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中國教育網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08年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標準預測試卷(五)

http://gongwuyuan.eol.cn  來源:  作者:  2007-11-19    

  一、注意事項

  1. 申論考試是對應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 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鍾,作答110分鍾。

  3. 仔細閱讀給定資料,按照後麵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

  >>>08年公務員考試專項:申論考試的四大誤區

  二、給定資料

  1. 2006年,黨中央召開了十六屆六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並提出了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製度的重大曆史任務。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體學習會上,胡錦濤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以下簡稱《講話》),深刻闡述了醫療衛生事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明確了醫藥衛生體製改革的方向、目標和工作任務,極大地鼓舞了全國醫療衛生工作者。國務院成立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部際協調工作小組,共同研究醫藥衛生體製改革的重大問題。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對城市社區衛生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國務院成立了城市社區衛生工作領導小組,吳儀副總理擔任組長,並製定了指導城市社區衛生發展的一係列文件。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製度,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係。”溫家寶總理指出:“著眼於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製度,強化政府責任,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各級黨委和政府從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利益的高度,大力支持衛生發展,采取了一係列政策措施,為推進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2. 《農村衛生服務體係建設與發展規劃》於2006年正式實施,規劃投資216.8億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覆蓋範圍最廣、投資力度最大的一項農村衛生建設規劃,也是“十一五”期間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點工程。再加上東部沿海地區政府的安排,“十一五”期間農村衛生建設總投資將超過300億元。全國疾病預防控製體係和醫療救治體係建設已完成投資269億元,城鄉公共衛生服務條件明顯改善,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係建設蓬勃發展,政府保障力度逐步增強,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社區衛生與醫院服務合理分工、密切協作、雙向轉診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係正在逐步建立。加強公共衛生和城鄉基層衛生人員培訓,提高業務技術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質。大力組織開展城市衛生支援農村活動,積極實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增強了農村衛生服務能力。

  3. 各級政府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建設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積極推進,穩步實施,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2006年9月底,全國已有1433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占全國縣(市、區)總數的50.1%,實現了年初確定的工作目標。有4.06億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占全國農業人口的45.8%,參合率達80.5%。2006年1至9月,全國有1.4億農民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受益,共得到醫療費用補償95.8億元。從總體上看,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運行平穩,逐步規範,衛生服務水平提高,農民醫療負擔有所減輕,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有所緩解。

  4. 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乙型肝炎等重大疾病防治體係逐步完善,“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列入“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製不斷完善,處置能力得到提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鼠疫防治工作得到加強。全國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網絡進一步完善,93.5%的縣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和70.3%的鄉鎮衛生院實現了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傳染病預防控製和應急反應能力明顯提高。加強青藏鐵路沿線的鼠疫防控工作,有效保護了鐵路沿線居民和旅客的健康安全。2006年,發生了“齊二藥”、“欣弗”等幾起不良藥物事件,影響全國,我們反應及時,處置得當,救治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加強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等重大慢性疾病防治工作,探索社區防治幹預經驗。婦幼保健工作不斷深入,“降消”項目成績突出。大力組織無償獻血活動,全國無償獻血占臨床用血比例達到98%,強化了血液安全質量管理。加強衛生法製建設,積極推進依法行政。國務院頒布實施了《艾滋病防治條例》和《血吸蟲病防治條例》。衛生部發布了《放射診療管理規定》、《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暫行規定》和《衛生標準管理辦法》等規範性文件,健全了7個衛生標準委員會。積極推進《初級衛生保健法》、《中醫藥法》和《精神衛生法》的立法工作,部署開展“五五”普法活動。連續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活動,整頓和規範醫療服務市場秩序,取得階段性成果。深入開展食品衛生專項整治,認真履行食品衛生監督職能,及時查處了一批嚴重危害群眾健康的重大案件。

  5. 繼續深入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醫院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不斷改善。加強醫療服務管理,提高醫療質量,規範醫療流程,優化就醫環境,實行院務公開,改善醫患關係。嚴格高新技術準入管理,保護患者健康安全。推進同類醫療機構醫學檢驗、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和單病種最高限價辦法,減輕群眾負擔。各地積極開辦惠民、濟困醫院或病房,為經濟困難人群提供優惠醫療服務。衛生部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修訂了《醫療廣告管理辦法》,規範醫療廣告市場。加強財務會計內部控製和審計,規範醫院財務管理。結合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深入宣傳優秀醫務人員的先進事跡,廣泛開展向華益慰、吳孟超、喬淑萍等優秀醫生學習活動。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紮實開展對醫藥購銷中商業賄賂的專項治理,積極探索建立長效工作機製。

