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記者 張可寧)初冬佳時,杭師大東城二小203班向陽小隊在美景如畫的西溪濕地零距離接觸紮染,感受中國古老的紮染文化。“紮染”古稱紮纈、絞纈、夾纈和染纈,是我國民間一項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也被文化部列為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畫筆、水彩,隻需一塊布、一紮皮筋、一盤染料,就能創造出各式各樣的圖案,這種獨特的藝術效果,是現代機械印染工藝難以達到的。讓我們跟隨向陽小隊走進紮染世界,感受古法染色的獨特魅力吧!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讓我們從基本概念知識入手,了解紮染的曆史、文化、原理。課堂上,孩子們專注地聽老師的講解。天然染色植物有哪些?它們需要經過怎樣的工藝提煉才能變成染料?紮染工藝的基本步驟有哪些?不同的工具、不同的紮結方式,創造出來的圖案可是不一樣,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儲備了基本的理論知識後,到了動手環節,孩子們熱情高漲、興致滿滿。紮結、浸染、等待……在染色完成後,拆線前,一切都是未知的,誰都無法預料自己的布料會是什麼圖案,充滿期待又有些許的緊張感。
曆時兩個小時的製作和等待之後,終於到了作品呈現的階段。解開染布,出現的是充滿童趣的各式圖案:有“閃亮”的星星,有“晶瑩”的雪花,有“搞怪”的惡魔之眼……孩子們如獲至寶地舉著自己的染布。
親手體驗紮染帶來的樂趣,感受造物的神奇,感受中國古老文化的魅力,此次“邂逅”紮染,“布”裏生花活動孩子們收獲滿滿。非物質文化的浸潤,讓中國傳統技藝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