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年輕人創作寧波本土紅歌 唱響青年擔當強音
“這呼喚那麼清晰響亮,是生死考驗前的無私奉獻……”這個五四,寧波建嶴的鄉野間歌聲嘹亮,一群年輕人走進當地紅色景點建嶴學校,用一首原創歌曲《媽媽的呼喚》,將四明大地的紅色故事唱響講活。
這群年輕人來自哪?他們為什麼會創作《媽媽的呼喚》?
原來,這群年輕人來自寧波財經學院,是該校“00後talker”、鄉音團隊成員,他們致力於用“聲聲入鄉,句句流傳”的歌曲形式,用說唱樂、情景劇等方式挖掘這些埋藏在寧波鄉村的本土紅色故事,用年輕人的方式讓更多青年了解這些曆史。
“在學校組織的一次誌願服務活動中,我走進了海曙區建嶴村,了解到了‘建嶴媽媽’鍾仁美不畏艱險、支持革命鬥爭的故事,這深深地感染了我,想著一定要把這個故事講給更多人”該歌曲主創魚益浪介紹了自己的創作初衷,“於是我結合自己說唱特長,與幾位誌同道合的朋友探討了通過實地采風調研形式,編輯開發將舞台劇、理論宣講和原創音樂融為一體的寧波本土紅色音樂作品的構想。”
有了構想,寧財院的這群年輕人說幹就幹,很快就成立了鄉音團隊,開始了對“建嶴媽媽”革命故事的整理和再創作。“紅色音樂創作與我們平時的流行音樂不同,既要朗朗上口、富有藝術特色,又要生動講述曆史故事、傳唱紅色精神,這給了我們不少挑戰。”魚益浪說,為了做到把故事講的更深動更入心,讓更多青年人聽到這首歌後產生主動了解這些革命故事的興趣,他們在歌曲前半段寫的是建嶴媽媽的經曆,後半段則是把祖國的發展成就寫了進去,“相當於是給‘建嶴媽媽’作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彙報,告訴她一代代中國青年,胸懷國之大者,把祖國建設得越來越好了”。
在對《媽媽的呼喚》音樂作品的藝術加工與曆史還原取舍上,這群年輕人也不馬虎,“我們深知紅色作品創作不能為了押韻順口而隨意填詞,畫麵美觀而任意取景,因此我們還邀請了當地梅園革命史跡陳列館的義務專職講解員唐亞鳳阿姨做創作顧問。”創作團隊成員張亞鑫介紹,唐阿姨是建嶴村的‘百科全書’和紅色黨史的‘活字典’,她為團隊提供了不少專業指導。
“讓青年引領青年,讓青春唱響未來。我們在青年宣講團建設上不斷鼓勵學生自主創新傳播方式和話語表達,通過話劇、音樂、情景劇再現等形式打造沉浸式宣講,讓學生在演中學、學中悟、唱中傳,以青年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講‘活’紅色曆史。”寧波財經學院團委書記張海峰介紹,接下來,學校團委還會積極支持“鄉音團隊”建設,幫助其對接更多鄉鎮紅色資源,鼓勵其進一步創作新的寧波本土紅色歌曲。“我們期待,寧財青年人的鄉音,能夠聲聲入鄉,句句流傳,讓寧波本土紅色故事被更多青年傳唱、紅色精神為更多青年賡續。”
通訊員:徐凱陽 孫珺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