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育體係以結構為基礎、以關係作聯結,高質量教育體係包含結構匹配社會、關係縱橫協調、體係流動通暢、調節自動適時等要素。闡釋了高質量教育體係和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方向及二者間的“表裏”關係,提出了構建高等教育結構體係的原則,討論了當前的重要關係變量和未來工作重點。“十四五”期間,我國高等教育結構體係建設要麵向新發展格局,關注城鄉、產業的人口變化和結構需求,鞏固以本質特征為基礎的內涵發展,重視教育國際化和社會對學校辦學的影響,著力提升國家創新發展新動能,並具體以“理論型、實踐型、應用型、職業型”高校分類發展框架來製度性推進。
關鍵詞
“十四五”;高等教育;結構體係;高質量發展;高校分類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教育工作的明確要求。2020年,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已達到54.4%,按照國家規劃要求,“十四五”規劃結束時還將達到60%。如何適應新發展格局下的產業發展需求,迎接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期的國際競爭挑戰,實現普及化階段的教育高質量發展?這些重大問題迫切需要教育結構調整和體係建設的有效應對。
一、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我國已全麵進入高質量發展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期間教育的重要任務。教育高質量發展,首先體現在各級各類教育的內涵建設上,並以此為基礎實現彼此的相互融通,最終滿足社會需求,為此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厘清各級各類教育的社會功能定位
基礎教育是使孩子們感知客觀、形塑主觀、健康成長的人生根基,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是青少年獲得本領、奔向理想、通往社會的雙車道,繼續教育是在職人員融合工作、選擇發展、提值賦能的營養劑。
基礎教育畢業生直接進入勞動力市場,是教育短缺時代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狀況,不符合現代產業分工的要求,隻適合於粗放型發展階段。而年輕一代經過高等教育或職業教育,有規格有質量有秩序地進入勞動力市場,正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要求,同時也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形態。
(二)抓準抓穩各級各類教育的本質內涵
教育體係,對內是受教育者成長的路徑,對外是市場識別人才的符號。各級各類教育的體係建設要抓準抓穩自身特有本質,按本質特征實現內涵式發展,有效滿足學生相應的成長需求和社會需要。
在整個教育體係的鏈條中,基礎教育重在奠基,職業教育重在尚技,高等教育重在培思,他們在體係建設中內涵發展的重點分別是健康科學、熟練適用和創新實現。高等教育要為提升國家創新能力服務,培養各行各業的前端人才,實現對各行各業的科技支撐,體係建設在普及化階段需要體現出本質內涵的一致性和特色呈現的多樣性,高校分類發展是麵向社會分工要求的必然選擇。紮根中國大地是大學根本的辦學路徑,推動基礎學科和新興學科建設、加強學科交叉及產業融入、致力重大關鍵技術突破是大學應答國家需求的關鍵,而在人才培養上需要特別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訓練。
不同高校要依據自身特色和前瞻科技未來,在內涵發展上下功夫,在國家教育體係中找準自己的辦學定位,在知識傳授、技能訓練、思維開發、問題解決的匹配關係上實現自己的育人目標,評價改革要針對不同學校的內涵特征有所側重。
(三)實現各級各類教育的相互融通
完善教育體係的目的是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滿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方向是朝著建設一個更大規模、更加多樣化、更加公平的高質量教育體係而努力。不同層次類型教育的銜接溝通是體係建設的重要內容。
麵對國家高質量發展需求,創新是心髒動力,應用是血液循環,都不可或缺。在創新方麵,高校在“十四五”時期要致力通過創新擴充經濟發展新動能,通過科技推動產業結構、經濟業態、社會形態發生變化,緊抓第四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要戰略機遇,贏得國際競爭的勝利,推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成功實現;在應用方麵,要重點解決好實用人才的培養方式和提高成長問題,完善從中職到本科、從學曆教育到職業培訓的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完成好疏通和嫁接工作,使職業教育畢業生能夠在合規、有序、通暢的通道中實現學曆提升,但其辦學模式、升學方式、考試內容等必須與普通教育明顯不同。
各級各類高等學校要力求增強自己的特色優勢,融合創新和應用,上下溝通、左右聯通,合力形成四通八達的人才成長立交橋,建構出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多樣化的理想形態。這也是通過體係建設而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原本之義。
(四)促進教育與經濟社會的有機契合
