的教學內容。可師資這塊兒,龍宗清起初掌握的資源有限,為此他想了一個辦法。
花垣縣教體局每年舉辦一屆“三獨”(獨唱、獨奏、獨舞)比賽。龍宗清就坐在台下觀察,哪支隊伍唱歌、跳舞厲害,哪個節目得了一等獎,他就跟局長提出要求,爭取把節目指導教師調到花垣職高。
這件事看似不可思議,卻是湘西州支持當地職業教育發展的“綠燈政策”。為了疏通教師招聘通道,職校校長甚至可以去縣教體局人事股調閱所有教師的檔案,將專業相符、條件優秀的教師調入學校。鳳凰縣職業中專學校常務副校長張誌敏笑稱這一過程為“吃點菜”。
芭茅草粘貼畫傳承人龍義文、“紮染”國家級傳承人張桂英、“嗩呐大師”吳培海、“苗歌大師”龍建傑等民間技藝大師,在被“點中”後相繼走上了職校講台。
服務本地,補齊基礎人才短板
百姓要脫貧,鄉村要振興。
職業教育,如何精準對接湘西州當下的發展要務,助力全州打贏脫貧攻堅戰?
2001年,鳳凰縣的旅遊業開始起步。跟隨旅遊熱度一起增長的,還有遊客投訴率。高峰時期,鳳凰縣的遊客投訴量甚至占到全省投訴總量的65%。
“不是不想做好,是不知道怎麼服務。”鳳凰縣副縣長吳漢章解釋道,“酒店缺少服務人員,遊客來了怎麼鋪桌子、怎麼打招呼,沒有人做專業指導,甚至一些少數民族的服務員,連普通話都不會說。”山高水遠,外地高端人才引不進來;就地培養,中等職業學校當時又沒有能力承擔起基礎型人才的培養重任。
擺在鳳凰縣麵前的難題,在湘西州具有普遍性。
怎麼辦?
“基礎型人才還是要自己培養才最靠譜。”按照這一思路,該縣以鳳凰縣職業中專學校為基地,整合培訓資源,成立職教中心,申報勞動力轉移定點單位相關資質,培養涉旅產業基礎型人才。
“比如賦閑在家的大媽,她可以通過非全日製的培訓,掌握客房服務、餐廳服務等相關技能,並且在酒店找到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早上做完工作,她還可以回去接送小孩。”據張誌敏介紹,近3年來,學校已為涉旅產業培訓社會人員3000多人次,每年還為涉旅企業培訓員工600人次。
“這幾年,我們的遊客投訴率基本為零。”吳漢章笑著說,狠抓職業教育後,鳳凰縣嚐到了甜頭。
說起甜頭,楊進為我們分享了另一則故事。
古丈縣有個老兵養殖場,是一位退役老兵回鄉後,利用鄉間便利條件開辦的。“我住吉首市,每次家裏想吃土雞蛋或土雞,就會上網訂購他家的。”楊進說,味道嘛,很正宗;電子商務用起來嘛,很便捷——人在家中坐,雞蛋送上門。
為了幫助本地農產品走出大山、走出湘西州,全州8所中等職業學校全部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為深山裏的“寶貝”搭建起雲端銷售平台,讓全省乃至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都能品嚐到這裏的美味。
“古丈縣的那位老兵,就是參加了縣綜合職業技術學校的電子商務培訓後,才掌握了開網店的技術本領。”楊進說,電子商務為當地家庭式的小規模種植、養殖產品打開了銷路,對老百姓來講,“這就是一種基礎技能的獲得”。
職業教育的貢獻,一方麵在於全日製人才培養,另一方麵在於非全日製人才培訓。采訪中,不管是縣長、局長還是校長、教師,都多次提到“現炒現賣”的職業教育模式,即“馬上培訓、馬上就業、馬上致富”。
話糙理不糙。
“現炒現賣”不僅擊中了“用戶痛點”,也是職業教育扶貧獨特而精準的思路。
“全州298萬人口中的五分之一、勞動力人口中的三分之一,均在外地務工。他們深切地感受到,在外務工如果沒有技術、沒有技能、沒有知識,找工作會越來越難。”餘曉紅解讀為,市場在“倒逼”當地老百姓轉換觀念。
據統計,2019年,湘西州共開展短期職業技能培訓200餘期、培訓3.4萬多人次;全州各職業學校共接收8476名建檔立卡戶子女免費接受學曆教育,為建檔立卡戶富餘勞動力開展鄉村遊講解員、電商等免費職業技能培訓100餘期,培訓學員5698人。
2020年,湘西州所有縣(市)全部脫貧摘帽。職業教育也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打贏了中職攻堅戰。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