  6. 充分認識中醫藥在我國的重要曆史地位和作用,堅持中西醫並重的方針,繼承發揚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在城市社區和農村衛生服務中大力推廣采用中醫藥適宜技術,發揮中醫藥在醫治艾滋病等傳染病、慢性病和疑難病症等方麵的獨特作用。完善中醫藥繼續教育製度,提高中醫藥人才隊伍素質。加強中醫藥科學研究,建設國家中醫科學院,成立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組織協調小組,探索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的有效途徑。將中醫藥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列入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增強中醫藥繼承和創新能力。積極研究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促進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擴大中醫藥在世界上的影響。

  7. 胡錦濤總書記強調指出:醫療衛生事業是造福人民的事業,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係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也關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關係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是人民生活質量改善的重要標誌,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保證人民群眾公平享有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是實現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體現。胡錦濤總書記的以上論述,言簡意賅,深刻闡明了衛生事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闡明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強調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必須高度重視衛生事業發展,使廣大人民群眾公平享有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我們都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總書記這段講話的深刻內涵,明確職責和肩負的任務,把發展衛生事業,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作為社會文明、進步、和諧的重要體現和國家富強民主的重要標誌,竭盡全力,積極推進。

  8. 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也明確指出了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要求我們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對國家、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研究采取有力措施,抓緊研究解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衛生事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建立了遍及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係,服務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從業人員素質持續改善,醫療保障製度逐步建立,一些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傳染病得到有效控製,居民平均期望壽命、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標達到了發展中國家的先進水平。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衛生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第一,重大疾病流行仍比較嚴重,疾病預防控製任務相當繁重。第二,城鄉之間和地區之間醫療衛生發展不平衡,居民健康狀況差距擴大。第三,醫療費用上升過快,群眾負擔加重。第四,醫患關係緊張,醫療糾紛增加,暴力衝突等惡性事件時有發生。

  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一是我們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質和社會保障作用認識不足,政府投入不足,監管不力,一些公共醫療衛生機構的公益性質淡化。二是忽視基本衛生保健製度建設,群眾的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需求缺乏製度保障。三是衛生事業發展不協調,農村和城市社區衛生發展嚴重滯後。四是公立醫療機構運行機製不合理。人員經費、運行經費和發展資金基本上依靠服務收費,加重患者負擔。五是醫藥價格嚴重虛高,安全、有效、廉價的藥品得不到有效保障。這些問題影響了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損害了人民群眾利益,不利於和諧社會建設。必須高度重視,認真研究解決。

  第一,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製度。這是中央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對於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衛生保健權益,解決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曆史意義。

  我國人口多、人均經濟水平和財政收入水平低。這種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的健康保障製度必須從最基本的衛生保健入手。《決定》提出的基本衛生保健製度,就是一種由政府組織,向全體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的保障製度。這項製度的實質是加強公共衛生體係、農村衛生體係和城市社區衛生體係建設,並健全財政經費保障機製,完善公共衛生機構和城鄉基層衛生機構的公共服務職能。這項製度以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為目標,以公共衛生機構、農村衛生機構和城市社區衛生機構為服務主體,采用適宜醫療技術和基本藥物,由政府承擔人員經費和業務經費。這項製度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注重公平和效率,有利於縮小群眾的基本衛生保健服務差距。

  目前,我國已經具備了著手建立基本衛生保健製度的條件:一是黨中央強調以人為本,切實維護人民利益,注重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政治基礎;二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財政收入穩定增長,這是經濟基礎;三是人民群眾要求基本衛生公平,期盼社會和諧,這是社會基礎;四是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遍及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取得了初級衛生保健服務的工作經驗,這是工作基礎。我們一定要按照六中全會《決定》的要求,紮實工作,積極推進。