世界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到來、中美戰略博弈加劇、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逆全球化思潮的興起等,都在深刻影響著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秩序的走勢;同時,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已發生轉換,國家發展正處於邁向人均GDP 12 000多美元高收入經濟體的關鍵節點。麵向未來,經濟轉型發展、城鄉結構調整、區域主體功能確立、創新戰略驅動、勞動力結構升級等急劇變遷,我們需要化解眾說紛紜的“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需要防範“黑天鵝”“灰犀牛”的風險隱患,需要用成熟穩定的結構性體係應對各種變化。
我國已經開啟邁向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新征程,作為一個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大國,經濟健康和產業安全是發展的重大問題,為此需要加強和完善自身產業體係,將擴大內需和融入全球相結合。教育需要應對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助力推動“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強構建為夯實強國基業而麵向國內市場的生產供應鏈,有效調整因衝突加劇而引發國際分工變化的產業結構鏈。要特別注重以科技革命推動新興產業發展,把製造業做大做強,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實現區域和諧與鄉村振興。其中,人口素質是發展的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是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創新型人才、工程類人才、應用型人才、技能熟練人才都不可或缺。
二、高質量教育體係
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教育發展必須關注的大局大勢。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期間提出:要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後來又多次在重要講話中強調,新格局在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成為重要的國家戰略。麵向未來,環境複雜性和前行挑戰性顯著增強,人才和創新是目標達成的關鍵,教育曆史責任重大、戰略地位突出、服務全產業鏈條的任務加重,對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具有決定性意義,體係建設需要跟上。
(一)什麼是好的結構體係
教育結構體係研究,包含著對結構體係的科學理解、構建原則、調整依據及目標方向,也包括如何看待各級各類教育自身、彼此之間及與社會間的相互關係,在複雜多變的現代社會還應包括結構體係的自適應能力。
好的教育結構體係就是高質量教育體係,是新時代教育結構體係建設的理想目標。好的教育結構體係應能遵循教育規律、滿足時代要求、形塑社會理想,各級各類學校辦學定位清晰,各級各類教育溝通銜接順暢,整個教育結構體係開放包容,麵向社會形成自適應調節機製。其中,形塑社會理想和形成自適應調節機製,是新時代對教育結構體係的更高要求。高質量教育體係建設就是要在結構適應社會、體係自身通暢且能自動適應社會調節上開展工作。
高質量教育體係與教育高質量發展相互包容、互為依存,其內在要素是一致的。但與教育高質量發展首先是各級各類教育的內涵建設不同,高質量教育體係構建重在滿足人的成長需求和契合社會結構要求,並保持教育、學校的活力。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工作要求、是內涵實質,高質量教育體係是工作抓手、是呈現形式,二者是同一事物的“裏”“表”關係。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既要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的內涵發展及完善自身體係,更要加強各級各類教育間及其與社會的相互融通,注重把各要素有機地融入麵向個人、適合社會、開放靈活的體係之中。
(二)結構體係的現狀與優化
教育結構體係是對國家基本教育狀況的架構與描述,需要成熟、定型和穩定。越是成熟的結構體係就越定型,以宏觀有序、微觀搞活的總體狀態滿足著社會的多元需求。而教育結構體係的構建、定型、完善體現在一個緩慢的成長過程中,這一過程既與社會發展階段有關,也與教育的普及化程度相聯。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逐步建立起能夠滿足不同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基本需求的教育體係,這一體係龐大而運行有效,這是我們對教育結構體係現狀的判斷和開展未來工作的基礎。即是說,教育體係已基本成形,教育結構趨於合理,但需要與時俱進,需要進一步與教育、社會發展的新形勢相適應,需要進一步成熟定型完善。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優化完善,特別是克服過於剛性的問題,讓教育結構更加契合經濟社會發展,讓體係根據社會變化而實現自主調節,還有就是把一些新興教育形態和已經發展起來的合理教育形式有機地融入現行教育體係之中。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聚焦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從更加成熟定型、更加完善、更加鞏固三個階段,對國家製度建設進行總體安排和戰略部署。其中教育領域的引領句是“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係”,說明教育體係是製度性因素,體係建設是製度性建設,各項教育改革要以體係建設為基礎進行製度性安排。還需要說明的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教育體係”和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指的是同一個教育體係,是對同一個教育體係的不同側重表述,高質量是教育內在要求,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是社會對接要求。
