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指南(試行)》,以區域產業發展急需為牽引,麵向行業特色鮮明、與產業聯係緊密的高校,建設若幹高校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等多主體共建共管共享的現代產業學院,造就大批產業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為提高產業競爭力和彙聚發展新動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建設指南》明確了現代產業學院七個方麵的建設任務:
1.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麵向產業轉型發展和區域經濟社會需求,以強化學生職業勝任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以提高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為重點,深化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係、方式方法、保障機製等。推進“引企入教”,促進課程內容與技術發展銜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融合。協調推進多主體之間開放合作,整合多主體創新要素和資源,凝練產教深度融合、多方協同育人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2.提升專業建設質量。圍繞國家和地方確定的重點發展領域,著力推進新工科與新農科、新醫科、新文科融合發展,深化專業內涵建設,主動調整專業結構,著力打造特色優勢專業,推動專業集群式發展。
3.開發校企合作課程。引導行業企業深度參與教材編製和課程建設,設計課程體係、優化課程結構。加快課程教學內容迭代,關注行業創新鏈條的動態發展,推動課程內容與行業標準、生產流程、項目開發等產業需求科學對接,建設一批高質量校企合作課程、教材和工程案例集。
4.打造實習實訓基地。基於行業企業的產品、技術和生產流程,創新多主體間的合作模式,構建基於產業發展和創新需求的實踐教學和實訓實習環境。構建功能集約、開放共享、高效運行的專業類或跨專業類實踐教學平台。
5.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探索校企人才雙向流動機製,設置靈活的人事製度,建立選聘行業協會、企業業務骨幹、優秀技術和管理人才到高校任教的有效路徑。探索實施產業教師(導師)特設崗位計劃,共建一批教師企業實踐崗位和“雙師雙能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
6.搭建產學研服務平台。鼓勵高校和企業整合雙方資源,建設聯合實驗室(研發中心)。強化校企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產品研發、成果轉化、項目孵化等工作。
7.完善管理體製機製。強化高校、地方政府、行業協會、企業機構等多元主體協同,形成共建共管的組織架構,探索理事會、管委會等治理模式,賦予現代產業學院改革所需的人權、事權、財權,建設科學高效、保障有力的製度體係。
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指導和組織開展現代產業學院立項建設和評估。具備條件的高校按流程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出申請,同時按規定向工業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報備。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專家進行論證,按照“分區論證、試點先行、分批啟動”的原則進行培育建設,並根據建設成效進行動態調整。
現代產業學院應已具備或近期可以達到以下基礎條件:
1.人才培養主要專業與區域產業發展具有高度契合性,相關專業已經列入“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範圍,具有相對優勢;
2.相關產業列入區域發展整體規劃;參與的企業主體參考產教融合型企業相關要求,在區域產業鏈條中居主要地位,或在區域產業集群中居關鍵地位;
3.具有相對穩定的高水平教學團隊;
4.相關企業主體參與的兼職教師人員,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數量不低於高校專職教師的數量;
5.加強產教融合,實踐教學學時不低於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總學時的30%;
6.具有相對豐富的教學資源;
7.初步形成理念先進、順暢運行的管理體係;
8.學校能夠提供相對集中、麵積充足的物理空間,每年提供穩定的經費支持,用於人員聘任、日常運行;
9.學校給予發展所需政策扶持。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