  第二,建設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係。基本衛生保健製度的建立,可以為城鄉居民提供基本衛生保健服務,但不能滿足群眾所有的醫療服務需求,居民患重病到醫院治療,還需要建立社會醫療保險製度,幫助群眾抵禦經濟風險。由於我國城市化水平低、居民收入差距大、農業人口和非正規就業人口多,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全國難以建立起統一的、城鄉一體化的社會醫療保險製度。隻能根據城鄉實際情況和不同人群的收入情況,建立不同形式的混合型醫療保險製度。六中全會《決定》中提出: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發展社會醫療救助,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這些製度彙合在一起,將構成我國比較完善的社會醫療保險體係和醫療救助體係。多層次的醫療保險製度與基本衛生保健製度相銜接,構成了覆蓋城鄉居民、比較完整、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保障體係。

  第三,建立國家基本藥物製度。藥品是維護人民健康的特殊產品和重要手段。藥品的特殊屬性決定了藥品的生產、流通具有一定的社會公益性質,不能完全靠市場調節。政府應該加強對藥品生產、采購、配送、使用等環節的監管。六中全會《決定》提出建立國家基本藥物製度,整頓藥品生產和流通秩序,保證群眾基本用藥。這是治理我國醫藥秩序混亂,價格虛高,不公平交易,商業賄賂嚴重等問題的一項根本製度,也是保證醫療質量、促進合理用藥、減輕患者負擔的重要措施。根據世界上90多個國家的經驗,國家基本藥物製度應作為國家藥品政策的核心。其主要內容是:國家按照安全、有效、必需、價廉的原則,製定基本藥物目錄;政府招標組織國家基本藥物的生產、采購和配送,並逐步規範同種藥品的名稱和價格,保證基本用藥,嚴格使用管理,降低藥品費用。同時,要整頓藥品生產流通秩序,積極促進藥品生產流通的規模化和現代化,改變目前企業規模小、數量多、監管難的狀況。嚴格企業和藥品準入,加強質量監管,確保藥品安全、有效。

  第四,建立科學、規範的公立醫院管理製度。六中全會《決定》和胡錦濤總書記《講話》中,都強調要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轉換機製、加強監管的原則,按照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的要求,深化醫療機構管理體製、運行機製、財政經費保障機製改革,推進醫療機構屬地化和全行業管理,理順醫藥衛生行政管理體製,強化公立醫院的公共服務職能,糾正片麵追求經濟收益的傾向。實行“政事分開”和“管辦分開”的根本目的,在於強化政府對醫療機構的監管責任,主要措施是實行屬地化全行業管理。對醫療機構不分投資渠道和隸屬關係,由屬地政府明確有關部門監管職責,實行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監管的機製。“醫藥分開”的實質是改革醫院“以藥補醫”機製,逐步取消藥品加成政策,政府財政對醫院給予相應經費補貼,並實行藥品收支兩條線管理,切斷藥品收入與醫院的經濟聯係。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的關鍵,是科學確定劃分兩類醫療機構的標準,實行不同的經濟政策,維護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公益性質。對公立醫院要規範收支管理,控製盲目創收傾向,發揮其公共服務職能。

  9. 1月8日,衛生部部長高強在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的報告首度向公眾描繪了一幅醫改的草圖,即4項基本製度——基本衛生保健製度、醫療保障體係、國家基本藥物製度和公立醫院管理製度,是改革構想的四大支柱。

  其中,對其核心“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製度”有了細致的展現,即在基本醫療領域和公共衛生保健領域,政府既提供資金,也提供醫療服務,並主導藥品來源。

  盡管在公共衛生領域,政府主導改革各方已達成共識,但就衛生部以上醫改思路的核心,爭論在各部委間繼續升溫。

  爭論集中在建立基本衛生保健製度需要多少財政投入?投給醫療服務的供應方還是需求方?基本醫療如何界定等三大方麵。

  盡管增加公共投入已成為共識,但是衛生部這一方案存在著三大爭議。

  首先,衛生部方案中,政府免費提供全民基本醫療保障所需的投入存在質疑。根據衛生部醫改課題組的初步測算,要達到免費提供全民基本醫療保障的目標,大約需要國家財政投入2600億元。

  “但在實踐中,這方麵的投入可能是個無底洞。”財政部有關人士表示。

  對此,1月10日,衛生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衛生部新聞發言人回應說:“我們認為這個製度的實施應該說現在是恰逢其時。”

  他的理由是,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為設立這樣的製度提供了經濟保障;而且近幾年來衛生部在農村和社區衛生服務體係的建設,也為這個製度的實施提供了技術和物質上的保證。

