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向遠方、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去1100公裏外,無問東西,無怨無悔。”2023年6月,一堂別開生麵的思政課實踐教學正在陝科大進行:同學們通過演唱、舞蹈、朗誦、舞台劇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自編自導自演《致敬西遷》《憶往昔,看今朝》《一起走過的歲月》等係列情景劇,將課本上的思想政治理論,轉化成鮮活的台詞和由衷的感悟,共同講述“光陰裏的故事”,感受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變革。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自主持召開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就如何辦好新時代思政課作出部署、提出要求。2個月後,陝西科技大學思政課教學改革案例—— “向祖國70華誕獻禮”主題紅色情景課堂第一次出現在師生麵前,就引起了強烈反響。
“紅色情景課堂”隻是陝科大思政課改革創新的一個縮影,如何切實把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落到實處?如何上好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如何讓思政課親切生動又體現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如何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五年來,陝科大的思政課走出了新路子,打開了新方式,拓展了新視野、豐富了新樣貌。
小課堂起了大變化
“思政課是一門良心課,知識講授是載體,價值觀塑造才是目的,課程既要有靈魂、更要有溫度,才能真正把道理講到學生心裏。”4年前,徐瑞仙教授通過人才引進政策來到陝科大任教,如何讓“00”後在思政課上抬起頭、有所獲、學做人,是她一直思考的問題。2019年以來,陝科大製定《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引進實施辦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職稱評聘辦法》等一係列專門製度,引育並舉、精準施策,已成功引進包括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在內的 16名博士及以上人才,打造了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生力軍”隊伍蓄勢待發,思政課改革也勢在必行。黨的二十大剛剛結束不久,馬院會議室裏就展開了一場格外熱烈的集體備課。“要找準黨的二十大報告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概論’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兩門課程在教材內容上的契合點,選擇生動鮮活的案例,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帶著溫度進課堂。”“可以通過曆史知識融入、觀點佐證融入、黨史故事宣講融入、專題式研究融入等‘四個融入’,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課堂。”“從‘辨’人生哲理、‘尋’行業楷模、‘訪’紅色遺跡、‘做’誌願服務、‘寫’感恩書信、‘講’依法治國等主題的實踐教學入手,融入德法教育”......思政課教師們各抒己見、分享心得、碰撞火花。
隨著《課程過程化考核實施方案》《青年教師導師製實施辦法》等一係列製度的印發實施,陝科大從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和考試考核三個環節同時入手,構建“專題化教學·項目化實踐·多元化考核”綜合改革體係,通過集體備課、思政課大練兵、課堂教學改革等方式,采取專題式授課的方法,把4門思政課整合成80個專題、16個項目進行實施,圍繞學生最關心的理論困惑和關鍵問題展開集體研討;創設情景課堂,將情景教學有機融入思政課教學實踐,開展“紅色情景課堂”項目化實踐,學生們成為台前主角,用一首歌、一首詩、一封信、一個故事,打造沉浸式思政“體驗課”;探索考核評價多元化,“一人一卷”網絡化考試+隨堂自主選擇考核+凸顯專業特征的個性化考試”相結合,以過程化考核替代“一考定終身”傳統式考核,切實做到因材施教、科學評價。一係列改革舉措讓思政課教師們越來越“心中有數、行之有方”,教師質量、教學水平得到質的提升。
“中國先進分子為什麼選擇馬克思主義?”“為什麼到了21世紀我們還要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堂上,老師們用這些讓學生們困惑的問題作為引入,從曆史事件講到曆史進程再到理論邏輯,最後以解答問題為課程畫上句號。
“爆劇”長安十二時辰的劇照、杭州亞運會的開幕盛景、“七上八下”的雇工之爭,這些都成了陝科大思政教師們課堂上信手拈來的案例和素材。
雨課堂彈幕、分組討論、課堂辯論、新聞述評、讀書彙報、社會實踐......豐富多樣的授課形式背後,是老師們千方百計讓思政課“有趣有料”,讓學生愛上思政課的良苦用心。
踏入如今的思政課堂,“低頭族”已經成為了曆史,取而代之的是遍布教室的“抬頭族”和老師們口中“一雙雙亮晶晶的眼神”。學校馬院也入選陝西省第二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1人受邀參加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並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3人分別獲得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一等獎、二等獎,20人分獲陝西省思政課教師“大練兵”教學展示活動“教學標兵”“教學能手”“教學骨幹”稱號。
思政課有了新“打開方式”
一則5分鍾的小視頻裏,以學生為第一講述人,通過“書法家”“軍事統帥”“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的主心骨”“祖國建設的領路人”五個維度講述“我眼中的毛澤東”,將視頻史料、影視片段、革命文物和現實場景無縫銜接,現實與曆史空間交疊,加以生動易懂的解說,一堂短而精的思政微課呈現在大家麵前。這是陝科大馬院張曉瓊老師指導的學生團隊作品《我們眼中的毛澤東》,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思政課微課暨紅色資源開發成果共享展示活動中獲二等獎。
