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線上線下打卡紅色景點 學黨史入眼入腦入心
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記者 白菁潔 通訊員 程振偉)“你從上海灘的小船走來/ 那驚濤拍岸的宏聲響徹了中華大地的上空/你從延安的窯洞中走來/ 那星星之火啊在中華廣袤的大地燎原......”
24日下午,在杭州上城區思鑫坊裏的那個“小巷裏的博物館”,一群青年“接力”高亢朗誦,用他們特有的方式“打卡紅色景點”,做到學黨史“入眼入腦入心”。
“這裏是杭州青年運動史館,這裏見證了發生在杭州的青年跟黨走創造嶄新中國的曆程。今天我們在這裏參觀史館,在這裏高聲朗誦《永恒的血流》,在這裏定位發朋友圈留下打卡印記,同學們,雖然你們不在現場,但希望你們和我們一樣銘記此刻。”
![](./W020210330337167041161.jpg)
正在直播的,是杭電會計學院大二學生鄭子隅,她參加的是會計學院“紅色曆程打卡活動”。據會計學院黨委副書記賈鵬飛介紹,學院和中共杭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合作,從杭州精選中共杭州小組紀念館、朱德紀念室等25個極具代表性的紅色場館,覆蓋杭州所有區縣,“學生隻要有時間,鼓勵大家前去打卡,自覺學黨史提升精神境界。”
會計學院另一名同學王宇鋒告訴記者,一直以來自己很喜歡親身觀看紅色場館、景點,就好像是在穿越時空和革命先輩對話,每一次都受到可貴的精神洗禮,“現在在杭州求學,一定要盡量把杭州的紅色景點走完,不留下遺憾,相比先輩們為我們做的,我們做的還太少。”
27日下午,在杭電生活區學生學習生活社區——守正書院裏,一群大學生在接受另一種形式的學黨史教育。
“我曾經發誓,要用我的學識,改變中國人的命運......手上沒有劍,和有劍不用,不是一回事。”隨著熒幕上錢學森的一句對祖國和人民的堅定誓言,全場的學生觀眾,心潮澎湃。
“和一大群和自己一樣的青年學生一起,看電影《錢學森》,感覺真的不一樣。”材料與環境工程學院大一學生吳申奧表示,錢學森當年毅然回國為新中國研製火箭、導彈,打破美國威懾,今日中國在部分科技上被美國卡脖子,“大科學家錢學森的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科技報國,我輩責無旁貸。”
![](./W020210330337167057912.jpg)
杭電團委書記王秋蘭介紹到,從3月20日開始,“百年尋夢”周末紅色影院即“開幕”,每周六一場紅色電影,《建黨偉業》《建軍大業》《建國大業》《我和我的祖國》等影片,將會帶領同學們回到那些中華民族最該銘記的曆史時刻,“一大群人一起看紅色電影,也是可貴的儀式教育。”
“過去的寒假,我特地去了家鄉淳安的茶山紅軍紀念館,在淳安縣最西南部,有一個‘一腳踏兩省,一餐走三縣’的省際邊界村,它就是廈山村,廈山村下轄有個隻有百來人的自然村叫茶山村,1935年1月9日晚上,在茶山村一個叫“敦睦堂”的方氏宗祠內召開了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會議,史稱“茶山會議”。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方誌敏主持了會議,軍團長劉疇西、政治委員樂少華、參謀長粟裕等人參加了會議。10餘日後,方誌敏劉疇西不幸被捕,英勇就義。今日我們的幸福生活,其實也是革命先烈用鮮血、犧牲為我們鋪就的。我希望通過我的解說,大家也記住我家鄉茶山這個有著光榮曆史的地方,記住方誌敏、劉疇西這些革命先烈為我們的偉大付出。”
在杭電會計學院上周五晚上舉行的的“百年尋夢 家鄉尋訪革命景點”分享會上,來自浙江淳安的許誌鴻,和同學們分享起寒假去家鄉茶山紅軍紀念館“尋夢黨的曆程”的經曆,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線上帶領大家尋訪家鄉的紅色資源,感到無比自豪”。
“有來自浙江嘉興南湖的同學帶領大家線上參觀中共一大會址,有來自安徽大別山地區的同學帶領大家線上尋訪金寨縣革命紀念館,而我則用PPT結合影像材料、圖片給大家介紹了,當時進步青年‘爬也要去延安跟黨走’的激情歲月。”來自陝西富平的王熙慶同學告訴記者。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