(三)結構體係的構建原則
第一,適應社會需要。教育與社會經濟的契合度,是反映教育發展是否健康和國家競爭力強弱的重要指標。教育規模越大普及化程度越高,對教育滿足社會經濟需求的要求就越高。第二,方便個人選擇。選擇性增強是社會進步的標誌,普及化階段更是這樣。人的個性特征千差萬別,對教育的需求多種多樣,教育結構體係在選擇性供給、柔性銜接方麵都要不斷做出改善。第三,遵循教育規律。教育越發展,結構越複雜,體係越豐富,就越要依據教育規律建構。其中,各級各類教育發展及其相互、內外銜接,一定要符合人的成長規律和教育內外部發展規律的要求,這是完善新時代教育結構體係需要關注的重點。第四,聯結關係和諧。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內部關係協調不好,整個教育事業就難以健康科學發展,規模、質量、結構、效益是永恒的議題。這裏有需求、文化、觀念等多種因素,但和諧、有序、平衡是政策的施力點。第五,發揮最佳效益。體係的整體效益不僅僅是一個投入產出問題,更是一個推動社會經濟按新理念發展的重大效益議題。其中,內涵式發展是關鍵,各級各類教育要按本質屬性發展。第六,動態調節通暢。自適應調節、適時動態調節是複雜係統良性循環的保障。新時代麵對未來教育、社會發展複雜性的不斷增強,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和計劃、政策手段的關鍵作用需要綜合運用,要注重建立起通暢的能反映動態要求的適應性反饋調節機製。
三、完善高等教育結構體係所涉及的重要關係
結構反映狀態、體係反映關係,狀態需要穩定、關係需要柔性,結構體係建設就是聚焦教育內涵結構匹配社會經濟、體係自身流轉通暢且適應社會主動調節為目標開展工作。結構是體係的基礎,傳統的教育體係建設是以結構為重點,甚至探討的就是教育結構議題,主要包括層次、類型、區域、形式等,在不同時期納入過學科、管理結構等側重方麵。在教育全麵進入普及化的今天,社會複雜性在增強,國際競爭挑戰加劇,特別需要增強對關係的研究。改革開放以來,人口流動加劇、城鎮化發展態勢、國際化影響加大、新型教育形態產生、社會教育因素增多等也開始成為教育體係的基本內容或重要變量。
(一)需要處理好的四種基本關係
“十四五”期間,教育結構體係的定型完善工作需重點處理好層次間、類型間、形態間、內外間四種關係。其中,層次類型關係永恒存在,但常談常新;受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教育理念影響,教育形態較之於過去變化最大,新形態、新業態層出不窮;教育與社會的融合是近年來教育發展的短板,而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教育結構體係的理想狀態是結構問題反饋及時,體係通暢自動調節。
層次間關係主要體現在教育層次不斷上升上。當前,各級教育均進入普及化階段,其教育內涵的特征及如何實現內涵式發展構成了新時代教育發展的關鍵。高等教育跨入普及化門檻後,碩士、博士研究生的發展規模成為引人矚目的焦點。
類型間關係主要反映在多樣性上。這些年教育類型的複雜性陡然增加,各項改革也非常活躍。大的方麵指向理論型人才和實用型人才的差異性,具體反映在普職結構關係、應用型本科轉型、學術性學位和專業性學位、學科結構調整等方麵。
形態間關係主要體現在新形態不斷湧現。20多年前談教育結構體係幾乎不太涉及教育形態問題,因為幾大教育形式非常鮮明,那時候提得較多的是管理結構。時過境遷,教育與社會的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化,信息技術成為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手段,課外線上教育成為規模龐大的產業,這些都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局麵如何架構,是新時代需要關心的議題。
內外間關係主要反映在教育對社會的適應上。這是現代社會教育發展的重大問題,在教育規模龐大和社會變革加劇的情景下也可以說是教育發展的關鍵問題。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社會,教育與社會的契合度還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我國當今的教育不適應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結構問題,是教育在結構上存在著與社會的不匹配問題。
當然,也還有公辦、民辦教育關係,它既可以歸為類型上也可以歸為形態間,所指形式也不一致。這就是事物的複雜性。
(二)人口流動和城鄉結構是影響發展的重要變量