“學生在哪裏,我們就去哪裏。”推動思政小課堂同網絡雲課堂緊密結合,積極探索網絡育人新路徑,已成為“大思政課”發展的必然趨勢。麵對互聯網技術快速迭代、意識形態“主戰場”轉移帶來的新形勢,陝科大緊跟教育數字化發展大勢,積極探索思政課新的“打開方式”。一方麵,學校緊抓入選教育部“青梨派”大學生思政課自主學習平台建設全國三家試點單位的契機,研發具有陝派底蘊特色的陝西“青梨派”平台,打造“學習派”線上思政大課堂和“實踐派”思政教育成果展示平台,最終實現“千校千麵”“千人千麵”智能化內容推送。另一方麵,依托承建省中心的平台優勢,打造網絡思政課程“資源庫”,構建全省高校“大思政課”教學資源共享平台,涵蓋全門類的思政課程以及文史、理工、藝術、軍事等門類的金課資源5235個,共建課程達到2499門。
將黨的創新理論用貼近青年話語體係和認知方式進行傳播,是網絡思政課的優勢之一,一係列創新的數字化教學手段,讓理論傳播變得更加多維立體。如今,來到陝科大 “VR思政”教學實踐中心,坐進“蛋艙”,帶上VR眼鏡,從190餘部VR思政資源中選擇好感興趣的課程主題,學生就能一秒沉浸在預設的思政場景中開始上課,在豐富的思政資源 “雲”資源、紅色基地多維實景、全景相機的加持下,思政課變得更加生動立體起來。
在不斷積澱下,陝科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網絡思政育人工作體係,擁有著教育部高校網絡教育名師、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幹等人才和陝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陝西省高校易班發展中心、陝西高校網絡意識形態研究中心等5個省級平台,相關工作案例被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簡報專題報道並呈送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在全國形成典型示範效應。
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課”
正值酷暑,驕陽似火,銅川市印台區王石凹村口的一棵老杏樹下,村裏的黨員幹部、鄉親們和小朋友們卻仿佛忘記了炎熱,聚精會神聽著陝科大“紅色基因·薪火傳承”研究生宣講團講述遵義會議和井岡山的故事。在王石凹中心小學,2名宣講員圍繞“奏民族之歌,揚信仰之旗”和“紅船精神”主題展開了紅色課堂教學,帶領孩子們同唱紅歌,製作紅船和國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堅持在實踐中發現真理、發展真理,用實踐來實現真理、檢驗真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陝科大始終堅持開門辦思政的想法,聚焦火熱的社會實踐和鮮活的社會生活,將思政理論小課堂與社會實踐大課堂緊密結合,在更接“地氣”中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課”。
“學院按課程製定了各門思政課實踐教學方案和實施細則,各有側重,各有亮點”馬院副院長阮雲誌告訴我們,“《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側重說輕工曆史、訪紅色足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側重讀哲學原著、析經典作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概論》側重做社會調查、演紅色經典,《思想道德與法治》側重寫感恩書信、做公益活動。紅色情景課堂就是其中影響最大、效果最好的實踐教學活動,單期活動網絡訪問量曾達到百萬+。”
“鄉村振興不能隻從課本上、網絡上片麵了解,必須沉下心去,跟著村幹部的足跡,用腳步丈量,用眼睛觀察,用數據記錄,調查研究才能真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院長吳明永教授曾在《“三農”問題與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這一課程上,鼓勵學生們要堅持問題導向,在社會實踐中拓寬視野、學用結合。受此啟發,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22級研究生王瑞琪和舍友組隊,針對農村電商發展這一問題前往銅川市開展實地調研。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盡管農產品直播產業發展迅速,但仍然存在著專業人才匱乏、產業鏈供應鏈不暢、產品單一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對於調研中發現的問題,隊員們詳細梳理並進行思考,最終形成了《陝西農村電商由“全”到“精”的發展過程——以銅川市為例》的調研報告,並在第十八屆陝西省挑戰杯中獲得了一等獎的成績。“理論聯係實際是馬克思主義主要的理論品質,作為馬學科的學生,我們更要把這種品質體現在日常的學習中。不親身實踐,就難以發現真問題,接下來,我們將發揮專業優勢,進一步圍繞‘如何解決鄉村電商直播人才匱乏’這一課題進行實踐探索。”王瑞琪頗有感觸地說。
善用大思政課,最終要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目的是培養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在課堂上分享《毛選》感悟、開展“我眼裏的中國”分組彙報、舉行“畫說小康”實踐活動、紅色故事主題宣講、“一封家書”的期末作業......學生們在閱讀名著經典、觀察校園內外、奔走鄉村田野中學習體驗、觀察社會、把握發展、掌握真理,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不斷增強,用冒著“熱氣”的思政大課堂譜寫起投身社會、實幹擔當的青春新篇章。
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陝科大成為全國輕工行業院校“大思政課”建設聯盟副理事長單位,獲批成為陝西省“大思政課”建設均衡發展示範高校、陝西高校“大思政課”建設“一校一品牌”創建項目、陝西“大思政課”教學資源共享平台項目等,與未央區教育局合作共建未央區大beplay体育手机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基地,與中國輕工業博物館、商洛市北寬坪紅色教育基地、王石凹煤礦工業遺址等合作建立“大思政課”教學實踐與研修基地。學生們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奔走中,播下了理想信念的火種。
“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如何上好新時代的大思政課,運用鮮活的時代素材,講好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所有思政課教師麵臨的時代課題。在一次又一次的守正創新中,不變的是立德樹人的初心,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我們相信,在理想信念之光的照耀下,青年一代正茁壯成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