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金軍)近日,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附屬小學(以下簡稱“市教科所附小”)首屆“學術周”舉行。
據了解,此次學術周的舉行為了進一步打造學校“慧腦潤心”課程品牌,推進“慧腦學習”的學教方式變革,深入“作業管理實踐研究”市規課題研究,促進教師教育教學專業技術的成長發展。
眾所周知,作業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從幼兒園起,各種形式的作業就層出不窮。那麼,什麼樣的作業是學生最喜歡的?什麼樣的作業又是遵循學生成長規律而布置的呢?
在市教科所附小首屆“學術周”的作業設計實施大家論壇上,杭城不少學校的老師就對作業的設計和實施等問題作了探討和解讀,為各學科作業設計提供了新思路。
天長小學黨支部書記、杭州市優秀教師龐科軍表示,教師一定要認真對待學生的作業反饋,因為作業中暴露的問題往往是學生遇到的最棘手的學習問題,這對改善學生的學習情況非常有價值。“教師們要及時分析學生作業中反映出的情況,為學生製定有針對性地解決辦法。”
作業是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內容,然而受升學壓力等因素影響,盡管“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口號一直在喊,結果卻總不那麼盡如人意。那麼,作業設計如何能夠適應學生的成長規律?圍繞這個問題,市教科所附小對“慧腦作業”進行了研究與實踐。
據介紹,市教科所附小經曆了《自由學習:基於兒童天性的小學生學習方式變革》及《基於腦科學的課堂教學策略研究》兩個省級立項課題的實踐研究。實踐中,學校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探索出了“慧腦學習”課堂的六要素,旨在通過學習方式的變革,讓學生“樂學、願學、能學、慧腦”。
市教科所附小將視角從“慧腦課堂”延伸到“慧腦作業”的設計與實施,在作業設計中,融入“慧腦六要素”,即多感官整體認知、課堂遊戲、音樂伴隨學習、思維導圖、幽默言語、檢測反饋,探索符合大腦規律的作業設計類型,設計、實施具有學校特色的慧腦作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活動的效度。
比如四到六年級學生的親子實驗——瓶子吞蛋作業設計。材料隻需要一個熟雞蛋、一個細瓶口、一盒火柴和若幹紙片;方法也很簡單,把熟雞蛋殼剝掉,將紙片撕成長條狀,之後將點燃的紙條扔進瓶子裏,迅速把雞蛋放到瓶口,一定要把瓶口堵嚴不要漏氣,之後會發現,雞蛋慢慢地被瓶子吸進去,掉到瓶底了。
設計這個作業要考察學生哪些知識?作業的最後,留了幾個小的思考問題:雞蛋的哪個頭朝瓶與進瓶速度有關係嗎?換用一個大一點的雞蛋做一做,效果怎麼樣?你還能用其他方法做瓶子吞蛋實驗嗎?瓶子吞蛋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好奇心是人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而有興趣進行探究的一種心理傾向,是推動人們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內部動因,而兒童的天性就是好奇心強。
因此,作業設計要符合兒童強烈的好奇心,開展探索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運用的應用型作業設計研究,將課堂所學運用於實際生活,將課本所學回歸到生活應用。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