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至21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24年“體健融合”項目高質量建設培訓會在南京召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秘書長吳英策,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丁曉昌,上海市高等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汪歙萍,天津市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宋改敏,江西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肖德征,河北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胡保利,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王恩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施大寧,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張連紅,學會事業發展部副主任白逸仙,中國高等教育培訓中心執行主任趙鋒,貴州省高等教育學會秘書長向嵩,重慶市高等教育學會副秘書長劉穎,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副秘書長鄧輝,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副秘書長梁韶暉,學會體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閻守扶、李建臣,今日教育集團董事長劉強,以及內蒙古自治區高等教育學會、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福建省高等教育學會、重慶市高等教育學會相關同誌出席培訓會。會議由李建臣主持。
吳英策講話
吳英策指出,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教育強國建設步伐,全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國高教學會於2023年12月設立了“體健融合”項目,積極探索高校“體健融合”的新經驗、新模式、新路徑。為做好高校體育工作,一要服務體育強國戰略,深化體健融合,多措並舉推進體育高質量發展。二要推進體育教學創新,優化人才培養,厚植體育精神、優化課程體係、創新教學模式、改革體育考評機製。三要深化體育教學研究,加強成果轉化,緊跟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發展。
丁曉昌致辭
丁曉昌認為,“體健融合”項目對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非常及時、意義重大。他表示,一要從國家戰略高度認識體健融合的必然趨勢,重視體育在培育新質生產力中的作用。二要從高等教育普及化把握體健融合的發展特征,做好體健融合的加法。三要從教育數字化轉型謀劃體健融合的途徑方式,推動傳統體育教學向網絡化、平台化、無邊界化轉變。
張連紅致辭
張連紅歡迎各位領導和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來寧參會,感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的大力支持。他介紹了南京師範大學的校史、體育專業發展現狀與主要成就,期待此次培訓會議能夠促進體育相關專業的學術交流,豐富體育與健康相關的經驗交流,進一步助力體育強國建設。
施大寧作報告
施大寧作題為《識勢 求變 育新人——創新人才培養體係的構建與實踐》的專題報告,認為創新人才培養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他介紹了加強學科交叉融合的經驗舉措,高校要培養能堪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李建臣主持
白逸仙作報告
閻守扶作報告
白逸仙介紹了項目背景和實施規劃,從項目意義、項目內容和各階段成果提出了要求和建議。閻守扶、李建臣等專家進行了footbike運動相關的理論和實踐培訓。參訓學員通過小組討論分享、現場模擬比賽等形式學習了footbike技術的動作要領、技巧戰術、裁判規則等。來自全國50所立項高校及20餘所入圍高校的項目負責人、實訓師共150餘位代表參加了培訓會議。
期間,組織召開了“體健融合項目推進研討會”。來自13個省、市高教學會負責同誌圍繞 “體健融合”理念推廣、項目管理和申報、加強各省高教學會的主體作用等問題展開討論,為豐富高校體育服務供給體係和模式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大家認為,一要加強理念推廣普及。要通過社團活動、組織競賽、研討交流、課題研究、成果發表等形式,大力宣傳“體健融合”理念,建議將體健融合項目納入高校教師考核評聘範圍。二要加強項目的申報和管理。各省高教學會應鼓勵省內高校加強對立項項目的指導,構建高效的管理體係。同時,積極將立項項目納入省級教育改革項目,如開設選修課程、投入必要的教學設備、優化評價指標等。三要充分發揮各省高教學會的主體作用。各省高教學會應積極利用自身平台優勢,完善項目管理機製,並在各省高教學會中設立體育類分支機構,以促進體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吳英策總結講話時指出,感謝與會者就“體健融合”項目高質量建設提出的建設性意見建議。他強調,該項目不僅是體育教學改革的一項舉措,更是立德樹人的重要內容,希望通過“體健融合”項目這個小切口,推動健康教育、體育強國建設大作為。建議各省高教學會積極組織參與、支持推廣該項目。中國高教學會的發展需依靠各省高教學會積極聯動和同頻共振,共同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研討會由白逸仙主持。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