人口變化、遷移聚集和城鎮化發展,與經濟發展有關,影響著教育的發展布局,是製訂教育規劃的依據點,是配置教育資源的基礎。從短期來看,各年齡段人口數量和結構直接影響人民群眾對各級各類教育資源的需求;從長期來看,人口數量和結構的變動將影響市場人力資源狀況。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人口質量、城鎮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口流動高度活躍,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豐富的人口紅利。人口由鄉村向城鎮集聚,城鎮人口比重由1978年17.9%提高到2020年63.9%。近年來人口由欠發達地區向發達地區大規模流動的總體趨勢存在,但西部地區人口流出現象正在得以扭轉。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在2010年到2020年間,廣東、浙江、新疆、西藏的人口增長率超過10%,北京、重慶、貴州、寧夏、福建、海南在5%至10%間,上海、天津、江蘇、山東、陝西、河南、廣西在0%至5%間,其他省和自治區為負增長,總體上東部地區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個百分點、中部地區下降0.79個百分點、西部地區上升0.22個百分點。
“十四五”期間,學齡人口變化對教育結構體係和教育資源配置產生較大影響。高等教育適齡人口數繼續增長,18~22歲高等教育適齡人口數呈上升趨勢,2025年上升至7303萬,期間增幅為5.2%。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將促進城市群落的形成,高級專門人才將向主要城市群特別是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聚集。
至2035年以前,由適齡人口數量增長幅度看本專科生和研究生規模擴大的壓力並不大,這將有利於實現內涵式發展。高等教育正好可以抓住契機,主動調整結構,理順體係,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加強與社會的融合,注重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民群眾升學需求,特別要瞄向推動國家創新發展新動能的戰略要求。
(三)教育國際化影響的變數加大
國際化是影響教育結構體係的重要因素。2017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首次突破60萬大關,且增速明顯,2019年高等教育來華留學在校生規模也達到33.31萬人。如此大的體量,必然影響到國內的教育,影響到教育結構體係的狀態及其調整。進一步來看,隨著疫情全球蔓延和美國對我國打壓的加劇,國際化影響的不確定性在增加。
2019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按照正常發展,預測將於“十四五”期間進入世界高收入經濟體行列。屆時,國家、個人需要解決的問題,考慮問題的思路都會有所不同。這是推動我國教育國際化的積極因素,但由美國泛起的“逆全球化”思潮卻是阻礙因素。
開放是大勢,任何封閉的係統最終必將陷入混沌、走向死亡,這是由係統科學揭示出來的客觀規律。經濟全球化是總的趨勢,各國自然稟賦不同存在比較優勢、資本趨利的本質不變、科技創新能夠降低成本,這些也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我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主動關閉,但也不能被動關閉,高水平對外開放仍是努力方向。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門正式印發了《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即表明了我們堅持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決心和相關的政策要求。
我們要對出國留學和來華留學的趨勢、規模、結構、形式等有所預研,對他們如何與國內教育體係銜接融合有所預判。如麵對疫情後大量留學生的未來學業需求,可以考慮多通道多方式建立中外高校教育合作——由我國高校與海外高校達成合作育人協議,雙方合作完成疫情期間歸國留學生的學業;推動現有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與國外院校合作,接收因疫情中斷學業留學生在國內完成學業;推動大學的國際教育學院建設,與國外大學合作,開展語言學習和基礎課學習,通過合作加強交流。這些都是與結構體係相關的新變化,要注重這些通道、合作的長期性和規範化建設。
長期以來,高等教育既是改革開放參與者也是受益者。麵向未來,更要發揮先鋒隊和融合劑作用。
(四)社會和線上教育成為重要的參與因素
近年來,社會參與和信息化技術逐步成為教育的內生變量,滲透、應用越來越廣泛,他們與學校教育的互補銜接成為未來教育繞不開的話題。網絡社會正在形成,課堂與線上教育界限甚至不再清晰。
一方麵要重視發展。從辦學實踐看,教育與社會的融合是高等學校麵向的重大議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二者的關係將更加緊密,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是根本的路徑選擇,深入社會、解決實際問題是高等學校育人和科研的重要方向;從信息技術的推動看,長期以來政府的高投入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實際的作用,教育戰線“停課不停學”,直接推動了教育新形態。未來的教育模式改革探索將進入活躍期。另一方麵要規避問題。學校是育人主陣地,要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同時要主動思考各種銜接問題,按教育規律辦事,注意規避不良影響。
