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論壇暨2023年學術年會活動季係列論壇活動”成功舉辦
2023-11-20 13:08
beplay2网页登录

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有力支撐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戰略部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重要講話的工作要求,聚焦建設教育強國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問題,發揮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在國家教育發展戰略方麵的研究特色,聚集戰略智慧,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提供智力支持與谘詢服務,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於2023年11月18日舉辦了主題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有力支撐”的中國教育發展戰略論壇暨2023年學術年會主論壇。論壇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會員及專家代表近200人參加了現場會議,線上直播累計觀看人次近7萬。

論壇現場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會長、武漢大學黨委原書記韓進出席論壇並發表致辭。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清華管理評論》執行主編陳勁,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研究員胡衛,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中心主任曾毅,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劉興華,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謝維和作為發言嘉賓分別做了主題報告。論壇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原書記殷長春主持。


韓進會長發表致辭

  韓進會長在致辭中表示,我國已建成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體係,在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下,如何實現從傳統國內生產總值(GDP)轉化為綠色GDP,從人口資源紅利轉化為人力資本紅利,如何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各級各類高素質人才,提升教育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貢獻力。這不僅是教育界需要回應的重大理論與實踐課題,也是社會各界需要共同研討回應的跨界性課題,更是立足係統性、全局性、戰略性前沿的開放性課題。在全麵關注探討《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研製的重要時刻,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舉辦的“2023年學術年會活動季”更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他介紹,為聚焦建設教育強國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問題,發揮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在國家教育發展戰略方麵的研究特色,聚集戰略智慧、交流實踐探索、分享學術成果,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提供智力支持與谘詢服務,此次年會活動總體安排在往年基礎上進行了優化擴展。一是開展三個月的學術活動季研討;二是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立足戰略全局研討教育未來;三是圍繞教育戰略的一些重大核心問題集中研討攻關。

  韓進表示,在探討我國建設什麼樣的教育強國、怎樣建設教育強國這一重大課題上,衷心希望廣大教育領域的學者與專家,以高質量發展的國家需求為己任,為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陳勁做主題報告

  科技創新離不開拔尖人才。在主題報告環節,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清華管理評論》執行主編陳勁做了《拔尖人才培養與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題報告。他說,中國的科技發展水平在近十年進入了快速上升通道,從2010年科技發展水平遠低於全球均值,到2020年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排名第六的科技強國,中國科技強國建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他指出,中國在科學強國和創新強國維度上表現較為優異,但在技術強國和科技發展條件兩個維度上仍有一定差距。從科技發展條件維度來看,加大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和增加經費投入是助力國家科技進步和綜合國力提升的關鍵。

  他表示,21世紀的大學已經成為全球創新網絡的核心站點,承擔著領導創新、組織創新、實施創新的重任。人才既是科技創新的資源,也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的資源。教育是培養人才的厚土,要與人才戰略需求相結合,最終落腳在引領科技創新,才能產生推動經濟發展的最大效能,也才能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疊加效用。


胡衛做主題報告

  “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如何構建高質量的基礎教育體係,著力培養和造就創新人才?會上,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研究員胡衛做了《加快建設有利於創新能力培養的基礎教育體係》的主題報告,他說,在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創新人才,首先要把教育看作是麵向全體學生的一項事業,充分體現公平和均衡,努力使每一個學生的創新潛能都能得到嗬護和激發,創新素養和品格都能得到不斷地提升和錘煉,從而為每一個學生今後走向社會,在各個領域作出創新貢獻打好基礎。

  他認為,要做到這點,關鍵是在麵向全體學生的基礎上,尊重個性,尊重教育規律,回歸教育常識,不搞花架子,不折騰。“要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前提是要關注每一個鮮活生命的不同特點,尊重個性、挖掘潛能,通過德智體美勞等全麵教育,促進每個學生全麵而有個性地發展。”他指出,學校和政府部門要統籌考慮各方麵因素,堅持破立結合,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教育生態係統”,突破一刀切、一律化的課程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重視拓展學生的知識麵,讓學生有更多自主選擇的空間,為現代拔尖創新人才脫穎而出打造更好的平台、更寬的路徑。


