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峰:兒童立場 本真育人
集團化學校要有三個調整 把握好五種辯證關係
目前,很多學校都在走向集團化辦學,很多學校也都擔負起名校辦分校,強校帶弱校的責任。對於集團化辦學,崔世峰認為校長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麵調整:角色變換,要從“學校人”轉變“集團人”,眼中有學校,心中有集團。章程引領,要從“思考者”轉變“行動者”,有思考更有行動。創新治理,要從“校長”轉變“理事長”,發揮引領、服務和擔當的職責。
崔世峰表示,集團化辦學還要從“價值提升”、“治理創新”、“結構開放”、“過程互動”和“內生發展”等方麵來指引。價值提升是豐富辦學內涵,形成未來學校發展理念。治理創新就是讓管理重心下移是從頂層金字塔式的管理轉變到重心下移的扁平化管理。結構開放是打破發展瓶頸,突破管理壁壘。過程互動是辦學是一個交流互動、體驗成長和智慧分享的過程。內生發展則是一個學校發展必須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全體教職員工的內驅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學校方可迎來燦爛春天。
在崔世峰看來,集團化辦學除了要把握“理念共識,機製共通,資源共享,隊伍共融,課程共建,發展共贏”的基本原則外,還要把握好五種辯證關係,才能促進教育集團內生發展。包括:立足當下,放眼未來。站位要高,落地要低。找準學校發展的戰略定位,製定集團化辦學章程,落實“十三五”學校發展目標。放眼未來就是對未來3—5乃至更長遠目標進行預測和前瞻,明確集團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擴大規模,提高質量。當集團化辦學架構形成後,辦學的規模勢必不斷擴大,如何平衡解決規模與質量的問題,我想就是變革內部治理模式,避免“臃腫”而“乏力”。集團化辦學初衷不是把幾所學校簡單集合而成的傳統式綠皮火車,其目的是“抱團取暖”成為每節車廂都有動力的現代化高鐵。選拔價值認同、執行力強的執行校長是關鍵,實行集團理事會決策,理事辦公會執行,達到同部署、同落實、同見效。認同共性,倡導個性。價值認同是集團化辦學的核心問題。價值是否深度認同,直接關係到思想是否達成共識,理念是否達成一致,決定是否把握好學校發展核心,是否能聚焦質量提升。“校長圓桌論壇”就是結合集團發展過程中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確定論壇主題,交流碰撞,統一思想,達成共識。三個校區一脈相承,又各具特色,在“抱樸守真,每一個孩子都是琥珀”的核心育人價值觀引領下,以“讓孩子擁有高質量的幸福人生”為辦學使命,以“文化一體化、管理一體化、教學一體化、考核一體化、隊伍一體化”等五個一體化作為支撐。分別以“傳統文化”“科技創新”“國際理解”的辦學定位,形成了“一校一品”的集團化辦學格局。平衡稀釋,內生造血。集團化辦學初衷就要產生“1+1>2”的聚變效應,適當的稀釋換得更多成員校的更多營養和健壯,促進了新校、潛力校的快速發展,整個區域內總體辦學效益提高,這是大格局、大胸懷。從另外一個層麵來說,輸血也是新陳代謝,極大地激發了各成員校發展的內在活力,促使內生式發展,激發其自身的“造血”和“孵化”功能,實現協同創新,共同發展。相對集權與相應授權。要明白“權責一致”的道理,建立執行係統和監督體係,總校長要善於賦予相應權利給校區校長,從而提高辦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