教育不簡單等同於課堂教學。要關注未來教學場景、教育模式發生的深刻變化,“線上、線下+實踐”的混合模式正成為未來教育的生長點。人們經常談到的線上線下教育的混合式教學,不能是簡單地將線下課程搬到線上,而是要利用線上教學方式特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因材施教。精品線上課程雖不能完全替代地方院校的課堂講授,但會使部分教師的作用變成輔導討論,從而推動教學模式發生變化。隻有不脫離實踐的教育,對人的成長促進才是全麵的,高等教育需要直麵社會遇到的現實問題。將來的學校可能越來越關注資源共享,成為對各方開放的平台,形成大教育辦學格局。
四、新時代高等教育結構體係建構的重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麵向建設教育強國的目標任務,麵向教育新形態的不斷產生,一個科學合理的教育結構體係對於教育發展至關重要。而建立起這樣一個結構體係,需要以解決現實問題和實現現代化目標為導向。
(一)在高等教育發展大邏輯下思考結構體係議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表明我國已經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未來的工作重點。
就高等教育而言,未來高質量發展的邏輯關係是:第一,時代和教育內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有麵向“兩個大局”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高等教育普及化向縱深發展和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等核心要素;第二,國家以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來應對,特別要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增強創新發展新動能等;第三,高校以在找準自己在體係中的方位來應對,聚焦辦學和育人如何適應時代要求、自己的特色和內涵發展模式等;第四,評價改革要做好遵循新發展理念的護航工作,如果暫時還做不到引領,至少也要做到適應,要引領和適應變化。
“十四五”期間,教育體係建設在教育高質量發展中具有龍頭地位,起著綱舉目張中的“綱”的作用。建設重點是製度性地形成紮根中國大地辦學、助推國家創新發展、充滿生機活力、包容“理論性、實踐性、應用性、技能性”多元人才成長需要的高等教育結構體係。
(二)以提升國家創新發展新動能為關鍵來建設結構體係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到來,使得高新科技成為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國際競爭合作的核心因素,創新及其產品實現愈顯重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是根本推動力,中美戰略博弈是重要變量,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是新增變量。
創新是贏得未來的根本出路。在世界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不進則退,學習跟蹤模仿已起不到治本的作用,必須通過創新來推動產業經濟社會的根本性變化。
創新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點。“十四五”期間,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抓關鍵、補短板。“關鍵”能發揮引領性的作用,主要在科技創新和高水平開放方麵,“短板”是要解決的突出問題,聚焦在民生和創新方麵,所以創新既是關鍵也是短板。高等教育麵向新發展格局應該是全鏈條全方位的,創新無處不在——高新技術產業是先導,核心技術需要突破;而民生產業是穩定的基礎,技術技能附加值也需要提高。每所高校都要把培養創新人才放在突出位置,根據使命定位和模式凝聚創新方向方式。要向科技要經濟、向教育要人才、向創新要未來。
“四新”是高校創新工作突破口。新工科首先在複旦大學這樣的綜合大學形成“複旦共識”,蘊含著理科找出路。“工”其實就是“造”,理科找出路就是根據科學原理創造出新的產品,進而進行批量製造形成新的產業。之後,傳統工科大學利用集約工程技術優勢也開始向新興產業進軍。這其實就是在推動產業經濟的升級換代,因此新工科的提出具有戰略意義。新農科、新醫科與新工科有相近性,一方麵生物生命科學本身就是科研的前沿,另一方麵逆全球化思潮興起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更使大家看到了綠色生態、鄉村振興和健康中國、生命全周期的重要性,學科方向形態及與之相關的產業都在發生變化。新文科既涉及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自信等價值觀軟實力,也涉及智能技術等科技元素的融入,教育的內容結構方式都將發生重大的變化。所以,“四新”涉及學科交叉及科學技術與產業的融合,將催生新產品,形成新產業,能促進創新實現經濟結構調整,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高校工作者更需要明白發展的方位點在哪裏。
(三)以高校分類發展為牽引來帶動結構體係
在高等教育的結構體係中,高校的類型架構是基礎性的,因為它既是顯性的也是可控的,關鍵是思路方向要正確。從根本上說,人才供給與需求的結構性矛盾是教育發展需要麵對的永恒問題,人才需求變化與教育結構體係密切相關,但這是一個長期的緩變量,隻能做大的方向性或戰略性判斷。不僅如此,辦學模式影響著教學模式,高校類型還決定著人才的培養方式。
從大的框架看,存在著學科性人才培養和應用性人才培養兩個體係的學校模式。國外是這樣,隻是各國界限分明程度不一,德國和美國分別代表著分明與不分明的兩級;我國也是這樣,“雙一流”建設和應用型高校轉型是近年來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兩大政策方向。產業的先導靠創新創造、產品的質量靠技術技能,“心髒動力”和“血液循環”一樣都不能少。