曾毅做主題報告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是否會替代大部分職業?教育係統該如何應對智能時代的挑戰?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中心主任曾毅認為,近年來包括ChatGPT在內的人工智能領域的突破,隻是在功能組合和用戶體驗等應用層麵上的創新,是工程領域的進步,而非科學研究的實質性進步,是基於算法和邏輯的看似“智能”的信息處理工具,並非真正的“智能”。比如,它們尚不能真正理解人類的意圖,還不具備辯證思維等高階思維能力和情感能力,而真正的“人工智能”是要能夠精確描述並模擬人腦的智能。

  “它會犯很多人類不會犯的錯誤,會有很多安全和倫理上的風險需要警惕和解決。”曾毅在他的主題報告《人工智能與未來教育》中說,“因此,讓‘人工智能無處不在’是危險的,我們應謹慎使用人工智能去做大規模的所謂‘職業替代’。”他希望人工智能成為一麵鏡子,幫助我們人類反思自己、照見自己:人類真正應該做什麼?追求什麼?教育真正應該幹什麼?如果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樹人,追求本真和自我的完善,向善向美,那麼,師生都不需要焦慮,我們應從人工智能發展中不斷反思自身,找到自己。


劉興華做主題報告

  人才培養是教育的核心任務,也是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會上,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劉興華做了《國家經濟發展動力源與人才培養》的主題報告。他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讓世界矚目,但是支撐中國經濟40多年來高速增長的因素現在正在消失或轉化,傳統社會治理模式也受到信息化浪潮的衝擊。中國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打造新的動力源。

  “打造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力,關鍵在人才。”他說,“人類社會正在邁進繼大航海時代和工業化時代之後的大網絡時代和智能化時代,全球價值鏈將逐步演進,形成全球價值網。全球價值網需要更加多元複合和多樣化多層次的人才。教育個性化和終身化、家庭學校社會教育一體化、線下線上教育高度融合、工作需求與精神追求相協調的時代正在來臨。”

  他強調,人才既需要科學培養,更需要合理使用。隻有構建適宜的用人機製和寬鬆的社會環境,才能真正培養人才、用好人才,才能建成學習型社會和創新型國家,才能解開“李約瑟之謎”、回答“錢學森之問”,才能激發國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發展動力。


謝維和做主題報告

  文化是教育的基礎,教育是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謝維和在他的主題報告《中國教育發展戰略的文化基礎》中指出,中國的教育發展戰略,應該立足於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並以此為基礎與“根脈”。他說,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非常寶貴的教育內容與思想,進一步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是我們製定教育發展戰略的重要基礎。

  他表示,在中國教育的傳統文化中,教育既是一種公共事務,也是個人與社會的責任。因此,充分利用中央與地方的各種資源,有效發揮政府與民間兩個積極性,是中國教育發展戰略的優勢和文化基礎,同時,也為世界其它國家製定教育發展戰略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


殷長春副會長主持論壇

  論壇還同步召開了閉門“教育戰略谘詢會議”,圍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與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這一戰略話題,分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兩組展開研討,參與研討的為新一屆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新一屆學術委員共53名,除來自教育領域的研究人員外,也廣泛吸納了科技、經濟、政治等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學術委員們“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基礎教育看基礎教育,跳出高等教育看高等教育,跨界討論教育強國建設,產生了很好的效應,熱烈而深入。會後,韓進會長代表學會向第四屆理事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並提出殷切期望。


基礎教育組研討


高等教育組研討


第四屆理事會學術委員會部分委員合影

  據悉,本次學術年會活動季係列論壇活動於2023年10月啟動,將於2023年10月-2024年1月陸續舉辦1場主論壇及10餘場分論壇活動,主論壇由beplay2网页登录提供支持,分論壇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各專業委員會承辦。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beplay2网页登录 2023-11-12 10:02
beplay2网页登录 2023-11-08 10:26
beplay2网页登录 2023-11-07 13:52