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3所院校師生相約西安歐亞學院,啟幕一場跨學科社會創新課程成果展
5月6日至7日,由西安歐亞學院文化傳媒學院承辦、西交利物浦大學未來教育學院共同發起的第四屆高校跨學科社會創新課程聯盟“2023年學生項目成果展暨大賽和課程體係建設研討會”在西安歐亞學院盛大開幕。西安歐亞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張娜,西安歐亞學院文化傳媒學院院長助理曹小娟,西交利物浦大學未來教育學院未來學習中心主任沈鞠明,澳門同濟慈善會北京辦事處主任李黎,澳門同濟慈善會北京辦事處項目經理翟希婷,西交利物浦大學未來教育學院韓竹琳等出席了本次活動。
開幕現場
活動合影
開幕伊始,西安歐亞學院文化傳媒學院院長助理曹小娟作為承辦方代表向前來參加此次盛會的全體師生致以誠意歡迎。結合科研經曆,曹小娟表達了當今社會環境中高校對於培養學生跨學科解決分析問題能力的重要性,並預祝大會順利舉辦,“希望遠道而來的師生能夠乘興而來,載興而歸。”
西安歐亞學院文化傳媒學院院長助理曹小娟
西交利物浦大學未來教育學院未來學習中心主任沈鞠明在大會開幕式上提出,當下社會問題太寬泛、太複雜,靠單門學科或專業不足以解決,因此整合多門學科見解、構建更全麵地認識對學生們格外重要。同時,他鼓勵學生結合社會創新項目實施過程,探索跨學科、超學科問題解決思維方式,最後預祝大家在下午的社會創新成果展示中能有更多的收獲,為大學生活留下難忘的經曆。
西交利物浦大學未來教育學院未來學習中心主任沈鞠明
參加本次活動的有重慶交通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全國23所院校(完整院校名單見文末)百餘名師生。聯盟院校共同推薦37組學生社會創新項目進行成果海報展示,文化傳媒學院共有六組作品入圍,我院同學結合自己項目實施經曆與外校師生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學生項目彙報作為此次活動的重頭戲於5月6日下午在三個平行分會場同時進行。此次社會創新項目成果彙報共有來自各大院校的33組作品參與。不同院校的學生們就自己近一年來在項目實施過程的問題發現、調研、解決,以及產品設計、測試、優化等環節進行了詳細闡述。其中我院學生作品《急急如廁In——性別平等視角下西安市公共衛生空間合理設置的探索與建議》《Fight協作App——提升大學生學習內驅力,促進高效協同》《暖陽科技——讓居家養老更安心》三組作品在成果彙報中都有精彩呈現。《Fight協作App——提升大學生學習內驅力,促進高效協同》更是作為分賽場優秀作品被推薦入圍特等獎提名。
每組學生彙報結束後,每個分賽場均有五名評委老師對大家的彙報進行提問。評委老師與學生團隊的交流更是充滿創意火花的碰撞,許多對於產品未來發展的希冀與建議都會在問答環節被師生們熱烈探討,這也正是此次活動舉辦的初衷。
5月6日晚,文化傳媒學院教師Vita博士組織校內外同學們進行破冰聯誼跨文化交流活動。基於同學們的不同地域背景、文化背景與學科背景,Vita博士通過參與式活動充分增進了同學們之間的了解,亦為未來學生之間的跨校互訪、跨學科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5月7日上午,課程聯盟師生分別通過抽簽的方式開展了基於跨學科課程聯盟未來課程持續建設的圓桌討論。教師圓桌緊密圍繞課程核心環節對本校課程適用性及挑戰、本校課程未來的發展與推廣計劃、對課程聯盟未來項目的意見和建議、課程聯盟學習資源建設的改進意見、各項學習資源在本校課程實踐中的適用性和應用計劃、本校課程使用各項學習資源時可能存在的問題、挑戰及解決方案等六個維度進行充分討論。
學生討論圍繞社會創新課程學習與項目實踐中視頻資源使用對發現並確定研究問題、資料搜集與整合、團隊合作、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案等四個維度展開討論。
在教師圓桌討論與學生圓桌討論討論結束後,教師代表與學生代表都對各組討論問題進行了總結與彙報。教師團隊就跨學科社會創新課程體係在未來的持續建設中仍需緊密圍繞跨學科這一關鍵詞重點探討了如何定義跨、怎麼跨等問題。此外,還就創新課程成果展(大賽)未來如何更好地推動研究導向型學習,以及如何設計課程思路,讓研究導向型學習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開展研討。
5月7日下午,第四屆高校跨學科社會創新課程聯盟“2023年學生項目成果展暨大賽和課程體係建設研討會”迎來備受關注的頒獎環節。我院學生法語菲團隊作品《Fight協作App——提升大學生學習內驅力,促進高效協同》、張媛團隊作品《暖陽科技——讓居家養老更安心》獲得大賽一等獎的佳績;薛穎團隊作品《急急如廁In——性別平等視角下西安市公共衛生空間合理設置的探索與建議》獲得大賽二等獎與最佳合作團隊單項獎的成績。此外我院學生作品《暢消易站》《閃易存》《拾柴》《“鏡”享無憂》作品獲得大賽三等獎。
在氛圍熱烈的頒獎環節結束後,澳門同濟慈善會北京辦事處主任李黎為此次大會做了閉幕致辭。李黎女士在與學生的互動問答中闡述了公益活動的價值,澳門同濟慈善會作為此次活動的支持方希望影響更多的同學關注社會問題,為社會創新項目貢獻自己的智慧,亦感謝加入跨學科課程聯盟的院校及老師們,希望未來可以持續助力社會公益事業。
附錄:
高校跨學科社會創新課程聯盟參與院校
成都中醫藥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移通學院、大連海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江漢大學、晉中信息學院、蘭州博文科技學院、南京工業大學、內蒙古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西師範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四川師範大學、蘇州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西安歐亞學院、西交利物浦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中國礦業大學
撰稿:劉陽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