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海員需求、提高海員職業大眾認同感,上海海事大學商船學院海岩實踐隊的同學們在這個暑假通過登輪訪談、問卷調查、接待宣傳等形式,在上海國際海員服務中心(洋山)對海員群體開展服務與調研,幫助製定了國際海員服務中心常態化誌願者培訓手冊,同時結合調研撰寫《我國船員職業發展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助力海洋強國、航運強國建設。
圖1 海岩實踐隊前往上海國際海員服務中心進行實地調研
7月14日,實踐隊員前往上海國際海員服務中心(洋山)開展了為期40天的誌願服務。在服務過程中,實踐隊員協助中心開展船員家屬訪船接送、船員快遞投送、咖啡茶飲接待等公益性基礎船員服務項目,並登上40餘艘分別來自中遠海運、馬士基、法國達飛等不同船公司不同噸位的船舶,涵蓋LNG、LPG、集裝箱等多種船型。實踐隊員與船員們進行麵對麵交流,為其介紹上海國際海員服務中心,力圖讓更多船員了解並體驗該中心的服務。此外,實踐隊成員與船員們開展訪談30餘次,並通過發布問卷與線下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廣泛征集船員們的意見。問卷設計從船員角度展開,調查影響中國船員職業發展的因素,從職業基本信息、個人經曆、職業認同感等維度進行剖析,了解船員職業成長現狀並探索提出有針對性的保障措施。目前已收集問卷數量300餘份,覆蓋不同航線、不同年齡段的船員;實踐隊員在調研過程中前往中遠海船員管理公司總部進行實地考察,了解該企業的運行模式和組織結構,獲取了航運企業的相關信息。同時,團隊還收集了專業管理人員的意見,為項目優化提供了重要指導。商船學院團委書記陳禎如表示:“這次以海岩實踐隊誌願服務為契機建立了學校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的平台,通過搭建這樣的社會實踐平台,能夠讓我們海事大學的同學有機會親身接觸不同船公司、不同船型的船舶,與船長、輪機長麵對麵交流,結合所學專業真正做到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
圖2 海岩實踐隊於“中遠海運太陽輪”發放調研問卷
通過線上線下調研,隊員發現船員普遍對上岸休息期間的職業培訓和陸上工作崗位有深切需求,公司的人力資源政策也是備受船員關注的話題;大眾認同感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船員的社會地位,大眾對船員這一職業的認識與認可,關係到船員對家庭與工作的平衡,也關係到船員未來職業發展規劃。未來,優化和完善航運人才發展環境時更應呼應船員需求,通過建立更完備的航運人才服務和保障體係,實現船員與企業的共同成長。
圖3 海岩實踐隊登外籍船舶進行宣傳並與船員交流
來自航海技術專業的楊竣傑同學說:“通過此次暑假社會實踐,我深刻地意識到如今蓬勃發展的航運業離不開船員,航海不僅是一項職業,更是一項需要奉獻、需要責任心的事業。而我作為航海技術專業的學生,也應在校內向更多學生分享我的所見所聞,傳播更多航海知識,為祖國的航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圖4 海岩實踐隊與上海船東協會、上海遠洋運輸有限公司、中遠海運船員上海分/子公司、上海國際海員服務中心開展線下座談會
上海海事大學海岩實踐隊由來自商船、交運、經管、物工、法學等五個學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組成,共計20人。 在未來,海岩實踐隊將繼續圍繞海員開展服務,助力航海類人才培養,麵朝大海,迎風前行,為航運強國及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注入青春力量。
圖5 海大師生在“中遠海運太陽輪”合影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