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複旦大學委員會在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雜誌刊發文章《服務高質量發展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一起來看——
服務高質量發展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中共複旦大學委員會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把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作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決策,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我國高等教育與祖國共進、與時代同行,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高校要更加自覺肩負起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使命,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
一、服務高質量發展是一流大學的重要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放眼全球,任何一個教育強國都是高等教育強國。世界各國都把辦好大學、培養人才作為實現國家發展、增強綜合國力的戰略舉措。一流大學都是在服務自己國家發展中成長起來的。我國高校要勇擔曆史使命,緊扣時代脈搏,把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作為重中之重,推動教育強國建設,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和人才支撐。
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把牢服務高質量發展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我們要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流大學”。新時代我國教育事業取得的成就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我們要堅定不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紮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流大學,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高校要心懷“國之大者”,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在對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過程中體現價值、贏得優勢、爭創一流。
圍繞中國式現代化,提升服務高質量發展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教育強國必須“以教育理念、體係、製度、內容、方法、治理現代化為基本路徑,以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為核心功能,最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中國式現代化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人民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體,要堅守人民至上理念,更好回應人民各方麵訴求和多層次需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要更好發揮教育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作用,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的現代化推動人的現代化。要充分認識我國教育麵臨的內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積極應對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人口結構變化給教育帶來的挑戰,有針對性地解決在建設教育強國上存在的差距、短板和弱項。高校要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努力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的時代課題,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
推動構建高質量高等教育體係,增強服務高質量發展效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係,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我國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其中高等教育實現了從大眾化到普及化的曆史性跨越,已經建成高等教育大國。但是,我國高校的辦學質量和育人水平同國家需要、人民期待還有差距,高等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整體質量不夠高、高水平人才供給不充足、服務國家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不夠強等問題亟待解決。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體係需要有一流大學群體的有力支撐,一流大學群體的水平和質量決定了高等教育體係的水平和質量。我國要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闊步邁進,必須構建起一流大學體係。高校要堅持推動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研攻關水平提升,以自身高質量發展助力高質量高等教育體係建設,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複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
二、把發展科技、培養人才、增強創新更好結合起來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單獨成章進行布局,體現了三者相輔相成、協同發力、強勁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重要戰略地位。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聯動,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形成良性循環。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總書記進一步強調,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具有內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要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一體統籌推進,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新征程上,高校要進一步強化係統觀念,把發展科技、培養人才、增強創新更好結合起來,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加強高水平基礎研究,有力支撐科技自立自強。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競爭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力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進科研創新,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一流大學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引導支撐各學科紮根原始創新,助力夯實我國科技自立自強根基。要加強高水平有組織科研,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相結合,積極構建基礎研究支持體係,完善問題聚焦、任務耦合、路徑協同、成果集成的聯合攻關機製,引導、激勵和保障科研人員在無人區、交叉點潛心鑽研。涵養學科交叉開放生態,夯實基礎學科基石作用,激活傳統學科潛能,孵化新興前沿學科,積極推動學科融合創新,構築學科發展新優勢。近期,複旦大學上線了雲上智算平台,聚焦範式變革,布局科學智能,大力推動“AI+”學科融合創新,把科研挑戰“最大變量”轉化為基礎研究“最大增量”。要營造良好創新氛圍,健全科技評價體係,不遺餘力打造引領、原創、開放、包容的學術生態和製度環境。弘揚科學家精神,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不斷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為解決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提供人才支撐。當前,我們自主培養的拔尖創新人才不足、關鍵核心技術受製於人的局麵還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國內技術與國際最先進水平仍有差距,領軍和高端人才大量依靠海外引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相對滯後,供需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高校要發揮培養基礎研究人才主力軍作用,加強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源源不斷地造就規模宏大的研究後備力量。要堅持夯實基礎、突出特色,以服務高質量發展為導向,完善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製。圍繞招生、學製、專業和評價等重點領域,敢於突破常規思路、打破成規束縛,更加重視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進一步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有的放矢培養緊缺人才。
統籌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彙,激發創新活力動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自主創新的關鍵,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創新型人才。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係統分析我國各方麵人才發展趨勢及缺口狀況,根據科學技術發展態勢,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動態調整優化高等教育學科設置,有的放矢培養國家戰略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高校兼具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的多重功能,要聚焦產業結構布局和轉型升級重大需求,統籌三者協同發展,創新產學研融合模式和載體,優化創新創業生態,延伸教育鏈、服務產業鏈、支撐供應鏈、打造人才鏈、提升價值鏈。要充分發揮高校的特點和優勢,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彙,源源不斷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推動創新發展、產業升級和人才培養深度融合,為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貢獻創新活力。
三、以加快建設一流大學的主動擔當服務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教育強國、怎樣建設教育強國”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指明了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方向和重點任務,強調要提升教育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貢獻力。我們要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在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征程上,堅持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指導工作,把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重要任務,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堅持立德樹人,築牢辦學治校基石。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建設教育強國的目的,就是培養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一代又一代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確保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後繼有人。複旦大學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全校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全麵推進“時代新人鑄魂育人工程”,著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矢誌奉獻國家和人民。建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為牽引的思政課程群,善用“大思政課”,強化實踐育人體係。堅持以文化人,打造“文化校曆”品牌,弘揚優良校風學風,厚植育人沃土、學術沃土、文化沃土。以思想強基、師德固本、實踐立行、典型引領、服務支撐為抓手,全麵夯實教師隊伍建設基礎性工程,引導廣大教師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誌向和抱負,堅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養紮實學識、勤修仁愛之心,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範,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麵發展的人。
堅持引育並舉,努力培育一流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強調要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當前,培育頂尖人才和青年英才是重要任務。複旦大學深入實施“大人才”戰略,抓住國際人才轉移的曆史新機遇,下決心選擇有利於提高人才國際競爭力的道路,堅持不懈抓好全球人才的引育工作。千方百計引進世界頂尖人才,通過“領軍人才+青年人才”、“大師+團隊”等模式,促進實現以才薦才、以才引才、以才聚才。搭建“卓學優秀人才—卓識傑出人才—卓越領軍人才—卓著頂尖人才”四層次培育階梯,按需遴選、綜合支持、動態調整,個性化實施覆蓋職業生涯全周期的人才發展支持方案。堅持“發現好苗子就培養、發現有潛質就支持”的培養理念,實施未來頂尖人才培養計劃,高質量推進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強基計劃、卓博計劃,全覆蓋實行本科“2+X”培養模式,構建“高精尖缺”研究生教育格局,係統完善本研貫通、多學科交叉、科教融彙的一體化、長鏈條培養體係,全麵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健全黨管人才體製機製,深化人才工作體製改革,支持“頂尖、衝尖、拔尖、冒尖”各類人才發展,完善促進人才脫穎而出、健康成長的工作機製,努力營造幹事創業、奮進擔當的良好氛圍。
堅持發揮特色,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流大學建設要“抓住曆史機遇,緊扣時代脈搏,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推進高等教育現代化,高校絕不能搞“小循環”、“自循環”,必須積極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讓自身發展的“小邏輯”服從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大邏輯”。一方麵,主動融入城市空間和功能布局,把校區功能升級和空間拓展融入地方發展定位和空間布局,全麵增強校地合作力度,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麵,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新要素,推動我國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積極構建麵向全球的、開放的國際合作體係,圍繞“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主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經驗、發出中國聲音,著力打造卓越的育人、學術、文化中心,推動增強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來源 | 《求是》2023/18,轉自求是手機報微信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