  在衛生部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部長高強也稱,衛生部對此進行了測算,結果“並不是天文數字”,它應該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

  如何界定“基本醫療”(簡單稱“小病治療”),是爭論的第二個焦點。

  衛生部方案的核心在於,免費向全體國民提供最基本醫療藥品和治療,主張列出一個基本醫療服務、基本藥品、基本病的清單,列於清單中的屬於免費範圍。

  “我們過去強調的初級衛生保健‘六位一體’的功能,已經包括了常見病和多發病的社區防治,現在突然又來了‘基本醫療’這麼一個詞,專業人員都搞不懂到底是什麼意思。”上述勞動保障部人士質疑。

  “介入疾病的早期診斷納入了公共衛生的範圍。”新聞會上,毛群安對政府為何免費治療“小病”如是解釋,並進一步分析,有些疾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能費用很低,不然小病逐漸成為大病,整體醫療費用會更高。“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認為基本醫療作為一種重要的製度納入到製度設計中來。”

  毛群安表示,盡管在醫學上,何謂基本醫療還沒有定論,但從政策操作層麵上而言,社區衛生機構和農村鄉鎮衛生所能夠提供的醫療服務可以定性為基本醫療。因為,按照醫療機構能夠提供服務的水平進行劃分,這樣便於操作,也便於公眾理解。

  對此,勞動保障部持異議,“這會帶來很多漏洞”,會出現“按照機構性質劃分,一方麵拿了政府給的錢,另一方麵還是在走過去的那條路——賣藥創收”。

  更為關鍵的是,誰有權力來界定基本醫療。

  “不能是一個部門說了算。”上述勞動保障部相關人士表示,因為,“小病和大病由誰來決定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你用製度化的形式確定下來就更危險了,會導致製度把人夾在中間,比如,社區醫療機構和大醫院可能出現互相推諉病人。”

  勞動保障部有關專家還進一步對此提出了質疑:從醫學科學來看,病人是一個整體,什麼疾病是基本,什麼疾病不是基本很難界定。同時還存在一個由誰來建立和管理基本醫療的問題。

  而一旦把這個權利交給供方,在按服務數量獲得服務補償的條件下,問診者有病沒病,供方都會為其提供“基本醫療”,過度服務的現象不可避免。如果按人頭付費,則供方會控製供給而導致服務不足。

  此外,在公權不斷擴大,監管又缺乏的情況下,容易導致腐敗。因此,資源浪費或者供給不足是補供方思路難以規避的製度缺陷,它的實施是以資源配置效率損失為代價的。

  政府對社區醫療的投入到底是投在供方還是需方?即由誰來幹?成為爭論的第三個焦點。

  各種信息透露,衛生部醫改方案的主導思想是,政府免費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即補供方。 補供方的優勢在於,可以公平地分配服務,服務一旦免費或廉價,則可保障可及性,讓更多人受益。另外補供方還有著便於組織的製度優勢,在中國這樣的高度集中管理的國家尤其有利。

  據透露,去年底,衛生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劉新明,向多部委組成的醫改協調小組提出了一份社區醫院規劃的醫改方案。在這份操作方案中,政府將對醫院建設、醫療設備、醫護人員待遇等方麵全額埋單,為此,政府的總投資估算為兩千多億元。

  對此,“質量問題是補供方政策選擇的嚴重困擾。”勞動保障部相關人士稱,並分析,在服務機構、人員利益受到保證的前提下,改善質量的動力下降;在壟斷經營狀態下,質量更是沒有保證。

  同時,直接補供方還有一個問題是,減、免費服務的福利剛性,使得財政投入不斷擴大,執行過程中往往出現財力不足導致公共服務提供不足。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直接扶持供方,就會形成政府跟公眾直接博弈的格局,政府承諾過少,不會解決實質問題,承諾過多,不能兌現。

  勞動保障部的專家認為,從效率上看,隻有補需方,也就是通過購買醫療服務才能實現資源效率最大化,即政府不必直接投入醫療機構,而是通過第三方購買服務,無論醫療機構是大是小,或公或私。

 

 

 

 

 

推薦給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糾錯    我要打印
beplay2网页登录公務員APP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內容推薦

公務員電子周刊

滾動新聞
eol.cn簡介 | 聯係方式 | 網站聲明 | 京ICP證140769號 | 京ICP備12045350號 |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236號
版權所有 北京中教雙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