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中等偏上階段,產業結構調整加速,高等教育社會需求增長迅速。從世界長期發展態勢看也是如此。我國未來高校人才培養的層次重心將逐漸上移,本科、碩士和博士層次的人才培養規模進一步擴大。與產業分布的“三、二、一”結構相適應,就業和人才培養結構也呈現出麵向“三、二、一”產業的特點。新需求催生新職業,高技能人才、專業人才、研發人員等科技推動經濟發展人才將成為未來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重點,衛生健康、人文藝術等促進人們美好生活的人才也將成為社會需求的重要關切。
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學校人才培養規格與社會人才需求職業劃分的對應關係相對緊密,如以文理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培養科學家、工程類院校培養工程師、專科學校培養技術員、技校培養技術工人。後來,社會走向了市場經濟體製,高校也更加綜合化起來,高等教育更加重視通識教育,人才培養的規格逐步模糊起來。再後來,又有了“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建設等一流大學建設和新建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及職教本科,兩個體係的高等教育逐步明朗起來。但是從實踐層麵看,兩個體係似乎又罩不住,如原行業特色高校就不方便歸類於現在的應用型高校,那他們屬於什麼?為此,筆者也曾經把我國高等學校分為“理論型、實踐型和職業型”三類,其實是把大部分應用型歸到職業型裏麵去了。
現在分析看來,科學家、工程師、技術員、技術工人的人才規格劃分還是具有經典意義的,大類非常清晰,當然每一大類也包含多種學科、行業、職業。核心變化在於科學家不完全是書齋型的了,工程師有了研究的成分,技術員的應用領域在不斷擴大,部分技術工人需要有高學曆,另外社會職業的變遷也在急劇上升。
因此,根據我國發展現實、國際走向脈絡和學術劃分邏輯,可按“理論型、實踐型、應用型、職業型”四類來設計我國高等學校分類框架,當然這一框架不包含藝術、體育等特色院校,每一類裏也幅度不同地存在著不同的層次。應該說明的是,不管哪一類院校,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都應該包括,人才培養的能力構成也均為知識、技能、思維力三要素,培養過程也均有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兩大基本環節,但在教學安排中理論學習、實踐運用、動手操作分配的學時比例及培養方式明顯不同。不同的側重點是:理論型高校以學理探究為方向,在科教融合中紮根中國大地,主要包括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和地方綜合性院校,要特別重視學生思維力訓練;實踐型高校針對綜合問題解決,在產教融合中實現科技創新,主體就是實施工程教育的院校,學生培養側重思維力和多學科解決綜合複雜問題能力並重,通俗地說就是過去常常提到的工程實踐能力;應用型高校重視知識應用,突出融入社會開展技術服務與推廣,具體說就是近年來推動的轉型高校,培養學生側重把書本知識應用到現實場景之中;職業型高校即高職,實現校企合作“雙主體”辦學,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特別要加強動手操作能力訓練。
複雜而有序地不斷提高,才是係統進化的標誌。
(四)以製度性架構為方向來完善結構體係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五中全會均把教育部分的引領句聚焦在“教育體係”上,說明體係建設正在牽引著整個教育工作。而四中全會的主題是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涉及得更為長遠,把教育體係放到了製度體製層麵。教育體係“對內是路徑對外是標識”,是把製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基礎,筆者把它論證為基本教育製度範疇。製度管根本,成熟穩定的教育結構體係是長久大計。
教育體係結構建設是製度性建設,今後一段時間將處於由成熟定型走向完善鞏固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把前麵所說的內涵、活力、開放等狀態要素架構好,把銜接、融合、通暢等關係要素梳理好,在麵向、模式、布局等創新關鍵方麵留有一定的探索空間。
要注重發揮教育評價的指揮棒作用,推動開展高校差異化創新評價。確立高校評價的通用標準和標誌因子,通用標準是各高校都要遵循的對基本職能履責情況,標誌因子則是區別於其他類型高校的核心所在。如在人才培養方麵,知識傳授、技能訓練、思維開發是高等教育高級專門人才的共同規格需求,但不同高校對其的匹配要求不同。
【本文係教育部教育規劃專項“‘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重點難點課題研究”(105122000000190012)的研究成果】
作者
馬陸亭,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 100816;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四屆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 100191
來源
《中國高教研究》2021年第9期“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研究”欄目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