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記者 陳昊昱 通訊員 武亞東 王穎)“大家好,我是來自中國計量大學的張伊文,我現在在浙江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遊船碼頭。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裏召開……”“我是嚴駿欣,來自中國計量大學,我現在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1927年,中國共產黨聯合國民黨左派,在江西南昌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3月25日,中國計量大學《計征途萬裏,量黨史百年》視頻集錦正式發布,青年學生們通過打卡全國紅色景點的方式,用自身經曆和所思所悟為大家講述紅色故事,汲取奮進力量,爭當黨史傳播者。
2021年2月,19級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張伊文走近南湖紅船,麵對鏡頭,為同學們深情講述著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曆史事件。“小時候春遊也會來到這裏,但那時候比較懵懂,也不能深刻理解紅船的重大意義。”張伊文告訴筆者,當自己再次回到這裏,了解了背後的故事後,內心產生了強烈的敬仰之情和精神共鳴。“紅船精神在我看來是一種革新的態度,是一種奮鬥精神。雖然我還不是黨員,但我會努力學習,發揚創新精神,爭取能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中國計量大學組織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喜迎建黨百年”主題活動,組織青年學生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以來經曆的重大曆史事件,取得的偉大曆史成就,以打卡全國紅色景點,錄製微視頻的方式學黨史、悟思想、強信念、跟黨走。
紅色百年行,青春向黨心。同學們的足跡遍布天安門、錢學森故居、修水縣烈士革命紀念館等著名紅色地標。在上海國際貿易中心、湖北省人民醫院、大慶油田曆史紀念館等具有時代特殊意義的地點也留下了他們青春的身影。
“大潮起珠江”,標準化學院的李懷普同學來到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重新感受四十多年前改革開放的偉大浪潮。她說:“在這裏,我看到了深圳的過去,深圳的現在,以及深圳的將來。在這裏,我也看到了中國的未來,看到了我們這一代年輕人身上的責任與擔當。”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絕對貧困現象曆史性消除。”中國計量大學材料與化學學院董小淳同學深入曾經是貧困縣、深度貧困村所在縣的貴州省銅仁市玉屏縣,感受家鄉近年來的巨大變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黨帶領我們脫貧致富。作為接班人,我們應學習與傳承黨的優良傳統,喝水不忘挖井人,無論未來走得多遠都要時刻銘記來時的路。”
一次次重走紅色景點,追溯紅色血脈,感受紅色精神,更加堅定了青年學子對黨史的深刻理解、對時代賦予責任的勇於擔當,更加激發起他們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的奮進之心。
活動總負責人、中國計量大學學生會主席團成員黃霆鈞說:“黨史學習教育不是外在的學習任務,而是我們青年學生內在成長需求。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向大家介紹自己家鄉的紅色景點,為大家講述紅色故事,將革命精神和愛國情感內化為永遠跟黨走的實際行動。”
據悉,此次微視頻紅色主題打卡活動共收到67個紅色景點錄製的作品,打卡點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國計量大學學子用鏡頭記錄的不僅是溫暖的記憶,更是踐行初心使命的堅定決心和青春擔當。“這隻是個起點,我們還將通過讀書分享、紅色宣講、團團微講堂等線上線下多種形式,將‘紅色故事’轉化為‘紅色教材’,講好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的故事,教育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學習黨史、堅定信念、緊跟黨走,以實際行動向建黨百年致敬。”該校團委書記陳子良表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