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深圳公務員申論熱點:個體化社會與社會治理
http://gongwuyuan.eol.cn 來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5-01-19 大 中 小
【背景鏈接】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持續變遷,社會流動和社會分化日益加速,城鄉社會個體逐漸從原來作為其行動框架和製約條件的單位或集體、社區,甚至家族和家庭中抽離,日益自由並成為能“自己決定自己命運”的個體,社會的個體化特征和趨勢日益清晰,個體化社會已然到來。在個體化社會,個體獲得了相對更多的自主權、更多隱私性的個人空間,為個體自由而全麵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與此同時,失去集體或單位的庇護之後,個體麵臨的是更多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性困擾,社會風險不斷向孤立、孤獨的社會個體沉澱。個體化社會的新特征及其對傳統社會治理的挑戰,需要社會治理新的應對。
【深度解析】
[個體化社會的新特征]
受現代化進程的高度時間壓縮、既有城鄉二元社會結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和社會福利製度建設滯後等因素複合疊加影響,我國的個體化社會呈現出與總體性社會迥異的新特征。
一是社會關係的脆弱化。城鄉流動導致部分鄉村個體長期脫離原有家庭和鄉村社會,家庭關係、與所在村莊內部的親緣和地緣關係弱化;去單位化改革導致部分城市個體與原有企事業單位的關係弱化。個體重新建立的主要是臨時性業緣關係,個體與親人、家庭、社區、單位的關係日益脆弱。
二是生活場域的陌生化。鄉村個體流入城鎮後所麵對的是迥異於鄉村社會的陌生城市生活環境,住房市場化改革後城市個體生活的商品房社區也是典型的陌生人社會。陌生化場域中,個體之間的深度交往和社會合作減少。
三是意義世界的功利化。個體從原有社區、集體和家庭中抽離之後,個體依附不再,社區、集體和家庭庇護亦不再,個體對集體的責任和義務意識淡化,個人主義迅速在個體意義世界中擴張;市場化帶來的金錢意識、功利意識也迅速泛化為個體生活和交往中的行為準則,個體意義世界充滿著功利化。
四是風險承擔的個體化。個體化社會,個體生活在變動不居、缺乏安全感的社會關係中,個體失去集體的庇護和溫暖,個體自己選擇並且為自己負責,原來由國家和集體承擔的社會風險向社會個體日益沉澱。
[個體化社會對社會治理的新挑戰]
由於社會個體不斷從階級、社區、集體中溢出,不斷從抽象的集體主義中脫離,個體化時代的社會治理,已經不可能再像總體性時代的社會管理一樣,僅憑對社會資源和社會機會的全麵掌控就能實現,僅僅依賴單位或集體、社區等中層社會設置就能實現。個體化時代的社會治理麵臨新的挑戰。
一是治理問題個體化的挑戰。社會分化嚴重,個體的資源稟賦、生存經曆和生存環境有著天壤之別,各自麵對的問題及其利益訴求均呈現個體化特征。在個體化社會時代,如果依然沿襲總體性時代社會管理所強調的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采用同樣的方法和手段來處理不同個體的問題,勢必會對越來越多的個體和特殊人造成利益損害。
二是治理組織能力弱化的挑戰。個體化時代,個體從所在單位、集體、社區中不斷溢出成為社會人,單位和集體對個體的規製力、影響力不斷弱化,傳統社會治理所依賴的城鄉基層組織資源在社會治理中的能力不斷受到挑戰。
三是治理合作困境化的挑戰。社會治理是公共或私人機構和個人對公共事務的共同治理,強調多元主體的合作共贏,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實現社會合作是社會治理成敗關鍵。個體化時代,傳統鄉村共同體和城市單位共同體分崩離析,親緣、地緣關係維係社會合作的功能一蹶不振。與此同時,身處激烈競爭市場中的個體越來越將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奉為行為準則,合作達成的難度超出了以往任何時代。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